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用仔雞飼養管理

(二)

 

常規光照程序

        下列推薦的光照程序常用於在良好的管理和環境條件下飼養肉雞至平均體重 1.8 公斤 ( 或低於 )。

        每日減少照明 1 小時有助於雞隻適應忽然停電的情況。

        .舍內照明光線應分布均勻。

常規照明程序
日  齡 小  時
照  明 黑  暗
1–3

4–21

22–上市

24

23

23

0

1

1

提高成活率的光照程序

        由於快速生長引起的生理壓力,特別是在惡劣的飼養管理條件下會導致較差的成活率。

        研究表明,採用限制光照程序可降低因腿病、突死綜合症和腹水症引起的死亡率,從而有效地提高商品肉雞的成活率。

        為減緩生長速度並提高成活率,光照應分步遞增,下列光照程序經實踐證明是較為有效的。

提高成活率的光照程序
日  齡 小  時
照  明 黑  暗
1–2

3–42

42–上市

24

16

23

0

8

1

飲    水

        飲水器應均勻分布在整棟雞舍內,以便使所有雞隻都可方便地飲到水。

        .每 1,000 隻雛雞至少需要十個 4 公升的飲水器。

        .飲水器必須放置在保溫傘或熱源附近且位於飼餵器之間。

        .每天更換新鮮的飲水並清洗和消毒飲水器。

        確保雞隻隨時可以飲到水,絕不要讓飲水器出現空乾現象。

        .逐漸把雛雞飲水器移近自動飲水設備。當雞隻習慣使用自動飲水設備後,便可拿掉雛雞飲水器。

飲水空間

  水槽 ( 厘米/隻雞 )                          2.0

  鐘型飲水器 ( 個/千隻雞 )             10–12

  乳頭飲水器 ( 隻/個 )                     10–15

        使用水槽時,要計算水槽兩側的長度。

        飲水設備的高度,要隨雞隻的成長做適當的調整。飲水設備應確保略高於雞背高度,這樣可減少水的外溢。

        如今乳頭飲水器在世界各地應用廣泛。使用乳頭飲水器可節省勞力,提高飲水衛生程度。但如管理不當,雞群均勻度易出現問題。所有雞隻必須可以方便地飲到水。預防措施和建議如下:

        .乳頭飲水器系統需要潔淨的水源,以防堵塞。

        .一日齡雛雞應被懸掛於乳頭飲水器上的小水珠所吸引。為達到此目的,可在雛雞入舍前調整水壓,輕按乳頭器並確保舍內有足夠的光線使水珠產生閃亮的效果。

        .確保選用的乳頭器與雞隻年齡、雞隻大小相符合。

        .減壓裝置和管道尺寸必須正確有效,應按生產廠家的使用說明進行安裝。

        .乳頭飲水器的高度十分重要,乳頭飲水器應調整到最小的雞隻略伸其頸即可接觸到為宜。而且乳頭飲水器下方的墊料應均勻一致,使雞隻便於飲到水。

        .所有的乳頭飲水系統並非完全相同,有些系統流經各個乳頭器的水量較多。當安裝和管理使用乳頭飲水系統時應考慮這個因素。

        按照生產廠家提供的使用說明,使用可靠的消毒劑控制水中的病原微生物、藻類和霉菌。

        飲水的消耗量會隨環境溫度的升高而增加。環境氣溫達 21℃後,每升高 1℃,飲水的需求量將會增加約 6.5%。下表所列為不同溫度下的飲水消耗量:

21℃每天每隻雞飲水需求量
周  齡 毫  升 周  齡 毫  升
1

2

3

4

32

69

104

143

5

6

7

8

179

214

250

286

        應在飲水器中取水樣檢驗飲水中細菌污染情況並據此調整飲水消毒程序,減少疾病發生。

飼    餵

      最初幾天通常使用料桶蓋或塑料開食盤飼餵雛雞 ( 個/百隻雞 )。對商品肉雞開始飼餵時,可將飼料灑在墊料上鋪的紙上。自動餵料器、料盤或食槽應在雛雞到達前就安裝調試完畢並直接安放在墊料上。

