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1998年荷蘭之豬瘟流行病報告

 

摘    要

        位於荷蘭布拉本 ( Brabant ) 省北方的一個豬場。在 1997 年 2 月間發生豬瘟。隨後則演變成流行性疾病,經一年多的控制撲滅,總計有 429 豬場發生,並於最後二個月後,無新豬瘟病例發生,結果顯示參予此次疫病防治的所有工作人員,積極努力終獲控制。

緒    言

        在荷蘭布拉本北方之凡賀斯特 ( Vcnhorst ) 內之一個豬場,發生疾病而被診斷為豬瘟。這項訊息,對荷蘭養豬業者、巴斯特爾動物衛生試驗所 ( Animal  Health  Service  in  Boxtol )、肉品和牛肉檢查部 ( Inspection  Service  of  Meat  &  RVV )、前中央獸醫研究所 ( ID - DLO ),均為不悅的警訊,並且爆發一連串的事件,這是過去木曾發生過的事情。

        發生豬瘟的病例,是經由人工授精的途徑引發,在五個月內共發生 251 個新病例。到 1997 年中期,約有 7000 場種豬及肥育豬場,且有超過 600 萬頭豬隻被限制在隔離區內。此項疫病使荷蘭現場開業獸醫師、動物衛生服務部、肉品檢驗服務部、前中央獸醫研究所等人員,經歷一場緊張忙碌的疫病控制撲滅生活。每個月有數十萬頭豬隻採樣檢驗,至 1997 年 11 月止計有野外樣本 160 萬件行血清學檢查,陽性率達 90%,而有 9% 呈病毒分離陽性反應或配合免疫螢光抗體試驗 ( Immunofluonescence   test, IFT ):從這些血清學試驗,共檢出 424 場豬瘟陽性反應場:此結果超過 1992 年爆發豬瘟時,所檢測的 35,000 樣本。

診    斷

        在發生疫病的這段艱苦時刻裡,採樣分發單位 ( the  dispatching  sample  unit )、巴斯特爾動物衛生試驗所、諮詢實驗室 ( reference  Lab ) 仍能處理許多送檢樣本,而檢測血清樣本採用酵素免疫吸附法檢測豬瘟抗體 ( ceditest  CSFV-Ab-ELISA ):並且配合特殊設備之實驗室行自動測試,如此在操作靈敏熟練之技術員及三組檢測機器配合下,才能在艱苦的監測期間內,每天篩測 20,000 個豬隻血清樣本,並採用耗時及精確的病毒中和試驗 ( Virus   neutralization  test, NPLA ) 用來佐證 ceditest 陽性反應之樣本。這是荷蘭首次在許多樣本測試下,採用病毒分離試驗以檢測豬瘟病毒。如此繁重的工作,需要協調所有參與人員,並努力工作不懈,同時在爆發疫病期間裡,由實驗室及野外操作所獲得的經驗,將可改善採樣監測的技術,當為往後控制豬瘟及疫病為防治的參考依據。

病毒特性

        將此次疫病所分離的豬瘟病毒,經病毒基因分析,顯示與德國在 1996、1997 年間於派德布恩 ( Paderbron ) 區爆發豬瘟所分離的病毒幾乎相同。而經許多分離株行部分基因病毒定序比對的結果,顯示於此次疫病所侵害豬隻的病毒株:在分子層次上,並沒有多大改變,對於感染豬隻之 RNA 豬瘟病毒而言,經培養繼代多次而無基因層次之改變,是值得密切注意的事情。從無發病至發生疾病死亡等豬場,及在不同污染場裡被感染的豬隻,呈現不同的臨床症狀,同需加以觀察注意。

        德國去年 ( 1996–1997 ) 發生疫病豬瘟所表現的狀況,亦呈現不同臨床表現。這項發現,在前中央獸醫研究院 ( ID-DLO ) 於嚴格控制下,在實驗室以病毒感染豬隻的結果,獲得證實:典型臨床豬瘟型態,仍以不典型症狀為特徵。而豬瘟病毒經由人工授精站引入而感染豬隻的事實:再藉由實驗的方式將遭受豬瘟病毒污染的精液,介由人工授精方式感染母豬的可能性,由實驗而證實其推測。

