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水產服務專欄-鰓病的預防與治療

 

鰓部疾病為養殖魚類極重要的疾病,尤其在夏日高水溫期,常造成養殖戶極大的損失。

鰓病的種類

1.細菌性鰓病:

不良環境(水質不良)刺激鰓部組織,引起粘液細菌或其他細菌的感染。

2.黴菌性鰓病:

由鰓黴菌(Branchiomyces)感染鰓組織引起,常發生於高水溫期,尤其是有機質含量多之鰻池。

3.鰓吸蟲病:

因指環蟲、三代蟲等鰓蛭大量寄生,刺激鰓組織,造成傷口,引起二次性細菌性感染。

4.原蟲性鰓病:

車輪蟲、杯狀蟲、斜管蟲、口絲蟲等原生動物寄生蟲於鰓組織大量寄生,刺激鰓組織,使組織增生,粘液分泌過多,併發細菌性鰓病。

5.出血性鰓病:

因化學污染,殺蟲劑等的刺激,使鰓微血管病變,形成動脈瘤。

6.營養性鰓病:

因食物中缺乏泛酸(Panthotenic acid)或其他營養不均衡而引起。

 

造成鰓病的原因

1.水質不良:

不良的水質包括有:氯、亞硝酸過高,水質混濁(水中懸浮微粒過高),水色不良(藻類生長不良或過盛),池底有機物過多。這些因素會刺激鰓組織或使原生動物、黴菌或其他病原菌大量增生,附生鰓組織,使鰓組織增生,粘液分泌增加,引起各種病變。

2.水溫過高:

高水溫使水中溶氧降低,於高密度養殖時易發生缺氧,引起鰓病,尤其冷水魚類,如鱒魚於水溫高於23℃時,易發生鰓病。

3.飼養密度過高:

過度擁擠時代謝廢物的產生較多,魚隻所受到的緊迫也較高,除了容易造成鰓病外,也容易引起其他疾病。

4.餵食過量:

除了增加排泄物與殘餌的污染外,亦增加鰓組織氣體交換的負荷,尤其於高密度養殖時,過食常造成魚隻暴斃。

 

症 狀

  1. 食慾喪失,不活潑。
  2. 浮頭,於進水口附近或水流緩慢處蹣跚漫游。
  3. 失去平衡,翻肚,死亡。

 

診 斷

  1. 觀察食慾喪失,浮頭等症狀。
  2. 解剖病變:鰓組織增生、粘著,粘液分泌增多,重症者可見組織壞死潰爛。
  3. 顯微鏡檢查:觀察病變組織變化,有無吸蟲類或原蟲類等附生。
  4. 細菌分離鑑定。

 

治 療

1.細菌性鰓病:

  1. AV-70 1∼2 ppm長期藥浴。
  2. 富來頓 2∼3 ppm長期藥浴。

2.黴菌性鰓病:

撈除病魚燒毀,清池以石灰或碘劑(愛得靈)消毒後再放養。

3.鰓吸蟲病:

  1. 好必定 0.1∼0.2 ppm 長期藥浴。
  2. 三氯酸 0.5 ppm 長期藥浴。
  3. 福馬林 30∼40 ppm 藥浴12∼24小時。

4.原蟲性鰓病:

  1. AV-70 1∼2 ppm長期藥浴。
  2. 福馬林 30∼40 ppm 藥浴12∼24小時。

5.出血性鰓病:

大量換水,富來頓2∼3 ppm,長期藥浴,防止二次性細菌感染。

6.營養性鰓病:

於飼料中添加大鰻素、蝦旺等補充營養。

 

預 防

1.避免放養密度過高。

2.避免餵飼過量。

3.定期使用可保淨分解池底累積的排泄廢物與殘餌,改善池底環境,防止水質惡化。

4.於飼料中添加大鰻素、蝦旺,以補充營養,維護魚蝦健康。

5.增加水流量,提高水中溶氧。

 

飼料營養雜誌(92~93)

92年.第五期─龍門公司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網. 本網站圖文係屬茂群峪有限公司,內文之版權為該雜誌社所
有,非經本公司及該雜誌社正式書面同意,不得將全部或部分內容,
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 最佳解析度 800x600
Copyright © 1998 Miobuffer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