        通常在雞隻 5 ~ 7 日齡時已習慣於從自動飼餵器採食,此時應隨即撤除料盤。隨雞隻的生長逐步升高飼餵設備。料槽上邊緣高度應與雞背高度相同。

        最初兩星期內,應飼餵開食育雛粉料或顆粒破碎料,到育成中、後期則應改餵顆粒料,以達到最經濟的效力。

        要經常運轉送料鏈使雞隻面前總有飼料,這會加強雞隻的食慾並減少飼料的浪費。

        注意:如每天安排四次停料 ( 飼餵器中無飼料 ),每次 30 分鐘,可提高飼料轉化率。

        料桶內飼料量不可超過其容量的四分之一。按下列標準為雞隻提供充足的採食空間。

        使用自動送料鏈時,飼料量以略微覆蓋送料鏈條為宜。

飼餵設備採食空間

  送料鏈 ( 厘米/隻 )          5.0

  料盤 ( 隻/個 )                  50

  料桶 ( 隻/個 )                  50

球蟲控制

        球蟲控制是成功的肉雞生產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如肉雞需要飼養至 2 ~ 2.5 公斤,最好使用抗球蟲藥直至屠宰前 5 天為止。通常在前期料中使用一種抗球蟲藥而在後期料中更換使用另一種抗球蟲藥,以減少球蟲對某一種特定的藥物產生耐藥性。

選擇飼餵程序

        當今世界上有各種組合不同的前期料、中期料和後期料而制定的飼餵程序。

        每一飼餵程序應以各自公司所要求的肉雞上市體重/日齡之間的關係為基礎。

        下表所列為 AA 肉雞不同的上市日齡和體重要求,飼餵程序:

愛拔益加肉雞飼餵程序
雞只大小 飼養 上市 飼餵計劃 (日)
體重

( 公斤 )

日齡 早期 中期 後期
輕型 公母混養 1.50–1.75 33–37 0–18 19–30 31–上市
常規 公母混養 1.75–2.20 37–44 0–21 22–37 38–上市
體重大型2 公雞

母雞

2.5+

1.80–2.00

45+

40–45

0–183

0–20

19–37

21–33

38–上市

34–上市

     1.宰前料

                    2.公母分開飼養

                    3.低能量開食料,可延長到 21 日齡

飼料所含的能量

        飼料的能量水平愈低,飼料消耗量也就愈大。然而,飼餵高能量水平的飼料未必得到最佳經濟效益。

        飼料中增加能量時需增加其它營養成分來平衡,這樣通常會增加飼料成本。

        體重約 2.05 公斤的肉雞,如增加飼料能量 55 千卡/公斤,會將飼料效能增加四個轉化點 ( 0.04 )。例如,某一肉雞生產場中,飼料能量為 3080 千卡/公斤時,其轉化率已達到 2.04,如將其能量水平增至 3135 千卡/公斤時,其轉化率為 2.00。

        了解這些關係,再考慮飼料成本,生產者可確定改變飼料中能量水平是否經濟合算。

能量:蛋白質比率

        計算飼料中能量:蛋白質比率,以能量除以蛋白質百分比計算。

        千卡/公斤÷%蛋白質             3080÷23=134

        總蛋白質與必需胺基酸的平衡及其能量水平的關係,是制定飼料配方的主要考慮因素。能量:粗蛋白質的比率是監測肉雞各個發育階段中所需這些重要養份的有用指示。

        在使用能量水平為 3080 ~ 3420 千卡/公斤範圍內的飼料時,建議飼料中能量與蛋白質的比例如下:

千卡蛋白質比率

  低能量育雛料              140

  育雛料                          135

  中期料                          160

  後期/宰前料              173

        能量:蛋白質的比率較高,可降低飼料消耗和飼料成本,但使用這樣的飼料,雞隻對某些必需氨基酸攝入量會比要求的水平低。

        減少能量:蛋白質比率通常會增加飼料成本,但卻能減少腹部脂肪積纍。因此,能量:蛋白質比率必須根據飼養者的實際情況調整。

  ( 愛拔益加公司提供 )

 

中國畜牧雜誌第五十六冊合訂本

1996年七月號至1996年十二月號

第 28 卷 (96) 第 8 期 (51 ~ 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