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營養之研究

 

擠壓大豆為早期斷乳仔豬優良且經濟之蛋白質源

  本研究共使用 144 頭仔豬 ( 初重 10.4 磅 ) 且為期 56 天的生長實驗,以評不同大豆製品對於哺育豬隻生長成績及增重所需成本的影響。

  實驗豬隻於斷乳後 0 ~ 35 天,分成三個階段 ( 0 ~ 7天、7 ~ 21天、及 21 ~ 35天 ) 餵與。所使用的飼糧為大豆粕基礎日糧;而實驗組不同的差異為:(1)乾燥擠壓全大豆 ( mill-run ) 餵養法,(2)特殊加工處理大豆產品之餵養法 ( 例如:第一階段為大豆分離蛋白,第二階段為濃縮蛋白,第三階段的擠壓大豆澱粉 )。而每個揩段飼料配方之離胺酸含量於第一階段為 1.55%,第二階段為 1.25%,第三階段為 1.15%;且不同階段中,無論是大豆粕或特殊大豆製品組所添加的脂肪分別為:2% ( 第一階段 ),2% ( 第二階段 ),3% ( 第三階段 )。結果擠壓大豆組不同階段的總脂肪含量較大豆粕基礎日糧組 ( 對照組 ) 者為高 ( 第一、二、三階段的乙醚粹取百分比分別高出 2.5%、3.8%、4.8% )。於斷乳後 35 天,仔豬開始轉換餵與相同的大豆粕基礎生長飼料 ( 離胺酸含量為 0.9% ) 並進行為期三週的實驗。

  由實驗結果顯示,斷乳後 0 ~ 7天 ( 第一階段 ),餵與大豆粕組的增重及飼料效率皆較與擠壓大豆組及特殊加工處理大豆製品組者為低,且降低百分比分別為 25% ( 增重性 ),22% ( 飼料效率 )。但平均日攝食量則不受不同飼糧組別所影響;此外,凡餵與特殊加工大豆製品組之平均日增重呈顯著性增加,且增重性極佳。

  各組之間不同階段 ( 7 ~ 21日、21 ~ 35日、35 ~ 56日 ),無論是平均日增重、平均日攝食量或者是飼料效率等數據,皆無統計上的差異。因此,在整個實驗期間 ( 斷乳後 0 ~ 56 天 ),豬隻餵與不同的大豆蛋白源之生長表現,事實上並沒有多大的差別;但全期每磅增重之飼養生產成本則有差異 ( 擠壓大豆組、大豆粕組及特殊加工大豆製品分別為:0.33、0.34 及 0.42 美元 )。

  縱觀總論可知,雖然特殊加工蛋白製品的飼養 ( 分離大豆蛋白 ) 可提供斷乳後短期間內 ( 0 ~ 7日 ) 有較佳的生長表現,但以擠壓大豆的餵與可獲得最低的增重飼養生產成本。此外,本實驗中擠壓大豆所提供的額外脂肪,對於豬隻之生長性能並未造成影響。

哺乳豬餵與擠壓大豆的營養效果較餵與烘烤大豆為佳

  在一個新陳代謝的實驗中,採用 90 頭哺乳豬進行兩項不同實驗,以評估 Williams82 大豆經烘烤或擠壓等不同處理,且含 ( +K ) 或不含 ( -K ) Kunita 胰蛋白酵素抑制因子基因表現的差異對大豆營養值的影響。

  兩項實驗中所使用的飼糧都是以下的五組飼糧:1)大豆粕;2)+K烘烤大豆;3)+K擠壓大豆;4)-K烘烤大豆;5)-K擠壓大豆。其中烘烤加工處理所使用的機械為 Roast - A - Tron 烘烤機,而擠壓加工處理所使用的機械為 Insta - Pro 擠壓機。各組日糧之大豆製品佔 96.5%的量,其他則只是添加維生素及礦物質以符合或超過 NRC 的建議需求量。