豬瘟流行性病學

        吾人要監測病毒可能的感染途徑,在正常情況下是不容易做到,而且監測的技術,需要受過嚴格的訓練。當疫病在短期間爆發流行時,因缺乏專業人員,使得此次疫病流行期間所需審慎追蹤的蜘絲馬跡,因而失落,而無法獲得。這些資料的收集與分析對於豬瘟防治與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課題,因為控制方法之效率是可被評估的。而許多豬場可能已於確診前已被豬瘟病毒污染。應用再生率 R 值 ( Rcproductive  ratio,  R 表被污染場感染之豬場平均數目 ),一般 R 值約在 9:如假設運輸和動物於此疫病期間接觸而造成豬隻感染,因此採取策略,防止傳染蔓延。將運輸循路切斷,並追蹤接觸豬場,同時篩檢靠近接觸場附近之血清樣本,以清除污染場。而當 R 值降至 1.4 時;吾人推論檢測,在應用此策略監測控制,但在高飼養密度區域裡,仍無法控制疫病而止於流行;這種情況下,故 R 值需再至小於 1。有 70% 污染場在此疫病流行期間,不清楚污染病原途徑,但是這些污染場有大部分位於先前感染場半徑一公里內,如事先將接觸場預防清除,並採取更嚴厲的衛生防疫措施。當 R 值下降至 0.6 時,則顯示疫病流行已經控制驅近消滅。除了許多感染場外,有眾多未感染場位於限制區內,使得流行性病學研究小組,將這些場流行病歷對照研究法 ( Casecontrol  study ),此研究可能了解豬瘟病況,因而較容易或阻止病毒的入侵感染豬隻。

科學研究

        雖然荷蘭在 1997 年豬瘟流行期間,而所發展的 E2 次單位標識豬瘟疫苗 ( E2  subunit   marker  vaccine ) 為了登記,仍然繼續研究及攻擊試驗,此疫苗對懷孕母豬有保護效價,可阻止病毒經由胎盤感染傳於胎兒。拜耳製藥廠正撰寫疫苗登記文件,準備 1998 年呈給歐洲位於倫敦 EMEA 機備,雖然 E2 次單位疫苗非常有效,而新一代的豬瘟標識疫苗已是當前的研究主題。新標識疫苗為活疫苗,是由 C 株發展出來,是一種極有效且安全的豬瘟疫苗。許多 C 變異株是由 C 株病毒的 RNA 基因複製成 DNA,這些變異株病毒培養在細胞內生長良好;先前經豬隻試驗。雖然實驗結果非常成功,但迄今仍無適合的 C 株標識疫苗可下結論。C 變異株效力和標識特性仍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然此研究因豬瘟疫病流行而被擱放,但由於此次疫病,使得標識疫苗被充分注意:而許多不同研究主題已展開調查,如病毒細胞性接受器和病毒有關毒力基因特性的探討。

未來發展

        由於豬瘟發生和疫病的流行之這段期間,使得經濟遭受重大損失,而產生是否要疫苗注射前,需報告疫病或可能改變現行清場 ( Stamping  out ) 政策。前中央獸醫研究所和衛生機構已多年從事有效標識豬瘟疫苗之研究:將有助於科學結果。

        在荷蘭發生豬瘟後,豬隻持有者、販賣者及運輸公司,對於病原的控制及傳播,扮演著重要角色。他們皆有責任完成衛生法規、衛生設備及豬隻鑑定、登記等相關法案,同時要達到快速撲滅:應確實報告疫情,唯有依賴豬隻企業界和政府相關單位,在疫病爆發前和爆發期間,相互密切合作,才能達到撲滅疫病的積極目的。

        ( 屏東縣家畜疾病防治所洪信雄所長 )

            ( 中華民國養豬發展協進會提供 )

 

中國畜牧雜誌第30卷(98)第 9 期 ( 20 ~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