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看台灣養蝦業

美國在台協會頃就台灣養蝦業發展經過、現況與今後展望提出詳細報告。其內容包括;蝦病大震撼、養蝦業興衰過程、水產飼料工業、水產養殖有關工業之發展、養殖用水問題、地層下陷面臨的困惑、產品外銷問題等,並搜集各種有關統計資料,非常深入詳盡。

該項報告指出;台灣養蝦業能夠輝煌煌發展的原因為:

一、在台灣有許多傑出的養殖專家,類似現任台灣省水試所所長廖一久博士等全心貢獻於養殖業發展。

二、有許多技巧高,經驗豐富的養殖工作人員:據1986年統計有8萬餘人從事養殖,而約50萬人從事養殖有關服務事業。

三、飼料工業發達:目前飼料廠超過60家,這些工廠設備良好,並有很多人才,不斷從事研究,積極提高飼料的轉換率。

四、加工業之配合:大約有5百家設備良好冷凍養殖產物。

五、相關工業之扶持:有許多相關養殖工業合作無間地處理蝦的養殖,從進口母蝦、經營孵化場、幼蝦培育、生長、養殖池清潔、魚蝦運送、包裝及飼料供應等等,都有各部門專業人員層層負責。其分工合作運營之巧妙,實非局外人所能體會。

六、台灣養殖魚蝦有好的輸出市場-日本,最近又新增了美國。

七、研究發展之配合:在台灣除了政府研究機構外,私人公司亦積極參與,發展新技術來降低成本。例如年前一隻大野生產卵母蝦價格高達美金2千元,如今經開發多次產卵技術後,每隻成本可降低到25美元以下。

八、則是成功地提高蝦池的放養密度使得產量大增,例如在1980年代早期每公頃放養10萬蝦苗,到中期增加為40萬,而在1987年更高達70萬尾。

該項報告對於今後台灣養殖業之發展:也提出了以下六個限制因素:

一、缺乏擴展養殖所需土地:台灣幾乎用盡了每一寸適於養殖的用地,同時土地價格高昂,很難再擴充養殖面積。

二、國外的競爭:近來東南亞與大陸在養殖上有顯著發展且成本極低,而日本亦主動支持其蝦養殖擴展並有聯合經營,使台灣外銷日本市場大受威脅。

三、養殖用水供應問題:由於工業污染、殺蟲劑等藥物影響各地水質,限制可供養殖區域,且又因為養殖業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等問題,使有關單位傾向於國土保護政策而對養殖加以限制。

四、母蝦供應困難:台灣母蝦供應仍仰賴於自東南亞國家進口,來源不穩定,再者,過度地使蝦重覆受孕產卵,會產出較弱蝦苗,危害健康,影響養殖成效。

五、氣候:南台灣亞熱帶氣候雖極適合暖水性蝦養殖,但因居大平洋颱風帶,每次的颱風來臨總會為養殖戶帶來嚴重的損失。

六、疾病的侵襲造成蝦大量死亡,並嚴重限制蝦的產量。

對於台灣養蝦業今後之發展,在報告中指出,中國政府原來擬訂養蝦發展方案,計劃開闢1萬公頃以上養蝦池,大規模發展養蝦,但最近因地層下陷問題日趨嚴重,蝦病問題尚無法解決,政府政策似在重新檢討,民間投資亦趨向更為謹慎,且有部份人力與資力流出東南亞與大陸,台灣養蝦業何去何從,突然顯出迷茫的情況,短期內很難預測。

飼料營養雜誌(99~100)

88年.第十一期─資料室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網. 本網站圖文係屬茂群峪有限公司,內文之版權為該雜誌社所
有,非經本公司及該雜誌社正式書面同意,不得將全部或部分內容,
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 最佳解析度 800x600
Copyright © 1998 Miobuffer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