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綜合報導

漁業局擬定今年漁業發展方針、因應情勢決定致力精緻漁業

        由於近年來國內漁業界面臨從業人員年齡老化、人力不足、水土資源超限利用及經濟結構轉型等問題,臺灣省漁業局為求因應,已擬定77年漁業發展方針,決定發展精緻漁業。

        漁業局指出,今年的漁業發展方針將朝下列十四項目標積極執行:

        ──加強公共投資,增修建漁港、船澳、陸上設施,以促進漁業的持續發展。

        ──輔導遠洋漁業經營企業化,增強國際競爭能力。

        ──加強對外漁業合作,開拓作業漁場。

        ──繼續改進近海及沿岸漁業生產設備與漁撈技術,以改善漁民生活。

        ──繼續改進養殖技術,提倡高價值魚貝介藻類的養殖,改善養殖漁業環境。

        ──繼續輔導改進水產加工技術,提高產品品質,以建立良好信譽。

        建立漁產運銷系統,加強漁業「衛星農場」聯繫,以確立漁產品運銷秩序,提高運銷功能。

        ──推行中、高級魚貝介類分級定量包裝,以提高魚貨商品及附加價值。

        ──加強培植各級漁業人才,提高人力素質。

        ──加強漁業調查研究,及利用試驗船加強漁業資源的調查,以增闢新漁場,開發新資源。

        ──加強船員管理,改善船員福利,促進勞資間更密切合作。

        ──加強魚市場經營與管理,以確立農產品運銷秩序調節供需,促進公平交易。

        ──建立漁業推廣制度,加強漁業推廣教育工作,促進漁業持續發展。

        ──配合精緻漁業政策,發展技術密集漁業,使產品高級化,並輔導加工業開發新產品,加速漁業升級。

增加鰻線資源滿足業者需要、省水試所實施種鰻放流工作

        省農林廳76年12月17日說,該廳水產試驗所決定12月19日在高雄前鎮漁港實施第八次種鰻放流工作,以增加本省鰻線資源,滿足養殖業者需要。

        這項放流工作是以種鰻人工催熟及標識放流方式進行,選取種鰻120公斤,分別予以標識放流,以供日後追蹤調查。

        農林廳表示,本省養鰻面積約為三千公頃,每年約需二億五千萬尾鰻線才敷放養;但台灣沿海所產鰻線平均不及五千萬尾,因此每年需仰賴大量進口補充。台灣省水產試驗所對鰻苗人工繁殖試驗已列入77年度工作計畫加緊執行,同時為應台灣區鰻魚發展基金會及業者的要求,故決定繼續實施種鰻放流。此項工作對資源保護之貢獻,已獲中日養鰻業者之重視與肯定,將有助於本省養鰻事業的發展。

        農林廳說:放流用種鰻是由台灣區鰻魚發展基金會提供種鰻1,200公斤,鰻齡約在2∼3年生,其雌性種鰻每公斤1至2尾,雄性種鰻每公斤3至4尾,各佔百分之50。另用催熟方法,再選取胸鰭呈鈍圓形、體形大、肥滿度高之雌鰻120公斤,注射人工荷爾蒙針劑,以標識方式分別予以放流。放流地點是在東經1百20度20分,北緯22度24分處實施,將可縮短種鰻產卵洄游路程與時間,提高種鰻之活成率,同時促使在天然環境中自行繁殖,以期增加本省鰻線資源。

規劃三萬公頃養殖漁區、漁局將因地制宜納入管理

        臺灣省漁業局局長胡興華表示,為解決日益嚴重的養殖漁業造成的種種問題,漁業局已完成省養殖區規劃工作,包括中南部及東部九個縣市已規劃出三萬兩千多公頃養殖區,漁業局將因地制宜並納入管理。這個規劃案將進一步檢討後呈送上級定案。

        胡興華在中山大學參加亞太地區海洋研討會時指出,由於國內漁業研究發展基礎深厚,養殖漁業在最近幾年來發展快速,生產量不斷增加,目前魚獲量佔全國漁獲量25%,產值則佔全國漁產值的40%。

        不過,就因為養殖漁業發展過於迅速,而臺灣地區和水資源不足,造成許多環境問題。

        胡興華說;漁業局規劃將在宜蘭、花蓮、臺東、屏東、高雄縣、臺南縣、嘉義、雲林、彰化等九個地方,規劃出三萬二千餘公頃養殖區,那一地區適合養殖那一種魚,也都有初步構想。實施後,將把所有養殖戶納入管理,輔導他們共同配享水資源,共同產銷,建立起自我品牌,即可增加收入,又可有效解決水土資源問題。

