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病專題-日本國立北海道大學獸醫學部傳染病學講座

 

六、魚的腫瘤

        魚類數常見的腫瘤有表皮由來的乳頭瘤(papilloma),茲將魚類各種腫瘤列舉如下:下顎的甲狀腺腺瘤(adenoma),線維瘤(fibroma),脂肪瘤(lipoma),線維脂肪瘤(fibrolipoma),黑色素瘤(melanoma),肌肉瘤(myoma),惡性腫瘤(sarcoma)、肝腫瘤(hepatoma),腎芽細胞瘤(nephroblastoma),卵巢由來的卵巢瘤(ovarian cystoma),發生學的畸型瘤(teratoma)及軟骨瘤(chondroma)。

        魚類腫瘤的致病因素很多。和哺乳動物相比,魚類生息在水中的特殊環境,各式各樣的、繁雜的因素交叉在一起。因此,被確立的魚類腫瘤不很多。但可分為以下幾種:

(1)病毒:如Oncorhynchus masou virus (OMV)。

(2)化學及生物性毒物:如Asper gillus flavus的代謝產物aflatoxin和有機農藥(DDT等)。

(3)物理因素:如光線。

(4)激    素。

(5)遺    傳。

(6)年    齡。

(7)宿主免疫機能。

下面就以上魚的腫瘤,舉例加以詳細說明:

6.1 上皮性腫瘤        

1.鰻魚的乳頭瘤(cauliflower disease)

        本病是上皮組織由來的腫瘤。病名的由來是因為病患處呈桃色或灰白色柔軟症狀突起聚集在一起,其外觀酷像花菜(caulif lower)而獲稱之的。腫瘤大小初期只有粟粒大,但充分發育後的直徑可達3∼5cm。好發部位在吻端及口腔上皮處。組織學所見為典型的上皮性腫瘤。由上皮細胞及黏液細胞所構成。有時可見炎症反應。上皮及粒液細胞之間,結合組織侵入呈樹枝狀分枝。因結合組織中富含有血管,從外表看全體呈桃色。

        關於症狀,Luhman和Mann (1957年)有以下的觀察。患本病的鰻魚,體重劇減,特別在肝臟消化管最顯著。因在吻部發生的腫瘤逐漸增大,影響正常攝食之故。本病雖然不是造成鰻魚死亡的直接原因,但當腫瘤增大時,常使魚口部無法關閉,窒息致死。

        鰻魚Cauliflower disease地理分布偏於歐洲西北海域,且在秋季發病率最高,春季則完全沒有發病。從以上偏在的地理及季節狀況來看,暗示本病可能為某種病毒引起。但至今尚未完全了解。另根據鰻魚喜在泥土中生活的習性,泥土中蓄積的化學物質刺激及環境的污染間接地促使Cauliflower disease的發生。

        除鰻魚的Cauliflower disease以外,鯰魚頭部.口腔內及口唇部也易發生乳頭瘤。限於本文篇幅,在此就不詳細說明了。

2.腺   瘤(Adenoma)

        由腺上皮細胞(glandular epithelium)為主所構成的腫瘤被稱之為線瘤。人最常出現的部位是乳腺,除此之外,卵巢、甲狀腺、下垂腺等內分泌腺及消化腺、皮膚附屬腺等。但魚類最多的腺瘤是甲狀腺瘤。魚類的甲狀腺瘤多由碘欠乏時所發生。病魚的咽頭部出現紅色的斑點,逐漸向外側隆起突出,因此容易從體表觀察。

        魚類甲狀腺的構造和人類及其他哺乳動物相異之處為魚類的甲狀腺外無包膜,不形成界限清楚的腺組織塊。其通常散在於咽頭部周圍的結合組織內。呈疏散狀的濾胞構造存在。有時還可發現存在於腎臟內,因成長期時,甲狀腺濾胞隨血流而轉移。

        鱒魚幼魚甲狀腺瘤發生率相當高。因此,一般養魚場常在飼料中添加碘來防止本病的發生。病魚甲狀腺組織像為:甲狀腺濾胞顯著增生。咽頭部結合組織間存在的濾胞並不轉化成為惡性腫瘤,但若存在於血管內則易轉化成腺癌(adenocavcinoma)。轉移至腎臟時,會變成所謂腎囊腫(kidney cysts)狀態,因此腎機能顯著低下,使體內水分平衡衰失,發生全身水腫,魚體異常膨大。甲狀腺瘤一旦超過濾胞增殖範圍時,就會轉化為惡性腫瘤,因此不可忽視。

6.2 結合組織細胞性腫瘤

1.脂肪瘤(Lipoma)

