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技術資料─女豬、母豬和公豬的管理與營養(上)

前言

        根據英國Meat and Livestock Commission (MLC, 1991)所發表的豬群性能資料顯示,豬隻的生產力和效率在種豬群之間具有相當大的變異(表1,2,3)。

        因此,各養豬場的性能差異很大。其中某些差異性乃來自於不同的營運系統。不過,引起變異的最主要因素還是管理層次的不同,因為管理和畜牧人員對系統的操作,二者對產量和效率的影響遠大於系統本身。

        所幸在離乳豬的生產上,豬群的產量和效率與利潤息息相關。因此我們的目標就格外明顯了,有些豬群可以達到非常優良的性能水準,所謂性能水準可從三方面來表示:分娩活仔豬頭數(表1)、仔豬最低死亡率水準(表2)、每年每頭母豬生產的離乳頭數(表3)。我們的任務是盡力去瞭解最有效率豬群的經營祕絕,而生產力較差的豬群必需認清一點,有效率的豬群不會對既得的榮譽感到心滿意足,他們仍將繼續不斷地努力以期獲得更進一步的改良。效率將是未來的關鍵,我們的付出─ ─如飼料、勞力和資本,都是昂貴的,因此惟有高效率的經營才能獲得最大的產量,並確保適當的邊際利益和資本回收率。高效率的生產同時也是控制豬肉生產成本和品質的要件,惟有高效率的生產才能使豬肉的消費量勝過其他競爭性食品。

表1. 離乳日齡在32天以下之豬場其分娩活仔豬頭數分佈情形

每胎分娩活仔豬頭數 豬場
數目
12+ 7 1.5
11-12 119 25.4
10-11 296 63.1
9-10 46 9.8
<9

 

1

469

0.2

100

                          註:資料是以MLC Pigplan登記豬場在1991年9月以前的記錄為基礎

表2. 豬群之離乳前死亡率(以每胎平均11頭分娩仔豬的豬場為基礎)分佈情形

離乳前的死亡率% 豬場
數目
0-5 1 0.7
5-10 26 20.0
10-15 81 61.8
15-20 21 16.0
>20

 

2

131

1.5

100

                      註:資料是以MLC Pigplan登記豬場在1991年9月以前的記錄為基礎

表3. 32日齡以下離乳之豬場其每年每頭母豬生產之離乳仔豬頭數分佈情形

每年每頭母豬生產之離乳仔豬頭數 豬場
數目
25+ 13 28
23-25 81 17.3
21-23 170 36.2
19-21 134 28.6
17-19 50 10.7
15-17 18 3.8
13-15

 

3

469

0.6

100

                     註:資料是以MLC Pigplan登記豬場在1991年9月以前的記錄為基礎

改善效率

        改善整體效率的幾個基本要件如下:

        1. 首先必須確定採用完善的系統。

        2. 以適當的激勵和決策來運轉系統。

        3. 管理人員應具備適當的知識、技能和動機並給予充分的時間,以確保能對禽畜付出適當的照料。

        如果養豬場想達到高生產力和高效率的經營目標,不可或缺的基本需求為優良品質的雜交豬群,並配合優良的健康狀況。

        接下來讓我們來探討種豬在管理上最重要的一面。

新母豬

        英國的母豬平均只能維持4胎。因此,新母豬所分娩的胎數占總胎數的25%,於是乎新母豬的分娩活仔豬頭數對豬群產量占有相當高比重的影響,在許多豬群中,新母豬的窩仔數都有低於理想值的趨勢,因此,以改善豬群產量為著眼點時,這些豬群實有必要採用更富正面效應的管理方式。首先是對女豬的配種活動必需予以更有效的控制。Hemsworth等在澳洲Werribec所進行的研究工作已針對這一點提出一些有用的指導原則。

        這些研究內容均強調年輕公豬和女豬在育成期間應有充分的接觸機會,以改善發情的表現幅度和配種效率(表4)。

表4. 女豬育成方法對其第一次發情和配種行為的影響

  育成方法
與公豬隔離之群飼 距成熟公豬3公尺內之群飼 靠近成熟公豬之群飼且與公豬每週接觸3次
發身時的發情
    配種率(%)(A) 50.0 87.5 90.0
    由女豬於1.5分鐘內結束之配種(%) 30.0 10.0 0
發身時和下一次發情
    配種率(%) 73.7 78.9 92.5
    公豬駕乘女豬的時間(秒) 32.7 16.0 5.0
    由女豬於1.5分鐘內結束之配種(%) 73.5 17.6 10.5

