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環境變遷下豬隻飼養模式之選擇

一、目前主客觀因素變遷之事實

        (一)人力倍感不足─工作項目增加,用人反而減少

        1.因環境保護豬糞尿癈水處理工作增加

        近年來養豬造成環境污染,已被社會大眾所指責,且政府亦大力在執行養豬場癈水處理後放流水之檢驗工作。依政府公告資料顯示全部污染源中,工業癈水高居54%以上,家庭癈水高佔25%;畜牧癈水約佔21%,亦即養豬癈水佔全部污染源的15%。業者為要達到豬糞尿放流水合乎標準,均投入相當資金與人力。

        2.人工成本逐年增加,用人趨向保守

        養豬工作係全年生產事業,若有一日間斷,豬場配種、分娩、接生、治療等等工作,將無法順利進行,在均影響生產效率,故從業員工無不競競業業,擔負繁雜的日常管理工作。

        隨著全國國民生產毛額之增加,平均每人每年收入,已將近一萬美元。故豬場員工人數使用多少,已造成經營者必需考慮的因素。尤其大型養豬場,更是首當其衝,不得不細心規劃用人人數,以降低用人費用成本。

        以某機構為例,目前全公司現場養豬編制員額,分類職位約242人,評價職位約有448人,合計為690人。但實際僅使用分類員工191人,評價員工260人,合計451人。前者約使用78.9%,後者使用58.0%,全部用人人數僅佔編制員額之65.4%,人力嚴重不足可見一班。

        3.勞動基準法公佈實施,造成員工休假的必然性

        自民國七十三年八月一日起,政府實施勞基法,規定員工每工作七天,應休息一天。依現行規定,全年約有五十二個星期日、廿六個週末休假、十四個國定假日,合計全年共有92個假日,約佔全年25.2%。

        另外,因涉及用人費用的控制或退休金的計算基準,顧主不希望有加班費用的產生,故全部例假日出勤均需代休,不得領加班費,更造成現場人力短缺的不可彌補性發生。若以前述公司之用人數目算之,全年僅有337.3人在工作。若對其原編制而言,僅編制的48.9%員額,或現有人力(451人)的74.8%在工作,故工作之成果將大打折扣,自在意料之中。

        (二)環境保護政策所造成的影響

        1.用水量的受限制

        因為豬場用水的多寡,相對的造成糞尿水產生量的多少,若太多將影響下游豬糞尿癈水處理的成果。故各類豬隻夜間飲水與夏季沖豬驅體之水量,均受豬場管理者嚴格之限制。相對的用水減少,豬隻在炎熱的氣溫下,飼料攝食量將大大地降低,隻日增重亦趨於緩慢。

        2.飼料中重金屬添加受限制

        銅、鐵、錳、鋅等重金屬,除當營養素所需要外,某些重金屬使用高量時,尚可提高豬隻之生長或繁殖性能。例如肉豬飼中添加高量的銅,可提高豬隻之生長性能,並可防止豬隻下痢。甚至某些研究指出飼料中添加銅元素,與飼料中的抗生素具有協同作用,可提高該抗生素之效用。但因環境保護關係,政府已將豬隻飼料中銅的添加量重新作規定,肥育豬隻飼料中不得添加銅,生長豬隻飼料中銅添加量,限制在50ppm以下,如此大大地影響豬隻之飼養效果,及疾病防止等功能。

        3.糞尿處理後氮排出量之限制

        依據臺灣省事業癈水土壤處理水質標準規定:在82年畜牧業放流水標準中,將管制水源保護區內氮磷含量,其氮的排放標準為20ppm以下,磷為10ppm以下。87年以後,氮為10ppm以下,磷為4ppm以下。非水源保護區管制標準亦正在研議中。

        為因應環境保護標準,飼料中氮、磷之使用量,將考驗者畜牧生產業者,往後高蛋白質飼料之使用,將受相當程度之限制。如此,肉豬之生長速度及隻日增重將受很大的影響。

       (三)食肉衛生要求趨於嚴格,抗生素限制使用

        抗菌劑作為動物飼料之添加物,除可改進禽畜飼養成績外,亦可防止或控制細菌性疾病之發生。甚至某些抗菌劑之組合,具有相加或相乘之效果。例如某些磺胺劑及抗生素,對豬隻之生長有促進作用,亦可防止細菌性疾病之發生。

