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您豬場生產業績的失落全怪罪於「藍耳病」

吳松雄

 

  PRRS 雖然仍在豬群中造成為害,但其整體的影響已經很小而不甚嚴重。英國漢堡塞 HAVEN 集團的獸醫師 — MARK  WHITE 特就「如何避免及減少該病的一些問題」詳加報導。如果豬場飼養業績已經滑落,業主就得留意。

  「豬繁殖及呼吸道症候群 ( PRRS )」— 又稱藍耳病或豬神秘性疾病,自其在英國初次感染豬隻迄今已歷經四年。有關該病發生後對豬群之急性臨床影響,前於本刊及其他刊物已有廣範的闡述,但截至目前其發展的情形究竟如何呢?

  目前該病在英國全國仍在流行 ( 其中約有百分之四 ~五十的母豬受到感染 ),有些豬場雖確認被感染,但卻沒有甚麼損失,其原因可能如下:

  *引進的豬隻小心隔離與檢驗。

  *較低飼養密度而減少了橫向傳染。

  *疾病程度較輕,減少病毒量及擴散的機會。

被忽視的錯誤

  在 PRRS 急性感染期確能造成母豬繁殖損失,但最危險的是把所有損失全怪罪於 PRRS,而忽略管理的失當。

  我們很容易把仔豬的高死亡率責怪是因感染 PRRS,而實際上是因為仔豬沒有適時吃到足夠的初乳,或是衛生管理太差所致。

  依過去幾年的經驗,PRRS 確能在豬群造成長遠的影響,但是有一些病例是因為併發流行性感冒 ( HI 195852 型或 HIN 2 型 ) 所造成。

長期之影響

  種豬群感染 PRRS 後之長期的影響,可分為下列幾個類型:

  1.失去感染力 ( Loss  of  infection )

  這種情形,可由血清學上加以證實,且都在飼養規模或飼養密度較小的豬場,及那一些仔豬斷乳後即從母豬原飼養地點移至其他地方飼養 ( 即所謂的 Segregated  early  weaning,簡稱 SEW ) 的豬場,較易發生。據了解有些母豬飼養在戶外的豬場,尤其仔豬離乳後立即移出母豬原飼養豬場者,有不再被感染的情形。

  2.雖持續感染,但在任何期間都沒有臨床症狀:

  這種情形,特別在高健康狀況而其初次感染時僅出現輕度或無症狀之豬群,曾被發現過。

  3.持續感染而偶而會呈現繁殖損失。

  由表 1 的資料看來,可以說對英國某一些大養豬場在感染 PRRS 前後及感染期間,造成母豬平均繁殖業績起落的情形,說明得相當詳細。且由表中數字顯示這些豬場的繁殖業績,目前已恢復到感染前的水準。而就全國性的為害程度來看,其對種豬繁殖業績並未造成太大的長期衝擊。此外,每個豬場所遭受的為害程度,因影響因素相當複雜,亦未盡相同。

表 1:英國大養豬場在 PRRS 侵襲前、侵襲時、侵襲後母豬繁殖業績

年         期 1991 1992 1993 1994
分娩率  % 82.00 80.30 78.70 79.00
每頭母豬

年         離

乳  仔  數

21.32 20.96 20.94 21.11

         備註:

         1.表中 1992 年的數字包括豬場整年第一次全面爆發急性型 PRRS 的狀況。

         2.上述各年度數字係統計至每年九月份止。

         3.資料來源:Easlcar。

感染後一個月內的影響

  雖然有許多母豬的繁殖問題,曾被錯誤地怪罪於 PRRS,但無可置疑有些發生 PRRS 的病例,確實時常曾導致繁殖業績的損失。

  這些爆發 PRRS 的病例,其造成母豬再度發情而重配、逾期生產、每窩產仔頭數少、死產或所產仔豬贏弱、四肢開叉、高死亡率等情形,通常為期都不會超過一個月。

  若豬群中各不同胎齡的母豬都呈現長期而持續性的繁殖損失性時,就不太可能是由於 PRRS 感染所引起的。

  PRRS 之所以僅會造成上述那些極輕微的繁殖損失,可能有下列幾個原因:

  1.母豬群長期處於低活力病毒流行狀態下,身上免疫力已消失。

  2.豬群中新進養的更新母豬尚無免疫抗體,或在配種前尚未自然感染 PRRS。上述兩種情形的母豬,如果後來遭到 PRRS 病毒的侵襲時,才會引發臨床病症。

  如果認為從過去曾經遭受 PRRS 病毒侵襲豬場引進之新母豬,到場時就具有免疫力,這是錯誤的。表 2 資料顯示出從三個陽性場引進之新母豬,到場後經血液檢測而呈 PRRS 陽性反應比例情形。

表 2 :進養更新母豬感染 PRRS 陽性率統計表

場  次 陽性反應頭數

/測試頭數

陽性率
A 場 10/12 83%
B 場 3/6 50%
C 場 1/10 10%

自然感染

  因此,在新母豬進場後讓其全部自然感染,是非常重要的。但欲使進場的新母豬全部自然感染,唯有與原已在場且正在排毒的其他豬隻接觸,才可能做得到。所幸任何感染了 PRRS 的豬場,其 6 ~ 10 週齡保育豬皆會從其糞便及鼻腔分泌液中排毒。