  實驗一使用 50 頭斷乳豬 ( 平均增重 10.4 磅,平均日齡 21 天 ),結果餵與擠壓大豆組的氮素表面消化率 ( Apparent  value  for  N  digestibility )、生物值 ( Biological   value - BV )、氮素滯留率 ( percentage  Nretention )、粗熱能 ( gross   energy - GE ) 消化率,以及代謝能 ( ME ) 等,比烘烤大豆組較高。此外 +K 大豆組之氮素消化率、生物值及氮素滯留率,皆較 -K 大豆組為高。

  實驗二使用 40 頭仔豬 ( 平均增重 21.4 磅,平均日齡 35 天 ),在實驗開始之前,會先給予一段時間適應之後保育階段的環境。大體上來說,實驗二所使用的豬隻 ( 日齡較實驗一的日齡較大 ) 由於腸道成熟度較高,因此對所有的大豆產品的營養利用率較實驗一的好。在此實驗中,+K 大豆組的乾物質、氮素的消化率及粗熱能等,較 -K 大豆組為高;且擠壓大豆組的乾物質、氮素消化率及粗能量值等,較烘烤大豆組為高。同時,在氮素滯留百分比及代謝百分比方面,以擠壓大豆組較烘烤大豆組高。

  總括實驗結論可知,10 ~ 20 磅的哺育豬餵與擠壓加工處理及 -K 大豆的營養值較烘烤加工處理及 +K 大豆者為佳。

哺育料添加鹽份之必要性

  在一項評估豬斷乳後 14 ~ 28 天 ( 第二階段 ),飼糧中鹽份的添加對豬隻生長性能之影響的實驗中,共採用 178 頭 ( 19 日齡,初重 10.5 磅 ) 的豬隻進行研究。豬隻且根據性別的不同以及最初體重的差異,隨意分配到不同組別的欄舍內,且每欄關養頭數為 9 或 10 頭不等。

  所有的實驗豬隻於斷乳後 0 ~ 14 天 ( 第一階段 ) 所餵給的飼糧都一樣的。而此階段飼糧之主要原料為:20% 乳清粉,7.5%噴霧乾燥豬血漿 ( SDPP ),以及 1.75%噴霧乾燥血粉 ( SDBM );且配方所設計的營養分析值為:1.5%離胺酸,及 0.42%的甲硫胺酸。

  於實驗第 14 天之後,豬隻開始進不同飼糧組的比較,其差異為鹽份的含量,即:每噸飼料添加 3.5 磅或 7 磅的鹽份,以及不添加鹽份等共三組。於第二階段所使用的日糧以玉米–大豆粕為基礎日糧,其他主要原料為 10%乳清粉及 2.5%噴霧乾燥血粉;且配方所設計的營養分析值為 1.25%離胺酸,及 0.34%的甲硫胺酸。

  實驗結果顯示,第一階段 ( 斷乳後 0 ~ 14 天 ) 的平均日增重為 0.52 磅,平均日攝食量為 0.63 磅,飼料效率則為 1.2。而在第二階段 ( 斷乳後 14 ~ 28 天 ) 中,含鹽份之兩實驗組的平均日增重及飼料效率則分別提高 8% 及 9%。縱觀整個實驗期間 ( 0 ~ 28 天 ) 的平均日增重及飼料效率時,可見其數據的增加度滿可觀。因此,由結果認為在含有 10%乳清粉的第二階段飼糧中,每噸添加 7 磅的鹽份確能改善哺育豬之平均日增重及飼料效率。

飼料配方中抗氧化劑之縱覽

  營養學者早已認同原料及最終飼料中抗氧化劑添加的必要性。飼料添加抗氧化劑最主要的優點在於可以保存飼料之營養品質,並可使原料的飼養價值達到最高的經劑效用。

  本篇所研究的內容之於其他已發表的研究報告未提及的部份有補充性的討論。本篇文章認為,氧化作用對於原料或飼料的不良影響不只是會破壞飼料中的營養而已;另外,尚有一個潛在性的問題是:氧化作用會危及營養物的作用,也會對主要的消化器官和淋巴器官形成負面的影響。此項論點可根據禽類在餵與氧化脂肪後葡萄糖吸收明顯增加及細胞繁殖率加速等現象來證實。

  雖然,消化道內乳酸菌叢具短暫性的抑制效果,但是大腸桿菌數量會隨而增加。這是由於氧化作用之產物對於組織的接觸有極高的活性,結果就造成胃腸道及與腸道有關聯的免疫的組織受損,因而提供一個擴張性致病病原一個理想的生長繁殖環境。

