家飼番鴨的歷史

(五)

洪福隆 田正德 陳明造

 

番鴨傳至歐洲的途徑

  生物的散布是一種緩慢的過程。像玉蜀黍和甜馬鈴薯直到十六世紀中期才開始在西班牙南部栽種,另外在 1511 年西班牙皇室下令要減少引進火雞到西班牙來繁殖 (62),五十年後火雞被傳至英格蘭,又經過 20 年,火雞則成為了聖誕宴會的特色 (63)

  一般假設是說,西班牙探險者在南美洲其他地區,由於在 Donkin 著作參考文獻中,並沒有十六、十七世紀時番鴨在伊比利半島出現的實證,所以番鴨可能是由其他途徑傳播至歐洲的 (64)

  雖然有番鴨是由法國人引進歐洲的實證 ( Donkin 發現在 1503 年到 1532 年間,法國船隻在巴西沿海航行頻繁 )。但這項資料的年代太晚,無法與 1550 年 Belon 的報告符合 (65),他敘述法國南部當時已有大量的番鴨商業生產。三十或四十年的時間是否足夠讓番鴨從南美洲傳至法國,且使得番鴨肉成為法國南部著名的烹飪菜餚,而鴨也變成重要的商業生產 (66),另外 Belon 也曾提及法國人自南美洲進口番鴨,而 Belon 為番鴨命名為幾內亞鴨,可見番鴨是經由非洲再傳至南歐的。

  沒有任何實證指出番鴨是從西班牙傳入法國的,於是有人推論番鴨在前美洲時代,的確是由非洲傳至歐洲,我們參閱 Reed 及 Jeffreys 的作品得知,番鴨似乎不是直接由新大陸運往歐洲,而是經由非洲間接傳入歐洲,並為番鴨命名為幾內亞鴨或開羅鴨,其中幾內亞意指來自非洲,因當時它似乎不是任何非洲國家的名稱,而開羅一詞則是表示來自非洲東北部的意思。

  Kamar 認為蘇丹鴨這種目前在尼羅河畔生活的黑色番鴨,已在埃及定居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因為我們可在古代埃及王的墓穴壁畫上發現與蘇丹鴨極為相似的鴨畫像。我原本對他的敘述持有懷疑的態度,因為我曾在圖片中見過此畫像,我覺得它比較像埃及鵝而不是番鴨 (67),當之後我參觀了開羅博物館,我驚見約西元前 1320 年 Thutmose 三世埃及王的禮拜堂壁畫上,畫著幾隻紅面、白羽似番鴨的鴨類,第一眼見到時毫無疑問可確定牠們便是番鴨,但事後我發現這只是一種巧合,首先這些繪畫的目的並不在於忠實地描繪出動物的形態,而是古代埃及人所寫的象形文字,此壁畫的含意即是「子孫們」;其次,在墓穴壁畫上見到的鴨羽毛呈白色,在 Thumoset 王禮拜堂壁上繪有看似番鴨的鳥類,但它也可能是埃及鵝。在禮拜堂壁畫上的鳥類有似番鴨的彎鉤狀鳥嘴,只是構造上與番鴨不太一樣。由於埃及鵝的眼眶四周有一褐色眼圈,我們可藉由此來分辨出番鴨與埃及鵝。

  我們很難下結論說,在古代番鴨是否曾在埃及出現過,如果曾普遍地存在,為何牠們沒有受到 Varro 和 Columella 等羅馬農業著作者的注意,如果番鴨是屬於稀有動物,為什麼在慶祝羅馬軍凱旋歸國的遊行中,又可見到大匹的番鴨,由此推測番鴨可能是在羅馬帝國沒落之後才傳到埃及 (68)

  由巴西出海在幾內亞登陸,是到非洲最短的途徑,但此航線卻逆著南大西洋海潮,以 Heyerdahl 的旅程為例,他自非洲東北方出發航至巴貝多島,但卻不願嚐試歸途。不曾有化石考古學家的實證可證明古代番鴨曾在幾內亞出現,但這並非必要條件,西元前在迦太基與幾內亞間即有活體交易的商業活動,但從殘存的迦太基文物中可發現,所交易的禽類並非番鴨。

  Jeffeys 相信早在西元 900 年時,番鴨已被阿拉伯商人由美洲運往非洲,因為當時只有阿拉伯人的航海知識與技術能辦得到,而且由番鴨早期的名稱 — 開羅鴨可知其是由非洲引進歐洲的 (69),他所持的看法與他人不同,而直到 1699 年 Bosman 才首先提出番鴨在幾內出現的事實,Donkin 也陳述說番鴨傳入歐洲與阿拉伯人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70)

亞洲與南美洲的接觸

  如前所述,阿拉伯人將番鴨傳到非洲的可能性是合乎邏輯的推論,我們必須知道,早在愛爾蘭人及挪威人以原始獸皮製的船橫越大西洋數百年之前,東方人的航海技術已相當地進步。印度及阿拉伯船員靠著他們的航海知識與技術來到非洲東岸,在西元前 3000 年,他們便能直接經由印度洋航行到非洲和馬達加斯加,且中途都未曾靠岸,當然這也要靠季風的幫助,在 11 月至 3 月時吹東北風,5 月到 10 月吹西南風。順著風他們從亞洲行駛至東非並繞過好望角 (71),在此又順著風向及海潮又繼續行駛到非洲西岸,也就是目前的安哥拉,若是更有冒險精神的人,可能會越過大西洋航行至巴西。

