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蝦類供需情勢分析

 

(一)養殖蝦

  養殖蝦業在過去十年表現出色,養殖技術的進步已使若干蝦類得以大量生產。1980 年全球人工養殖蝦產量僅 3 萬噸,1984 年成長至 10 萬 5 千噸,1985 年已突破 12 萬噸,預計 1990 年將達 25 萬至 26 萬噸。

養蝦最成功的是中華民國,大量養殖的草蝦及紅尾蝦早已名聞世界,主要外銷市場為日本及美國。多年來由於中華民國政府及業界有系統的規劃及苦心經營的結果,已使年產量自 1981 年的 8 千噸巨幅成長至 1986 年的 5 萬噸。養殖專家並表示,目前中華民國養蝦業並未完全發揮其潛能,因此未來產量可望進一步擴充。

厄瓜多爾於 1970 年代末期開始養蝦業,1983 年已一躍成為世界主要養蝦供應國之一。其後由於蝦苗嚴重短缺、世界價格滑落,當地許多養殖業者均面臨財務上的困難,1984 年起該國養蝦業即一蹶不振。惟近年來由於蝦苗孵化設備有突破性的發展,加上世界野生蝦苗產量又趨增加,厄瓜多爾養蝦業乃得以重整旗鼓,預計 1986 年產量可達 2 萬 3 千至 2 萬 4 千噸,1987年可望更進一步增加。其他中南美國家如巴西、哥倫比亞、巴拿馬、秘魯、委內瑞拉、墨西哥等近年來亦積極擴充其蝦類養殖業。此外,東南亞及大洋洲國家 ( 地區 ) 亦不甘示弱,紛紛加入養殖蝦行列,如中國大陸、泰國、菲律賓、印度、孟加拉及緬甸等。預計 1990 年上述國家均將成為世界養蝦主要供應國家。

 

(二)國際貿易

  世界蝦產量 1975 年僅 133 萬噸,1985 年已達 195 萬噸,成長率達 47%,惟預計 1986 年產量將持平,1987 年產量可望增至 2 百萬噸。1984 年世界前十位生產國 ( 地區 ) 依次為中國大陸、印度、美國、印尼、中華民國、挪威、墨西哥、馬來西亞、巴西及日本,其中除美、日外,其餘國家均同時為蝦類出口國。

美國、日本及西歐為世界蝦類主要消費市場。以消耗量而言,美國居首位,以進口量而言,日本第一。

1985 年,西歐國家總進口量高達 17 萬 5 千噸,惟若干國家如丹麥、荷蘭及英國均將進口蝦加工處理再輸往美國及其他國家。

 

(三)未來展望

  鑒於美國人民對蝦類需求不斷增加,未來只要中南美洲及東南亞產地供應穩定,美國仍將持續成為蝦類主要消費市場。目前美國人平均消耗量每人每年約 2.7 至 2.8 磅,預計未來將進一步增加。

日本仍將為第二大消費市場,主要供源來自東南亞及大洋洲。惟該國平均消耗量每人每年已達 4.2 磅,高居世界第一,未來市場擴充有限。

由於冷水蝦產量日趨減少,加上西歐國家對暖水蝦需求日益增加,預計未來暖水蝦發展將較具潛力。此外,由於蝦捕獲量已達高峰而漸趨下降,未來養殖蝦可望取代之,以應付日益增加之需求量。

( 外貿協會提供 )

 

飼料營養雜誌第二冊合訂本

1987年元月號至1987年第12期

八七年.第十二期 ( 86 )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網. 本網站圖文係屬茂群峪有限公司,內文之版權為該雜誌社所
有,非經本公司及該雜誌社正式書面同意,不得將全部或部分內容,
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 最佳解析度 800x600
Copyright © 1998 Miobuffer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