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繁殖性能之探討

一、繁殖性能含義?

        在種豬以繁殖性能表現和在肉豬以生長性能表現可顯示這個養豬場經營成敗佔重要性關鍵。種豬繁殖性能最具代表性是以每胎母豬分娩活仔豬頭數和可育活至斷奶頭數最具實際性,較難做假資料,可從哺乳豬舍每頭母豬哺乳頭數情形,判定這個豬群繁殖性能之大概情形,一眼就可看出。假如哺乳母豬舍中,每頭母豬哺乳9~10頭以上仔豬,表示其繁殖性能一定很好,如果每頭哺乳母豬祇有6~8頭時,表示其繁殖性能表現很差,但是前者佔80~90%,後者佔10~20%,則這豬群繁殖性能尚屬中等。最可怕的哺乳舍每頭母豬哺乳在6~8頭或以下者佔70%以上,顯示其繁殖性能有問題,倘若如此哺乳頭數(每胎6~8頭仔豬佔70%以上時),其每頭母豬每年可育成仔豬頭數在標準或標準之上,則其數字一定不實際,可能有假帳,假資料,對於整個經營包括成本和盈餘並沒有好處,不在話下。

        在這繁殖性能表現也包括受胎率,仔豬育成率,斷奶母豬至發情期之間矩天數,流產死胎情形,分娩率等。

二、繁殖性能表現資料之合理性

        欲留種用後代仔畜必須從大胎數大窩重中選留飼養之,因為它的遺傳率有30~40%,佔很大成份。因為一個豬群計算平均每頭母豬年產仔豬頭數和年產胎數之表示有五種方式,所以不能概全比較。加以研究性資料經常令人不可思議,比較大區性生產現場幾千萬頭母豬資料,也許天差地遠,也許因為試驗頭數有限,特殊環境,特加人力照顧及取得短期數據等得到數字,不可以偏概全,僅供參考,也許達到這數值為一般養豬場經營可達研究數值目標不及1%情形。例如研究資料顯示,每頭母豬年產胎數為2.4~2.5胎,年產仔豬頭數(不包括死產仔豬頭數)為22~30頭。它可採取更早期斷奶方式(7~14天或三週齡斷奶方式),沒有顧及後來副作用及影響。而在本公司可達每頭母豬年產胎數2.2胎,年產仔豬頭數19.6頭是令人滿意結果。

        在飼養新母豬之發情率和配種後進入繁殖期在66%~75%是可接受數值,而在老母豬則應在90~95%,可發情率配種之,(它不包括更新老化淘汰頭數,是指留養母豬)。它相當於受胎率,在以前是75%可被接受,但是目前在80~85%是較合理正常數值。在90%受胎率在研究資料表現,也許在長期經營下會有幾次這特優表現。倘若低於70%受胎率則這豬群之飼養管理已發生問題。

        仔豬育成率可分哺乳期和斷奶後(保育期),其計算方式在各國各地養豬場均不相同,它和哺乳期天數也有關連性。有人計算每頭母豬之分娩仔豬頭數在12~16頭,它可能包括死產黑仔數目,其死亡率可達15~25%,即育成率為75~85%,另外有人計算每頭母豬分娩仔豬頭數在8.5~9.5頭,它可能死亡率為3.5~10%,它可能不包括死產和弱小仔豬。因此我們最終目的以每胎母豬可育成9頭以上是很好表現。

        母豬斷奶日至呈現發情期間距天數大約在3~7天,以四週齡哺乳方式為條件,其佔75~80%數目,發情間距天數在8~15天佔10~15%,16~25天佔5~10%,超過第一次發情週期佔5~10%。如果是太早期斷奶方式(7~21天)則在斷奶間距天數3~7天者佔10~20%,間距天數在8~15天則佔50%,16~25天佔10~20%。其他更長天數斷奶間距則佔10~20%,它和飼養管理,環境,品種等影響之。倘若採取四週齡以上斷奶方式,在斷奶間距天數3~7天祇佔70%以下,是繁殖性能表現很差。

        流產和死胎情形:在飼養250~500頭母豬型養豬場,每月流產1~2頭是可容許的,因為它可能由於飼養管理暫時性疏忽,環境和設備及緊迫作用等原因,如果是病原體及傳染病(包括潛伏感染)則流產病例不止這一、二個而已。後者豬群繁殖性能表現當然很差。