  這令我想起兩項奇怪的事,一個是 1325 年的大西洋航海圖,其中有一個名為巴西的神秘島嶼 (72),而另一個是在 1511 年左右於麻六甲發現的一則記錄,內容以爪哇文字詳述船行至好望角、葡萄牙及巴西的路線 (73)

  雖然由東非橫越過南大西洋至巴西的航線,能帶給人們不少的利益,但它仍被早期研究大西洋運輸的學者所忽視。而 Whitley 則以這條航線來解釋印度 Fulvous 鴨何以能由東方傳播至西方,另外值得注意的是,Fulvous 已被阿拉伯人攜帶至東亞、委內瑞拉、巴拉圭以及墨西哥四地,Fulvous 分別在這四處相距甚遠的地區繁殖、生存。

  Whitley 注意到 Fulvous 的分布並不符合於正常的傳播模式,由於分別生長在東西半球的 Fulvous,其缺乏在形態學上的差異,由此可知生長於南美的鴨種,並未受長時間的隔離,因此並未演化出地理上的亞種。對 Fulvous 如何傳播至各地的原因不詳,已知 Fulvous 並不會隨季節而遷徙,同時也不能飲用海水,而且 Fulvous 非常溫馴,在印度、東非及南非的村莊,牠是一種受歡迎的動物,其被飼養來捕捉室內的小蟲或食用腐敗的食物 (74)。因此人類可能是決定 Fulvous 分布的主要原因。Whitely 同時也追蹤這些鴨在孟加拉、緬甸和西印度等地的名稱,並找出其相似處,另一方面他也查出美印地安人部落對鴨的命名 (75)

  Whitely 並未說明在前美洲時代番鴨又被運送回非洲的可能性,雖然印度的 Fulvous 鴨在前美洲時代已到達美洲,但有關番鴨在東非的報告直到現代才被發現。

  Carter 曾宣稱說在歐洲廣泛分布的番鴨及火雞,都是來自印度東部,有一些實證可以證明他的觀念,第一點,對中古世紀的歐洲人來說,喜好任何奇特或外來的事物,已成為一種風尚,就如同他們對東方文物的迷戀一樣;第二點,如前文所提過印度及西印度群島二地的混淆,可確信番鴨是來自於印度,且在當地分布很廣。

註 解:

  62.當時孔雀被用來美化貴族的庭園,同時也為他們宴會上一大特色,我想當時火雞可能被視為孔雀的近親,因為雄火雞和雄孔雀一樣,都會張開其尾部羽毛並昂首闊步。

  63.直到火雞出現之前,孔雀在歐洲一直是宴會上的焦點,Crawford 認為火雞流傳開來的速度曾經非常快。除了其吸引人的外表之外,火雞肉也比孔雀可口,且常與當時的知識分子接觸,於是我想火雞傳播的速度開始減緩。

  64.在收集了所有有關番鴨的文獻,Donkin 竟沒有找到任何番鴨曾在西班牙和葡萄牙出現過的資料。

  65.Belon 是當時卓越的法國自然學家,他敘述說番鴨烹飪是宴會及公開慶典上的特色。

  66.我們不能期望毫無養鴨經驗的農人,能夠飼養大量鴨群。

  67.埃及鵝和鴨之間確實有血源關係。

  68.由於法老王是活在數千年前的歷史中,也有可能番鴨很早便來到埃及,只是在羅馬時代來臨前又消失了,像幾內亞禽類便是一例,牠被視為罕見的鳥類,引進之後又消失,但不久之後又再度引進,這種鳥類原產於非洲,在西元前 500 年由迦太基人傳入希臘,但在羅馬帝國落沒後也消失了,而在十六世紀由葡萄牙商人再度帶進歐洲。

  69.顯然地,Jeffreys 是持不同意見的作者,他認為番鴨並非由西班牙人或葡萄牙人直接由南美洲帶回歐洲。

  70.在寫給 Roy  Crawford 的一封信中可見。

  71.阿拉伯船員的航海技巧實在不容忽視,在 1487 年阿拉伯領航員即引導葡萄牙人繞過好望角並來到印度及中國。

  72.這個島嶼日後被認為是加拿大東海岸島嶼,而它又為什麼被稱為巴西呢?然而這點也可進一步證實,在哥倫布時代以前,已有不少人仔細研究過由美洲通往歐洲西部的航線。

  73. Jeffreys 引用一封在 1511 年寫給葡萄牙國王的信:「……也許我們找到了最有價值的物品,是一張以爪哇文書寫的地圖,在圖上顯示出好望角、巴西島以及船隻航行的路程與方向。」

  74. Fulvous 當時未被馴化,如 Delacour 所述,某些溫馴的鳥類若與人類太接近,會影響其繁殖能力。

  75. Whitley 在他的論文中提到,在前美洲時代橫越過大西洋的船員在南美靠岸,並利用印度型式的筏行駛於河流中,但之後了解,這些筏是由工人帶來的,而這些工人都是在前美洲時代自印度引進的奴隸,被用來代替不適用的印地安人。

 

中國畜牧雜誌第五十五冊合訂本

1996年一月號至1996年六月號

第 28 卷 (96) 第 3 期 ( 109 ~ 112 )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網. 本網站圖文係屬茂群峪有限公司,內文之版權為該雜誌社所有,非經本公司
及該雜誌社正式書面同意,不得將全部或部分內容,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 最佳解析度 800x600
Copyright © 1998 Miobuffer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