        脂肪瘤是由於皮下腫肪組織異常增生而引起的良性腫瘤。脂肪瘤常是偶發的病例。發生部位多在體側,偶而在頭部形成大型的脂肪瘤塊,從外表易識別之。脂肪瘤的表面,因表皮壞死致使魚鱗脫落。脂肪瘤柔軟,割面呈白色或淡黃色。患部和周圍組織界限明顯。

        在墨西哥沿岸採集的硬骨魚Diapterus plumievi頭部脂肪瘤的組織標本所見為成熟的脂肪細胞構成脂肪瘤。腫瘤內部沒有纖維性結合組織,神經組織及血管。本脂肪瘤的成因疑似由於DDE,DDD,DDT等有機殺蟲劑污染引起的,但仍未證實。

        在美國加州沿岸生息的被俗稱之為rock fish (sebastodes diploproa)背側存在的脂肪腫,其組織學構造乃脂肪組織和結締組織的混合腫瘤(mixed tumor),混合腫瘤比單純脂肪瘤的硬度要硬,且有纖維性組合組織細胞排列存在。

2.黑色素瘤(melanoma)

        黑色素瘤是源於表皮和真皮之間存在的神經原性黑色素細胞(melano cyte)異常增生引起的。最近,養殖虹鱒有多發的傾向,應多加注意。市川等人報告了熱帶魚(xiphophorus helleri)的黑色素瘤。雌雄魚都可發生。不轉移到其他藏器。但腫瘤部位的表皮細胞層潰瘍。細胞學屬異數性(hetero ploidy)腫瘤。

6.3 肝臟及腎臟腫瘤

1.鱒魚肝腫瘤(hepatoma)

        從1950年到1960年初,在全美國鱒魚養殖場曾大發生肝腫瘤,已經調查結果了解其原因乃市販的固型飼料中混入了aflatoxin。此毒素是黴菌Aspergillus flavus的代謝產物,分為B1、B2、G1和G2四類。其中B1致癌力最強,為致癌物質paradimethylaminoazobenzene的900倍,dimethylnitrosamine的75倍。

        由aflatoxin B1引起的鱒魚肝腫瘤塊,不僅出現於肝表面,其內部也會出現。肝腫瘤形狀不定。Halver(1969年)將其形狀分為四大類:其一含有豐富的血管,色呈黃色的獨立個別的結節。另一是表面呈灰白色大範圍的壞死,由多數的彌漫狀小結節組成。呈以上狀態時,一般病變已經相當惡化。初期時,直徑約1∼2mm的白色斑點,但數年間增長至肝全體,肝臟大小和正常的相比較,大約有3∼10倍大。從體外也可看出腹部異常膨脹。組織學觀察可見初期腫瘤性結節在肝靜脈周圍形成。

2.腎芽細胞腫瘤(nephroblastoma)

        和肝腫瘤相比,魚類腎腫瘤發生率極少,魚類腎腫瘤主要是真性腎腫瘤。及萎縮腎小體和尿細管之間腫瘤性類上皮細胞(cneoplastoc epitheloid cell)增生所形成的。實驗例可用dimethylnitrosamine (DMN)投與而產生相似的腎腫瘤。

6.4 腫瘤的觀察法

        首先確認發病魚的魚種,記錄採集水域或養魚場。採集為養魚場時,應了解其發生率、發生時期和飼料的種類 ,以補助解明其發生原因。應認真觀察腫瘤的發現部位、大小、色、軟硬的程度,割面的狀態。觀察完了後,照相存檔。其次從患部摘出腫瘤,測定其重量後,製作其組織標本,觀察其組織像。將所觀察到的組織標本,觀察其組織像和文獻進行對比,判定其腫瘍的類型。

相信經過大量、反覆地接著實例,觀察能力會逐漸變銳,最終能成為一位魚類病理學者。

七、原蟲病

        就養殖或魚撈魚而言,其原蟲寄生的種類不計其數,本文乃針對阻礙成長、死亡、食品價值有影響的原蟲病加以說明。一般而言,原蟲可分為鞭毛蟲類及纖毛蟲類。

7.1 海產魚Oodinium症

        屬植物性鞭毛蟲類Amyloodinium的寄生所引起的,經常造成水族館的觀賞魚感染的困擾,最近海產魚苗被養殖後,慢慢地也影響到養殖漁業。

(1)病   因

        因Amyloodinium Ocellatum的寄生期蟲體,即榮養體(trophozoit)寄生於皮膚、鰭所致病的。榮養體於初期呈梨形、次變成球形,大小約20∼120μm,具有付著器的足部及其體內澱粉顆粒為主徵。榮養體成熟後,離開魚的寄生部位在水中開始分裂成胞子(cyst),再成為9∼15μm的仔蟲(dinospore),具有2根鞭毛,遇到宿主時,失掉鞭毛又附著於魚體開始營寄生活。

