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豬飼料的熱能密度

 

引   言

        飼料成本是養豬業的最主要支出,因而有許多試驗測定熱能密度對包括生長速率、飼料利用效率及屠體瘦肉率等生長效能的影響(Elsley, 1969;Cole, 1984;Henry, 1985;Low, 1985)。

由於人類亦消耗熱能食物,因此可資替代的副產品將繼續被用來養豬,使用纖維質或膨鬆性原料的低熱能密度飼料,也開始引起人們的興趣。

另外,當不同來源的脂肪的使用量與日俱增,使用高能量飼糧可獲得可觀的益處。

 

熱能密度

        熱能密度的定義是每公斤飼料中的熱能含量。能量的表示方法也有多種,其中最常用的有總能(GE)、可消化能(DE)、代謝能(ME)、淨能(NE)和飼料單位(FEs)。飼料單位僅使用於丹麥,1飼料單位等於7.72百萬焦耳,淨能。如果熱能的表示方式不同,要將各不同的研究結果作比較,則有困難。更甚者,對照組飼糧的替代方式,有時是以重量為基準,有時是以能量為基準。另外,各試驗的對照組飼糧中,所使用的主要飼料原料,諸如穀物和蛋白質補充料亦有所不同。在實際應用時,某些地區的混合飼料主以諸如玉米、小麥、高梁為主,而其他地區是以大麥和燕麥為主,因此,將不同的對照組飼糧作比較,其熱能、蛋白質和氨基酸的含量,則有很明顯的差異,這也可解釋為什麼每日使用某些重量的飼料或能量,而所得到的結果並不同。此外,測定時所使用的供測性狀,也影響動物對飼料的反應。

 

wpeA.jpg (13110 bytes)

 

飼料攝食量

        一般相信,過食造成肥胖,但豬如何避免過食呢?Hoput (1984)曾對豬攝食量的控制作過文獻檢討,他強調有個特殊的控制系統可決定豬攝食量的多寡。飼料出現在消化道,所引起的抑制攝食信號,是一種有效的攝食控制。眾所週知,豬隻性能表現受到豬自身以及環境、營養等因素的影響。飼料被稀釋後,生長豬增加飼料攝食量(Owen and Ridgman, 1967;Baker et al. 1968). Bereskin和Davey (1976)曾將每克飼料的代謝能含量為3.2仟卡和3.6仟卡者作比較,發現豬隻攝食低能量飼糧者,其攝食量增加8%,但總代謝能攝取量則比較少。依據Cole (1984)和Henry (1985)的研究,發現當飼糧的熱能蛋白質含量不同時,則對豬自主性飼料攝食量的最大影響力,是飼料能量密度。Mortenson和Madsen (1986)比較三種不同熱能密度的飼糧,豬隻自體重20公斤至90公斤之間採任食飼養,依圖2可見,當飼糧中熱密度增加,豬每日攝食的飼料重量減少,但淨能攝取量(以豬飼料單位表示)則增加。Madsen等人(1983)報導,豬予任飼,可增加每日飼料攝取量至60公斤體重,該階段之每日增重達到最高峰。近年來,這生長曲線已被延長了。雌豬比閹公豬,每日攝取較少的飼料,但其差異,則依飼糧之營養密度而異(Skitsko and Bowland, 1970)。

 

wpeB.jpg (13172 bytes)

 

遺   傳

        由於生產瘦肉型豬已愈來愈普遍,有關改進瘦肉率是否會減少飼料攝取量,此點已被討論。Jonsson (1959)曾將餵飼穀物-乳類或穀物-乳類-甜菜飼糧的結果,加以比較分析,發現日糧和遺傳型間無交互作用存在。Pond等人(1980)以瘦肉型豬和肥肉型豬分別餵飼含有0或20%苜蓿的飼糧,亦發現飼糧和遺傳型間無交感作用存在。

Drewry (1981)以苜蓿、燕麥、麩皮取代玉米,使飼糧纖維含量由3.9%增至8.8%,使代謝能含量由3428仟卡/公斤減至2910仟卡/公斤。所得到的結論是,纖維和代謝能的差異大小,無法證明遺傳和環境間之交感作用是否存在。

依據Henry (1985)指出,瘦肉型豬比肥肉型豬,更能夠將熱能攝取量調整至較低水準,因而前者可以任食高熱能飼糧,而依然可生產低脂肪含量的屠體。

 