(A)配種率=成功配種次數占發情次數的%

資料來源:Hemsworth et al., 1982

        從表4可看出,女豬在配種前與公豬的接觸愈頻繁,則其表現發情的徵兆愈強烈,對性的感受性也愈敏銳。換句話說,這些女豬發情較強烈,配種時也愈平靜。

        很多豬場都會面臨究竟應在什麼階段對女豬配種的問題,正如同Hemsworth等的研究所發現的,許多女豬雖然已經發情了,但是發情徵兆和配種行為的表現卻不明顯。最有可能引起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女豬沒有經驗再加上公豬過於神經質。

        在筆者的部份研究工作中曾發現到女豬發情偵測不易的問題。本試驗共有79頭大白豬×藍瑞斯的雜交女豬,分成6~7組。於平均170日齡時將女豬自肥育舍移到配種舍,於配種舍內的鄰近豬欄飼養一頭成熟公豬。關在特定豬欄的公豬定期每隔2~3週更換一次。

        試驗進行時,讓這頭公豬每天接近女豬的豬欄約1小時。由觀察人員記錄公豬和女豬的行為,並注意公豬進入女豬舍以偵測出發情女豬所需的時間。在公豬與女豬接觸了1個小時之後,將公豬利回公豬欄,再由觀察人員對每一頭女豬以壓背方式進行發情站立反應的偵試。如果有某一頭女豬出現站立反應時,於是立即她移到其他豬欄,以便公豬能繼續把注意力放在其他女豬身上。這項研究的結果列於表5。

表5. 成熟公豬引入女豬欄後偵測出女豬發情所需的時間

分鐘 女豬頭數 女豬% 累計%
5 42 53.2
5-10 12 15.2 68.4
11-15 5 6.4 74.8
16-20 6 7.6 82.4
21-30 3 3.8 86.2
31-60 2 2.4 88.6
60以上 9 11.4 100

資料來源:English et al., 1982

        由表中可看出,發情的女豬中有53.2%可被公豬於進入女豬欄5分鐘內即偵測出來,而有68.4%是在進入10分鐘內偵測到。換句話說,如果讓公豬在女豬欄只停留5分鐘的話,有46.8%的發情女豬無法為公豬所偵測。即使是讓公豬停留了10分鐘,仍有31.6%的發情女豬會被錯過。更有甚者,即使是公豬在女豬欄逗留了1小時,仍有11.4%的發情女豬無法被公豬偵測出來,這11.4%的女豬都是當公豬離去後由觀察人員以壓背法證實已經發情。本試驗中發情偵測的效率不佳是由於公豬在區別發情和未發情女豬方面並不是很稱職,再加上部份女豬較為害羞,這可能是由於這些女豬先前和公豬的直接接觸機會太少和些微神經質有關。在這種情況下,有效的發情偵測取決於女豬是否出現強烈的發情徵兆,因為公豬能否偵測到發情則有賴於女豬先以行為來吸引公豬的注意,這些行為包括女豬表現出對公豬的興趣和站立反應。而在預先偵測出女豬發情方面,管理人員當然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尤應讓先前曾定期與女豬接觸的經驗公豬與女豬有一對一接觸的機會。

        對於女豬配種的傳統方法是將一群女豬和具有適當性活力的公豬飼養在一起。如此自然可以克服女豬對配種不熟悉的問題,而且隨時隨地都有偵測發情和配種的機會,惟其間的弊端在於管理人員不知道配種日期,所以分娩日期自然也無從推算了。有些業者於是把這種舊式系統加以改良,讓有經驗的輸精管切除公豬和女豬群關在一起,當這些女豬首度發情時,與她們配種的是這些經輸精管切除的公豬,然後當女豬經過第二次或第三次發情且已有配種經驗時,再由場內真正的種公豬配種,如此一來女豬就比較不會神經質,發情徵兆也較強烈,於是再度配種即可達到較安靜、輕鬆和理想的效果。最終成果則是提高受胎率和窩仔數。