        每胎母豬分娩死胎木乃伊黑仔應低於5~7.5%,不得高於10%,倘若其每胎分娩活仔豬超過10頭,則較沒有這死胎問題。其原因另外說明之。

三、繁殖性能差之原因探討

        本節即是本文介紹之重點,以便針對缺點改善之。

        1. 豬隻品種遺傳性:純種豬群當然有其10~20%豬隻繁殖性能具特優表現,即為基本豬群。但以整體計算比較雜種豬群(供肉豬用),純種豬之繁殖性能是較差於雜種豬群,(指二品種或三品種豬隻,指LW,WL,LWL,LWW,……等)。因為雜交優勢因子。另外有的豬品種如漢布夏,比利華……等,並不適宜其他地區之飼養,即不服水土,倘若引進飼養,其豬群繁殖性能當然較差。

        2. 豬隻胎次:第一胎母豬和老化母豬之繁殖性能較差,在第3~8胎次母豬表現達高峰。第二胎次介於其間表現。第9~11胎次之繁殖性能表現是較差上述胎次,但不是絕對性,不論9胎次以上之表現全部更新淘汰措施也並不妥當,有佔30%以上頭數,審查這第九胎次之前面幾胎次(第8,7,6胎次)之繁殖性能表現良好者,亦可留種之。

        3. 飼料和營養素供給:它是長期性影響,短時間看不出影響繁殖表現,飼料含營養素一定是完全和平衡為基礎符合營養需求,各國均訂立最低標準。在大型飼料工廠和營業用飼料工廠均不會產生欠缺或不平衡營養。在小型養豬場之自配飼料要注意防範之,否則其餵飼後種豬繁殖性能一定很差。另外也不能以無限制高營養素供給豬隻後,其豬群表現當然更好,但其成本和效益並不合算。飼料餵量是配合營養成份而定,依推荐用量要符合要求,偶而確實過磅之,以避免浪費和欠缺現象。餵料攝食量不足在1~3天內不會太大影響,但長期二星期以上時,影響繁殖性能表現將很差,尤其是懷孕期將使出生仔豬弱小些。

        4. 飲水量不足:尤其是水流速率小和夜間人為停水,水源不足、水壓小等,使種豬飲水量不足現象。欲真正做到任飲水量在國外設備於文獻中經常提到和推荐。在國內經常在夜間停水至少8小時以上有時達10小時,當然本省豬群繁殖力是較差國外豬群,這是其中佔很大因素。至於供水設備不足需休息或水管破漏流失水量,則需改善。

        5. 氣候季節性環境因素:以本省為例在夏季氣溫經常在攝氏33度以上,尤其多年以來可達35~38℃,加上光照時間長,每天白天時間達12小時以上,這就是所謂夏季熱緊迫綜合徵狀,如此分娩死胎黑仔多,發情率受胎率差,發情間距天數延長些。

        6. 管理和人力不足:尤其在配種和分娩中之人手不足,失去最適期應做事宜,變成來不及補救。

        7. 病原體因素:包括一般性病原體,細菌性,病毒,黴菌和原蟲性等影響繁殖力降低表現。諸如一般性細菌引起子宮炎     炎無法受孕。弓蟲病錐蟲病,EPY,布氏桿菌,鉤端螺旋體,豬假性狂犬病,豬藍耳病,日本腦炎,黴菌毒素,和其他熱性傳染病,均使母豬流死產。

        8. 衛生條件和消毒措施:使關養豬隻和舍欄保持清潔,清爽、乾淨、乾燥、通風等為先決條件。

        9. 其他:人工受精之繁殖之較差自然配種方式。知識吸收,和長期經驗工作者之操作,比較新手及無這方面之技術,後者之豬繁殖力當然較差,它沒有運氣成份。它牽涉管理人員之素質和訓練及勉勵獎勵鼓勵工作士氣。補充青飼料供餵,它含纖維素,豐富維他命和不明因子。設備整修,擁擠密飼,假日,定期更新之計畫,領導策略等均可影響。

飼料營養雜誌(p.31~34)─高清澤.九三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