豬隻健康和環境的影響

        動物得病的第一個信息是食慾廢弛,接著減少飼料攝食量。因此,此時如使用低密度飼糧,可能會發生問題。夏季溫度太高,會減少飼料攝食量。Seerly等人(1978)發現飼料密度和季節間存在交感作用。Seerly和Cromwell (1979)報導豬於35℃時,添加油脂可改善增重效率;但在10℃時,添加油脂則無效果。            

淨能的含量,如以總能的百分比表示,則依飼料熱能密度而定,膨鬆性飼料,則比例可能很低,而富含油脂的飼料,則比例高。此比例可能影響熱能和環境的交感作用的顯現。

 

飼料中缺乏某種養分

        飼料中缺乏某種養分,會減低飼料攝食量,就如同飼料中缺乏某種特定氨基酸時,將導致上述之結果。

飼養方式

        比較各不同能量密度飼糧的每日飼料攝食量的差異,首先了解飼養方式,是必要的。就像圖1所示者,當施行任飼飼養時,攝食高營養濃度飼糧者,其攝食量不可能像攝食低營養濃度者那麼多。

添加油脂

        將對照飼糧添加油脂,可獲得高熱能含量飼糧。Bayley和Lewis (1983)分別將2.5%,5%,10%的對照組飼糧以油脂取代,所有豬隻每日都攝取相等量的蛋白質及熱能,豬隻攝食添加脂肪飼糧者,性能表現較佳。

Taverner等人(1984)進行試驗,使用兩來源不同的油脂,每種油脂採用5個逐級增加的量,並使飼料的可消化能的含量由11.8增至14.4百萬焦耳/公斤,所有參試飼糧,每百萬焦耳含有0.64克可利用離氨酸。當飼糧能量密度增加,飼料攝食量(以每日攝取飼糧的公斤數表示)減少。然而,攝取最低熱能含量的飼糧的豬隻,可消化熱能攝取量和生長速率都較差。

Mortenson等人(1983)和Mortenson及Bejerholm (1986)以油脂或是脂肪酸加上大豆粕以取代大麥,使每單位淨能的可消化離氨酸含量維持至恆定量,由於豬以限飼飼養,因此添加油脂和未添加油脂的淨能攝取量,可維持相等。以動物油脂或一半植物油加上一半脂肪酸所組成的混合物取代總飼料的淨能量至30%時,對每日增重、飼料利用效率及屠體瘦肉量都無影響。(圖3)

 

wpeC.jpg (16959 bytes)

 

纖維質飼料

        以含高纖維的低熱能飼料取代高熱能飼料,以之餵飼豬隻,已被顯示會減少每日增重及增加瘦肉量(Cole et al,1967;Baird et al, 1970;Kass et al, 1980;Powley et al, 1981),生長豬以含鋸木屑或燕麥的飼糧餵飼時,會自行調整纖維攝取量,以維持消化能攝取量(ARC, 1967),但是幼豬無法像成豬一樣,可自行補償不足,Thomke (1981)獲得結論,豬可依飼糧的能量密度自行調整飼料攝食量。

 

wpeE.jpg (12516 bytes)

 

胃腸道容量

        由於增加飼糧纖維含量會增加胃腸道的容量,所以假如豬在相同的活體重予以屠宰,其屠體重會產生差異,因而測定屠體品質就會有所不同。所以屠體品質的測定應將胃腸道的內容物一併考慮,如果未作適度的修正,餵飼高纖維飼糧豬隻,其每日增重及屠體品質將優於餵飼高熱能飼糧的豬隻。

熱能密度和經濟性

        最近的研究結果顯示,豬隻不論以任食或限食飼養,以高熱能飼糧餵飼者,所獲得的經濟效益比餵飼低密度飼糧者為高,原因之一是,餵飼低熱能密度飼糧者,其每日增重減低。

結   論

        每日飼料攝食量,有個限制因子,但豬的遺傳組成和飼糧熱能密度都影響每日飼料攝食量。一般來說,減低豬隻熱能密度會導致乾物質攝取量增加,但由於飼糧熱能密度較低,每日攝取的淨能減少,影響豬生長性能及屠體品質。此外,飼糧中每單位淨能所含的可消化必需氨基酸的含量,維持於恆定,也十分重要。(譯自Pig News and Information 1987 Vol. 8 No. 4)      

 

飼料營養雜誌(68~74)-廖宗文.八八年六期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網. 本網站圖文係屬茂群峪有限公司,內文之版權為該雜誌社所
有,非經本公司及該雜誌社正式書面同意,不得將全部或部分內容,
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 最佳解析度 800x600
Copyright © 1998 Miobuffer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