屏東縣養殖漁業一枝獨秀、超過生產目標逾一倍

        屏東縣去年三大漁業生產,近海及沿岸漁業均求能達成生產目標,而養殖漁業卻一枝獨秀,超過了生產目標一倍以上。

        依據屏縣府統計,屏東縣漁業生產量,全年共計八萬八千八百六十.八公噸,達生產目標的百分之一百廿八,其中近海漁業因受多次颱風漁船出海次數及外國二百浬經濟海域限制而減產,沿岸漁業因漁類資源減少而減產。

        至於今年的漁業生產目標,包括近海漁業四萬五千公噸、沿岸漁業一千七百公噸、養殖漁業三萬一千二百廿公噸。

突破蟳苗孵育瓶頸、水試所蟳苗繁殖成功

        南縣西南濱海紅蟳飼養尚未達到大量生產,據台南分所丁雲源所長指出;蟳是台灣重要養殖水產品之一,近年來由於蟳苗缺乏,及大量進口紅蟳,而使養殖業者興趣愈低,故蟳苗大量生產對發展相當重要。

        他說;該所蟳苗培育已初步成功,但大量生產技術必進一步探討,研究人員針對以前之培育缺點;利用日間大量培育餌料生物放養孵化,同時再予補充餌料生物。

        丁所長表示;往昔進行培育蟳苗試驗時,由於水溫、飼料均無經驗可循,因而一直無法穩住蟳卵孵附著於母體,如今該項困難突破,孵附時已不致在未臻成熟時即散落。

        紅蟳人工孵化試驗成功,誠是未來海產養殖的新趨勢,這項試驗是由研究員林明男,利用孵化的幼蟳,在塑膠桶裡以人工飼養。

        目前已將蟳苗大量推廣給七股沿海養殖業者放養。

        紅蟳有其天性上的弱點,不適低溫飼養,鬥爭性亦強,會自相殘食,業者們認為七股沿海地區在氣候上得天獨厚,且有養殖先決條件,加以養殖技術的進步,只要有高溫的飼養環境,能夠達到良好的養殖成果,應無置疑。

        目前市售論隻議價,每隻甲幅15公分左右的紅蟳,可賣到4百多元。

澎牡蠣養殖量減、扁蟲為害是禍首

        澎湖水產養殖最大宗的牡蠣因扁蟲害,使得養殖數量已減少到剩下四分之一的數量,澎湖水試所頃在菜園等海域,發現自臺灣本島購買的牡蠣苗,本身就帶有扁蟲。

        據省水產試驗所澎湖分所長劉繼源表示;澎湖養殖牡蠣在72年為最高峰;吊養條數約二百萬條,但自73年起,每到夏天,即因扁蟲的大量繁殖,而使得牡蠣被扁蟲吞食損失慘重。

        目前,該分所研究人員,在馬公市菜園海域,從部分養殖業者購自臺灣本島的牡蠣苗中,發現了帶有扁蟲,因而呼籲養殖業者,應立刻趁牡蠣體積小、重量輕時,用淡水沖洗法,將扁蟲沖洗掉。

        劉分所長對此間牡蠣運往臺灣本島銷售時,因成本高、缺乏競爭能力,提出建議;

        設法引進新科技、作業機械化、研究巨型牡蠣的養殖、以開闢和分散銷售市場,有效的進行全年扁蟲防治工作。

提高海洋環境品質因子、張崑雄提醒海岸管理之重要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院院長張崑雄認為;環境問題是整體性而非單一事件,追本溯源,甚至該溯及以大海為歸宿的河川,更遠還要找到河川發源地,從根本做起,才能保護海洋環境。在法規尚未建立,海洋缺乏行政管理單位。

        據張崑雄表示;海洋環境的保護,不外是設法維持或創造提高環境品質的因子,設法改善那些已被破壞的環境因子。

        但是,要改善已被破壞的環境品質因子並阻止環境因子繼續惡化,則需要海岸管理及海洋監測,這可就困難得多。

        張崑雄解釋,所謂「海岸管理」,是希望合理而有效的分配海洋空間及資源,以達到最大社會效益的永續性利用。

        至於海域監測系統,主要是對海洋生態各種基本資料的掌握,這點國內尚未做好。張崑雄指出。目前臺灣沿海海洋環境的觀測調查,多是零星且短暫性的,因此所得數據在全盤綜合應用上頗為困難,亟須建立完整的長期監視系統。

養蝦收入退出排行首位、「大陸蝦」V.S「台灣蝦」值得重視

        台灣區養蝦發展基金會董事長蔡坤山表示,去年屢有日本客戶反映,台灣外銷草蝦體積一年比一年小,肉質也比往年差,最近新台幣大幅升值,外銷報價微揚情況下,大陸的長臂蝦已開始搶走我們的訂單,有關單位和養殖業者應重視此問題,速謀對策,否則日後將面臨與價廉工資的大陸搶市場的困境。