        但近年來,因某些藥物可能致癌,故許多國家已列為禁止使用藥物,或規定其停藥期,以免污染食肉。此現象導致豬肉消費者心理造成恐慌。在法國已有所謂特別肉店,供應超高價的豬肉,消費者寧願以二或三倍價格,購買無污染豬肉。我政府目前亦嚴禁豬肉中,含有藥物殘留,加上我國豬肉銷往日本者多,故藥物殘留之控制工作更不可疏忽。

        台糖公司為要達到食肉零藥物污染,在肥育期肉豬飼料中,均不添加抗生素或磺胺劑等任何藥物。飼料中不添加生長促進劑之結果,很明顯地將會導致肥育豬隻生長緩慢,出售日齡偏高之現象。

        (四)肉豬生長緩慢與密集飼養之影響

        1.潛在疾病造成肉豬生長緩慢

        因飼料中抗生素或藥物添加受限制,豬隻毫無防避地曝露在自然環境中,受細菌感染的機會大增,疾病發生機率大增。故將影響肉豬隻日增重,間接影響肉豬銷售日齡,其銷售日齡甚至延至225天左右。

        2.豬舍週轉率降低,疾病瀕瀕發生

        因肉豬銷售日齡延長,豬舍週轉率降低,豬舍空欄消毒及休閒距離縮短,或甚至當天出豬當天進豬之情況時有發生,豬舍消毒效果大打折扣。久而久之,豬場疾病時時發生,造成無謂之損失。

二、目前需要改善的重點

       (一)已造成豬隻飼養管理之困境

        1.仔豬斷奶體重偏低,平均約在5.6公斤/頭。

        2.隻日攝食量偏低,平均在1.52公斤/頭。

        3.隻日增重偏低,平均在0.44公斤鄉/頭。

        4.出售日齡偏高,平均在225頭。

        5.出售體重偏低,平均在99.4公斤/頭。

        (二)目前需要改善之重點與目標

        1.豬場管理者應有正確認識

        (1)分娩、保育仔豬管理,是全豬場飼養管理正常的重心。

        (2)肉豬飼養管理正常,是全豬場成本降低的重心。

        (3)分娩、保育豬隻之管理是相當重要的工作,不只是提高仔豬育成率而已,應提高其增重,以達適當體重為要。

        2.仔豬出生體重大小,影響斷奶體重甚巨

        (1)分娩仔豬出生體重應在1.3至1.5公斤之間。

        (2)初產母豬所生仔豬體重,可略為減少,以免造成難產。

        3.追求高斷奶體重,以爭取保育豬正常之發育

        (1)四週齡斷奶體重應在八公斤以上,以便仔豬在斷奶後,保育仔豬階段能發育良好,減少教槽飼料使用期間。

        (2)可提早肉豬出售日齡約七天。(詳表1、2)

表1. 依仔豬斷奶日期飼養模式對肉豬出售日齡之影響

肉豬生長性能 斷奶平均體重 備註
4.7Kg 6.2Kg 7.6Kg

最後體重(公斤)

21.10 21.40 19.70  

飼養所需天數

67.2 59.9 53.9  

最始體重(公斤) 21.10 21.40 19.70  
105公斤所需天數 113.6 112.9 111.8  

出生至105公斤所需天數

180.8 172.8 165.7  

原始資料來自:Mahan,1991。

表2. 仔豬斷奶體重對肉豬生長性能之影響

肉豬生長性能 斷奶平均體重 備註
4.7Kg 6.2Kg 7.6Kg
保育期飼料攝食量(公斤) 29.20

(100)

22.90

(78.4)

18.30

(62.7)

 
保育期最後體重(公斤) 21.10

(100)

21.40

(101)

19.70

(93.4)

 
保育期飼養所需天數 67.2

(100)

59.9

(89)

53.9

(80)

 
生長期最始體重(公斤) 21.10

(100)

21.40

(101)

19.70

(93.4)