  新母豬進場後,在預定自然感染期間,宜按照表 3 之步驟與保育豬關飼在一齊,讓這些新母豬與保育豬直接接觸,且每週至少需餵飼保育豬所排糞便兩次 ( 關餵在隔離區而未與保育豬直接接觸之新母豬,採用「糞便餵飼」是唯一最恰當的接種方法 )。

表 3:新母豬之自然感染及適應

  1.新母豬進場後至175天日齡 ( 95 ~ 100 公斤 ) 前,應確實隔離飼養。
  2.讓上述新母豬再靜置兩週。
  3.其後在 2 ~ 5週之間,讓上述新母豬接觸保育豬及其所排糞便。
  4.在 5 ~ 7 週時,讓上述接受自然感染之新母豬產生免疫力。
  5.在第七週以後 ( 即體重約 125 公斤;日齡約 220 天 ) 時再予配種。
  注意事項:新母豬進養期間是否需要另行隔離,則需視原場有無豬群有感染其他疾病 ( 如流行性肺炎等 ) 而定。
  懷孕母豬絕對不要讓其接觸到會感染的東西,除非替您服務的獸醫有特別的建議。

  同樣的,此一自然感染的策略,亦可用於自場留養的更新母豬,其自然感染之適期,可由預定配種時間倒算回來。

  一般採用分娩舍的材料 ( 例如胎衣 ) 接種或讓新母豬與淘汰母豬接觸,使其自然感染適應的傳統方法,還嫌不夠,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其病毒量可能很低,甚至根本不存在。

  有一點必須認知是,如果新母豬之接種感染及適應不夠理想時,在其初產時不一定就會出狀況,往往會延至第二胎或爾後胎次時才發生問題。此外,豬群中如果沒有相當大比例的豬隻充分接觸感染到 PRRS 而產生免疫力時,那些因病而出狀況豬隻體內的病毒量可能昇高,而足使其中免疫力較弱的老母豬因病而死亡。

  基於上述這些理由,或可能由於病毒毒株的變化,過去曾感染過 PRRS 的豬群未曾再見到二次全面爆發。不過有些病例,在初次爆發 PRRS 後就足以引發其他疾病一例如鉤端螺旋體症、膀胱炎、腎炎及附紅血球原蟲症等病,而需藉用長期的方法來防治。

肉豬群

  到目前為止肉豬感染 PRRS 後最大的影響,一直是在離乳後這段時間,因二次混合感染嗜血桿菌、璉球菌、敗血性巴氏桿菌,以及附血球原蟲而引發的呼吸道疾病。此一症候群的演生,係因豬隻感染「PRRS」及「豬流行性感冒」後其呼吸系統內防衛機制受到傷害的結果。加上仔豬離乳後由初乳所獲得的移行抗體保護力已完全消失,因此這些病原菌就暗中乘虛而入。

  感染結果,整個肉豬群到達 95 公斤的出售日齡平均延後了卅天,並使離乳後至出售這段飼養期間的死亡率平均高達 10%左右,而某些豬場有時甚至超過 15%以上。

  表 4 的資料只顯示出一般感染 PRRS 豬場肉豬飼養業續的平均趨勢,但對特殊的個別豬場業績數字未提列。除表中所述肉豬之死亡數字以外,豬隻在運輸及屠宰過程中的變化所造成的事故,多少還會增加肉豬的平均死亡率。

表 4  肉豬群飼養業績

                        單位:公斤

項  目  區  分 1991 1992 1993 1994
7 ~ 65 公斤

之隻日增重

0.54 0.53 0.53 0.53
飼料換肉率 2.37 2.36 2.36 2.35
全期死亡率 4.37 4.85 5.17 4.95

分離異地飼養方法

  二次併發感染的豬隻對於藥物治療往往不能奏效,基於這個理由,最近許多養豬場對於「分離異地飼養」及「全進一全出」豬舍的採用愈來愈感興趣。所謂「分離異地飼養」這個觀念,其理論基礎是鑑於年齡較大豬隻身上的病原通常會傳染給年齡較小的豬隻 ( 尤其在哺乳期間的仔豬,因其由吸食初乳所獲得移行抗體逐漸消失,如續跟隨母豬吸食母乳,反而更容易從母畜身上橫向感染到病原 ),因此將種豬、保育豬及肉豬分離異地飼養,將可切斷病原的橫向感染。

  此一技術雖然初步已經顯示出效果,但在實施時還要小心謹慎為妙。因為母豬一旦與保育豬分開異地飼養後,就會對母豬造成一般所稱對廣泛病原免疫力「增昇效應 ( Top-up  effect )」減低的現象。母豬此一免疫力「增昇效應」減低之後,勢必導致某些病原 ( 尤其病毒類 ) 自母豬群中完全消失,而豬群一旦再度爆發其中某一重大地域性疾病時,整個豬群對於該病抵抗力將會非常脆弱。尤其國內養豬密度太高,幾乎三五步就有一個養豬場,病原很容易傳播,上述「分離異地飼養」方法的可行性實值得懷疑。

 

中國畜牧雜誌第五十五冊合訂本

1996年一月號至1996年六月號

第 28 卷 (96) 第 4 期 ( 17 ~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