(2)症   狀

        榮養體寄生在鰓片上時,其足部常深入組織內吸取營養,並破壞周圍組織,鰓上皮因增生而使鰓片顯得肥厚而呼吸困難。寄生部位除鰓片外,有時在咽頭指膜下層、肌肉層、腎的造血組織內及腸系膜。水溫在23∼27℃時,不到一星期即可迅速分裂成256個仔蟲,但20℃以下時則幾乎不分裂。另,水比重1.012∼1.021,pH 7.3時也較適合本原蟲的繁殖,發病率較高。

(3)診   斷

        鰓片上榮養體寄生時,以肉眼可看出微細小白點,直接塗抹檢查,由其基本型態及澱粉顆粒的存在可判定之。

(4)對   策

       在換水充足的水槽內飼養,因幼蟲很快流失較不易發病。珊瑚礁的魚含本原蟲的可能性大不宜混合適養,萬一不幸發現被侵入時,只要讓水槽的水放乾,乾燥4∼5天,仔蟲自然死滅不再存在水槽內,一般仔蟲在侵入下個宿主之前只能存活15個小時。

7.2 Cryptobia症

        動物性、鞭毛屬的Cryptobia在魚的鰓、皮膚或內臟寄生,致呼吸障礙、死亡。有的研究報告本原蟲和魚之間以共生方式互相存在,故其致害性未十分清楚。

Cryptobia branchialis及C. carassii的蟲體長5∼20μm,寬3∼7μm,呈三角形。

7.3 Costia症

本病的病原已改稱Ichtyobodo屬,但病名仍沿用舊稱Cortia症,在鯉魚、鱒魚和金魚都有報告。

(1)病   因

        於歐美所做的報告屬Ichylyobodonecaton,由日本過去的報告來看也多屬此類,另有I. pyriformis較小形。I. necatonm離開宿主成自由狀態,呈長角圓形,大小8∼12×6∼10μm,有2根鞭毛,但寄生期呈梨形,鞭毛很少見,以吸盤吸著宿主皮膚或鰓營生。

(2)症   狀

        因寄生期的蟲體吸附,使得患部上皮細胞變性壞死 ,也因鰓受刺激上皮黏液分泌增加,致呼吸困難。多數寄生時皮膚的表皮成海綿狀而與真皮層剝離,成致命的傷害,本原蟲在寒帶和熱帶均廣泛分佈。

(3)診   斷

        採取皮膚或鰓的病患組織可確認之。

(4)對   策

        針對本原蟲的對策沒有,但對付白點病的相同方法可應用,見7.6白點病。

7.4 淡水魚的Chilodonella症

        於淡水魚,特別是鯉魚科由所謂Chilodonella cyprini的纖毛蟲感染於皮膚、鰓所引起的疾病,本病很久以來即於歐美常有發生報告,於日本錦鯉魚或金魚偶而有發現。

(1)病   因

        Chilodonella cyprini是本病的病原,體呈卵形而扁平,大小30∼70×20∼40μm,腹面兩側並排纖毛,有大小2個核,大核5∼12×4∼9μm。

(2)症   狀

    由於本病蟲以所謂吸管插入宿主皮膚或鰓上皮細胞內吸取養分,而且腹面也有吸附作用。因此引起上皮細胞層的炎症、壞死,且多數寄生時因刺激上皮增生,鰓片棍棒化。本原蟲增殖的適溫是5∼10℃,故溫帶的水域多發。

(3)診   斷

        採取表皮細胞直接塗抹,以methyl blue染色鏡檢。

(4)對   策

        與白點病相同的處理原則即可,並無特殊對策。

7.5 Trichodina症

        屬纖毛蟲類的周毛目,由Trichodina,Trichodinella,Tripartiella等屬所引起的疾病,多在淡水魚寄生,但在海水魚也不少,在歐美各種淡水養殖的幼魚常有發病報告,日本則多發生在金魚和鰻魚的鰓、皮膚。

(1)病   因

        在歐美已知道的Trichodina和Tripartiella種類相常多,主要發生體位在體表和鰓,而在日本則在金魚和鰻魚發現Trichodina domergnei和T. reticulata。本原蟲呈正圓形,大小直徑約10μm左右,海水魚寄生者有大至100μm。

(2)症   狀

        少數寄生對宿主沒有甚大的影響,但多量寄生時,則其刺激造成黏液異常分泌,甚或引起炎症,或上皮組織退行性病變、壞死,導致呼吸障礙,但對某些病例,發現其在鰓多量寄生,組織學上卻沒多大異常變化。