  所有在飼料及動物所發生的氧化作用所造成的影響都是負面性。然而,我們可藉由適當的穩定計劃來控制這些氧化作用,包括在原料或飼料中添加高品質的抗氧化劑,例如 ethoxyquin,此種抗氧化劑同時也會伴隨適量的抗氧化劑營養物 ( 例如生育醇,具有細胞內的防護作用 )。因此,在執行積極性的抗氧化劑策略之前題下,營養學者可以幫助並確保動物在既定的飼養方式中獲取最高的飼養成績。

 .適度飼糧可酵醱纖維質對於改善糞便特質及胃腸道健康之重要性

  本研究包括兩項實驗以評估在狗的食物裡面,單一來源以及混合飼糧纖維之於狗的餵養效果。

  實驗一,取 14 種纖維受質利用狗的糞便作為接種物源,以進行體外之醱酵作用。實驗結果顯示,solka   floc 及燕麥纖維等之有機物質的消失率最低 ( P<0.05;<10% );而果糖寡糖 ( fructooligosaccharids - FOS ) 及乳糖等之有機物質的消失性最快 ( P<0.05;>80% )。其中又以 Solka  Floc、燕麥纖維,gum 樹膠及 Xanthan 樹膠等所產生的總短鏈脂肪酸 ( SCFA ) 量最少 ( P<0.05;<1 mmol/g 受質 OM );而以乳糖,柑橘果膠及 Guar 樹膠等所產生的總短鏈脂肪酸 ( SCFA ) 量為最高 ( P<0.05;>6.8 mmol/g 受質 OM )。

  實驗二所使用的六組飼糧是依據實驗一的結果所配製得成的。本實驗所採用的飼糧如下:1)甜菜渣 ( beet  pulp - BP );2) Solka  Floc ( SF );3)柑橘果膠 ( citrus  pulp - CP );4)糞便混合物 ( stool  blend - SB );5)短鏈脂肪酸混合物 ( shor - chain  fatty  acids - SC );以及 6)組合性混料 ( combintation   blend - CB )。

  實驗結果顯示,當狗採食 SC 飼糧時,乾物質及總飼糧纖維 ( total  dietary  fiber - TDF ) 的消化率最大 ( P<0.05;其消化率分別為 87.3% 及 60.8% );若與其他組別比較糞便等級時,採食 SC 組之糞便較軟月有較高的含水量。而採食 SF 及 SB 飼糧組的 TDF ( 總飼糧纖維 ) 之消化率最低 ( P<0.05;其消化率分別為 11.0% 及 4.1% )。

  我們可以從體外所進行的受質醱酵作用獲得之有機質消失率可作為狗食物中纖維質消化率的預測依據。因此,適度飼糧可酵醱纖維質,例如 BP,能夠在不影響食物營養質之消化率的情況下,明顯地改善糞便特質;此外,理想的 SCFA 產量也有助於改善胃腸道的健康度。

 .影響蛋大小因素之回顧

  蛋雞關養畜舍時的體重是影響產蛋初期蛋大小之主要原因;此外,蛋雞的不同成熟季節對產蛋初期大小的影響則是屬於環境上的因素。而畜舍的關養溫度則會影響整個生產週期蛋的大小。另外,為了延緩蛋雞性成熟所採用的光照管理,也可以增加蛋的大小。

  至於飼糧營養值方面,例如:能量、蛋白質及甲硫胺酸等,皆會影響蛋的大小;尤其是生產週期之早期,能量攝取的重要性應更甚於過去我們所重視的。雖然,我們早已得知蛋白質及甲硫胺酸也會影響產蛋週期蛋的大小,但是並沒有足夠的證據顯示,這兩種營養值對於產蛋初期蛋大小有顯著性的影響。且飼糧所使用的蛋白質之種類和品質,與蛋白質及胺基酸可消化率之差異有關,所以,蛋白質之種類和品質對於蛋大小的影響也不能不注意。

 

中國畜牧雜誌第五十五冊合訂本

1996年一月號至1996年六月號

第 28 卷 (96) 第 4 期 ( 28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