        在刺激女豬早期發身的幾個因素中,例如將陌生女豬併欄、運輸、移舍和公豬刺激等,目前一般咸認為以公豬刺激的效果最大(表6)。公豬與女豬的接觸愈密切則公豬刺激的效果也愈大(表7),舉例來說,如果把公豬和女豬隔欄相鄰飼養(公豬影響),其效果遠不如讓公豬和女豬一起放養(公豬接觸),即使是接觸時間只有每天半小時也不例外。

表6. 以各種不同因素刺激女豬發身的效果

   

 

 

併欄

 

 

併欄

運輸

 

併欄

運輸

更換畜舍

併欄

運輸

更換畜舍

接觸公豬

女豬頭數 26 24 25 23
10日內發身之頭數 2 2 7 20
10日內發身之頭數% 7.7 8.3 28 86

註:1. 女豬於接受刺激時之日齡為165天。

        2. 接觸公豬是指連續與公豬接觸10天。

資料來源:Eimmerman, 1976

表7. 接觸公豬(公豬與女豬一起放養)和公豬影響(公豬關在女豬的隔壁欄)的效果比較

  接觸公豬 公豬影響
女豬頭數 20 20
體重90kg以前發身的女豬    
頭數 15 8
75 40

資料來源:English et al., 1976

避免熟悉感可有助於第二天和以後的發情偵測

        一旦經由公豬的刺激或其他影響因素而誘使女豬發身後,這時候最好能將女豬和配豬公豬分開,直到第二次或第三次發情為止。這是因為如果發身女豬再和公豬密切接觸的話,女豬將對公豬習以為常,於是第二次發情時即使在公豬存在下也不會出現站立反應(Hemsworth et al, 1987),因此發情徵兆很可能就無法被偵測到。另一方面,如果把發身女豬帶到發情偵測區和配種區,附近也有公豬舍時,女豬可透過圍籬而和公豬接觸,如此即可刺激女豬出現較強烈的站立反應。這項由澳洲Hemsworth等人所發展出來的措施,被證實可大為提高女豬的發情偵測效率。

配種時間

        將配種時間從第一次發情延遲到第二次發情時,可提高女豬的窩仔數約0.4頭,如延遲到第三次發情則可再增加0.4頭。如果配種措施是固定在第二次發情或以後才配種,而且女豬是以限飼方式來育成,則於配種前10天左右提高餵飼水準來催情的方法,經證實可增加窩仔數約1頭,要做到這一點,則必須進行第一次發情的偵測才能正確地掌握催情的時間。這時候也需要個別飼養的設備,或是也可以選擇試著讓同一群女豬同期發情(圖1)。如果採用發情同情化的方法,則女豬群中如有第一頭女豬已經配種,這時候建議應停止高水準之餵飼,已有試驗證實在女豬配種後10~20天過度餵飼會減少血中助孕影響胚胎環境的建立。

                         圖1. 已成功運作的女豬管理流程介紹

wpe2D.jpg (25201 bytes)

        實際上催情並未被廣泛採用的原因如下:

        1. 育成期間女豬大部份已依其食慾來餵飼。

        2. 許多業者都採取第一次發情即配種的原則。

        3. 缺乏個別飼養設備。

        4. 要使一欄女豬達到合理的發情同期化有實際上的困難。

        5. 業者對於新母豬所達到的窩仔數已相當滿意。

        然而,從各個豬群中新母豬之窩仔數均佔相當高比例的情況來看,業者實在不應對新母豬的窩仔數感到自滿。如果女豬、分娩和泌乳的管理均適當且完備的話,則每頭新母豬每胎育成10頭仔豬是一個完善與合理的目標。

        另一個重要的考量點是由於業者對既定原則的實施情形不當,以致於降低新母豬的窩仔數,例如在淘汰低產老母豬方面並不嚴格。而另一方面,如果能從新母豬身上獲得較高的產量,那麼業者可能會更積極地淘汰上述老母豬,如此則有助於大量提高豬群的生產力。(待續)

                                                                                               飼料營養雜誌(p.39~46)-張克勝.九二年第十二期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網. 本網站圖文係屬茂群峪有限公司,內文之版權為該雜誌社所
有,非經本公司及該雜誌社正式書面同意,不得將全部或部分內容,
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 最佳解析度 800x600
Copyright © 1998 Miobuffer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