        據了解,由於草蝦外銷事業一路看好,去年全省各地又擴充部分養殖面積,直至同年十月為止,出口量比75年同期成長30%,但因產量增多,而蝦體變小,導致價格下滑,加上虧本的蝦場過多,蝦農淨收益比75年萎縮了約三倍。

        業者指出,虧本的蝦農中,近兩年才趕一窩蜂投入的「生手」所佔比率甚高,但因這些「生手」大多只負責出錢投資,養殖實務多委由「老手」經營,所以去年養蝦成績全面滑落,雖與一窩蜂投資有關,但最重要的衝擊仍是病變。

建立養殖蝦「池籍」基本資料、李恆德力促業者應全力以赴

        高雄地區養殖蝦業人士李恆德對於因養殖蝦的發展而引起各種水質和環境污染所致的養蝦原料品質遭受不良影響;他認為有關單位應該及早籌謀。

        李恆德對於未來養蝦工作方向提出他的看法。他說;有效規劃養殖蝦區,海水、淡水導水系統、廢水排出系統的建立。以防止地下水抽取,確保海、淡水來源清潔並防止廢水的污染。建立養殖蝦「池籍」等基本資料以有效掌握養殖面積及輔導養殖業者。

        建立優良「蝦苗繁殖場」制度,以便輔導蝦苗繁殖業者並向成蝦養殖戶推荐,以確保健康蝦苗的來源。

        分區推動示範養殖戶,就其水質、飼料、飼養密度、養殖環境等各項要件逐項分析、試驗以求出理想而符合經濟效益之上述各要件,並全面推展實施。

        降低養殖成本之研究、培育健康的種蝦(蝦母)、有活力的健康之蝦苗、清潔而適於生存的養殖水、最高經濟價值的飼養密度、色美肉鮮的原料蝦所適用的成分研究等。

蝦飼料品牌多無從鑑別、健康蝦苗來源無法掌握 

        高雄援中港養殖業人士張寶樹先生指出;如何協助業者鑑別健康、活力良好的草蝦苗,他希望水產試驗所能夠積極主動培養優良健康蝦苗提供業者並酌收成本。

        張寶樹指出;目前全國草蝦苗繁殖場約有1,500場左右,由於競爭激烈,加上進口種蝦之選擇與否,致所生產之蝦苗良莠不齊,以今年為例,部分養殖業者草蝦苗僅放養廿餘日,便發生死亡,是否養殖環境、水質、飼料或是不健康之草蝦苗所引起,乃不得而知,且大部份業者尚無法判斷健康之草蝦苗。

        加上現在市面草蝦飼料品牌太多,封面所標示成份大同小異。每批單味原料又會影響飼料品質,而業者無法了解內容物與所標示成份是否相符。

        目前養蝦成本飼料佔55%,對業者來講是相當大的負擔,飼料業者近幾年來可能有很高利潤,相反的養殖蝦價格今年降低,蝦病叢生,成本增高,致養殖業者無利可圖,為使養殖事業穩健發展,應提高飼料品質,降低飼料成本,以減輕業者之負擔。

蝦類養殖收入平均倍減、農委會近期舉辦討論會

        根據漁政單位統計,去年草蝦養殖平均收入海公頃為台幣卅二萬一千元,較去年減少五十七萬四千元,短少了將近一倍半;行政院農委會等相關單位在巡迴各地草蝦養殖地區後發現,影響收益減少的因素,並非單一因素,已於元月份,邀集各相關單位、學者專家以及養殖戶,進行研討會,輔導草蝦養殖業朝穩定、健全的方向發展。

        台灣區養殖蝦類產銷聯繫小組指出,每年我國草蝦產量都呈倍數成長,但至今年開始增加就有限,這是由於養殖面積已趨近飽和所致。

        台灣區養殖小組說;草蝦養殖情況,整體而言,較過去要失敗。據巡迴各地養蝦戶調查的結果,造成此種情形的原因,可能是養殖密度過高、病害用藥不當、農民照顧不夠周延,養殖池老化污染嚴重等多項因素而造成。

        台灣區養蝦小組表示,由於前述情形已使得有近六成左右的養蝦戶產生虧損,而且我草蝦養殖面積也趨近飽和,實有必要輔導養殖業者改變現行生產方向。

                                                               飼料營養雜誌(114~120)-資料室.八八年二期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網. 本網站圖文係屬茂群峪有限公司,內文之版權為該雜誌社所
有,非經本公司及該雜誌社正式書面同意,不得將全部或部分內容,
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 最佳解析度 800x600
Copyright © 1998 Miobuffer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