(3)診   斷

        自患部鰓或皮膚採取病材鏡檢,可確定是否為本原蟲所寄生。

(4)對   策

        參照7.6之白點病。

7.6 白點病

主要是因膜口類纖毛蟲多數寄生所引起的疾病,肉眼上易見白點,故給予白點病病名。

(1)病   因

        寄生於淡水魚稱Ichthyophthyrius multifiliis(根據1976,Fouquet報告),而寄生於海水魚者稱Cryptocaryon irritans(根據1951,Brown報告)。其榮養型(trophozoite)呈大致球蟲、成熟蟲體大小0.4∼0.8mm,淡水魚寄生者大核呈馬蹄型,海水魚寄生者呈 4個相連的球,體表纖毛並列,短而密生。仔蟲50μm,由仔蟲的媒介而傳播至其他魚身上。

(2)症   狀

        本蟲的榮養型蟲體在鰓、皮膚及鰭的上皮下層組織及基底膜寄生潛伏,因反光而呈白點之病變。於鰓的寄生,上皮細胞因受蟲體的刺激,細胞變性崩壞,其崩壞細胞、組織液成了蟲體的攝食食物,多量寄生時有出血現象,易造成病魚的死亡。有報告研究寄生所造成血液生化的變化,其結果顯示血清中的納、鎂離子濃度稍低,而鉀離子及尿素ammonia態的氮則上升。於淡水魚,本病多發生在水溫15∼18℃的春秋兩季,而海水魚者在30℃的夏天多發生。從未發生過本病的養殖池,萬一被引進本原蟲,迅即爆發,可能與其未具有免疫力有關。

(3)診   斷

        除了黏液胞子蟲的寄生有類似的病變外,本病蟲寄生所造成的小白點非常容易易與其他疾病鑑別診斷,採取蟲體鏡檢是確診的必要診斷方法。

(4)對   策

        觀賞魚等的非食用魚可以採用甲基藍、過錳酸鉀、福馬林、malachite green,或福馬林和malachite green的混合液、acriflavin的藥浴方法。硝酸銀溶液0.67ppm,15秒藥浴可以完全殺滅仔蟲。但養殖池的食用魚不適用上述之方法。

7.7 鰻魚微胞子蟲症(凹凸病)

        養殖的鰻魚因pleistophora屬的微胞子蟲寄生,造成肌肉纖維溶解,體表呈現凹凸不平,影響食品價值的原蟲病。本原蟲雖不造成重大損失,卻不可忽視其重要性。

(1)病   因

        1951,Hoshine報告本病,其病因為pleistophora anguillarum,榮養體寄生於體側肌肉纖維內,大小約直徑30∼200μm,呈球形或卵形,於H&E染色的組織切片下,可見稱Cyst的纖維膜包圍蟲體,Cyst內含有多數的10∼20μm直徑的sporozoit,藉著成熟而爆裂,經皮再傳給健康的魚,或經食餌由口食入。

(2)症   狀

        少量寄生時,通常組織無明顯的變化,從外觀上看不出異常,但多量寄生時,尤其在10公分以下的幼魚,能看出體表寄生部位皮膚的變色,其榮養體成熟崩破後,胞子散亂於肌肉纖維組織間,肌肉破壞溶解後,體表呈現凹凸不平,多數胞子的寄生因不易被吸收消失,則病魚漸消瘦而死亡,於日本或台灣的養殖池都嚴重被污染。

(3)診   斷

        由外觀的體表凹凸現象,易診斷出本病,其他的疾病則很少有相同症狀,如採取患部直接塗抹、Giemza染色,可檢出榮養體及sporozoit。

(4)對   策

        至今仍未有效的治療藥物可供應用,對病魚的禁止移動,淘汰病魚及罹患池的石灰消毒等都可減少傳播的機會。

7.8 鯉魚鰓黏液胞子蟲症

        本原蟲寄生於體長約5∼6公分的幼鯉魚鰓內,黏液胞子蟲形成Cyst致呼吸障礙。

(1)病   因   

        黏液胞子蟲(Myxobolus sp.)是1926年Nakai所報告,常寄生於鰓的結締組織內 ,其榮養體成長後有分枝,成熟胞子呈梨形,直徑約10∼13μm。

(2)症   狀

        發育後的榮養體約5mm,導致鰓板扭曲,血流受壓迫,精液細胞因增生而使黏液分泌增加,鰓蓋閉合受阻害,影響正常呼吸運動。也有榮養體崩裂後而自然治癒者。本病於日本國內的分佈不十分清楚,有人認為相當廣泛。

(3)診   斷

        於幼鰻的鰓內看見塊狀物的疾病可懷疑本病。由Cyst的染色可鏡檢診斷。

(4)對   策

        尚未未效的治療方法,對付其他原蟲的基本原則可供參考。        

 

飼料營養雜誌(97~104)-林子恩.郭登賦、兒玉洋.八九年十一期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網. 本網站圖文係屬茂群峪有限公司,內文之版權為該雜誌社所
有,非經本公司及該雜誌社正式書面同意,不得將全部或部分內容,
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 最佳解析度 800x600
Copyright © 1998 Miobuffer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