 
生長肥育飼料量(公斤) 260.1

(100)

261.9

(100.7)

256.0

(98.4)

 
生長至105公斤所需天數 113.6

(100)

112.9

(99.4)

111.8

(97.7)

 
全部飼料攝食量(公斤) 288.9

(100)

287.0

(99.3)

274.3

(95.0)

 
出生至105公斤所需天數 180.8

(100)

172.8

(95.6)

165.7

(91.7)

 

原始資料來自:Mahan, 1991。(  )內為百分比。

        4.追求八週齡保育豬體重,以爭取往後肉豬之正常發育

        (1)保育仔豬在五十六日齡轉入肉豬一期時之體重,應在廿公斤以上,以確保往後肉豬之發育。

        (2)由出生至出售,可縮短肉豬出售日齡約十五天(詳表1、2)。

        5.目標若可達成

        (1)全場肉豬始可正常運轉,豬舍周轉正常,肉豬舍空欄消毒及休閒即可正常,全豬場肉豬發病機會將大為減少。

        (2)肉豬飼料換肉率可降低,成本將大為減少。

三、仔豬階段飼養模式之探討

        (一)概述

        民國五十年代初期,哺乳母豬斷奶日期約在八週齡,該時仔豬體重約在十七、八公斤左右,甚或更大。仔豬除偶而發生下痢外,並無多大飼養管理之困擾。此階段係以母豬來養仔豬,且在仔豬腸道重整後,才實施斷奶,故仔豬生長自然而不必特別用心照顧。

        隨著要增加種母豬每年分娩胎數,將仔豬斷奶週齡提早至七週、六週、五週,最後停止在四週斷奶的管理制度。當然在國外,某些大肉豬場大部分執行四週齡斷奶,似無大問題。為何在本省大養豬場或公營養豬場,會遭遇到目前的困境?唯一答案是環境在變遷。

        仔豬的提早四週齡斷奶制度,應建立在:

        1.仔豬飼料配方技術的高度開發。

        2.種母豬年產仔豬頭數在18.54頭以上。

        3.人工的充裕,工人能細心來照顧仔豬。

        4.環境良好、疾病感染問題不大等。

        由上述的原則,除第一項似可做到外,其他諸點並不無問題。故檢討目前仔豬飼養模式,是一相當好的時機,或許我們在目前諸多困境下,不得不走回頭路,以母豬來養仔豬,以應付目前環境變遷的困境。

        (二)仔豬斷奶遲呆期的發生─提早斷奶的瓶頸

        1.仔豬斷奶時間對其體重發展與腸道學之影響

        (1)對體重之影響

        21日齡早期斷奶仔豬攝食黃豆─玉米─乳清粉飼料,斷奶三天後,仔豬失重達15%左右;斷奶一週後(28日齡),其體重較未斷奶同日齡仔豬體重減少36%。42日齡之早期斷奶仔豬體重與35日齡未斷奶仔豬體重相當(10.7公斤 vs 10.5公斤)。

        另35日齡仔豬斷奶三天後,其體重即與35日齡剛斷奶體重相同,亦即三天內仔豬即恢復原失去之體重。經一週後,其體重與21日齡早期斷奶仔豬體重相當(均是10.7公斤)。

        一般而言,21日齡斷奶仔豬,需要花二週時間來恢復失去之體重,而35日齡斷奶仔豬僅需花一週時間來恢復失去之體重。故越遲斷奶仔豬其腸道吸收功能恢復能力越快(Cera et al., 1988)。

        (2)對仔豬小腸絨毛之影響

        a. 未斷奶仔豬

        剛出生仔豬小腸絨毛高度約在718毫米之間,經吸吮母乳後,其母體所產生的乳汁中蛋白抗原,亦對仔豬小腸絨毛造成傷害。使小腸絨毛之組織結構產生變化。剛出生仔豬的小腸絨毛細而長,形狀像手指頭狀,至21日齡時長度僅是剛出生時之73%,長約527毫米;至28日齡後再減至416毫米(為原有之58%),以後即維持在此長度左右。在仔豬小腸絨毛縮短之際,由10日齡至21日齡之間,其絨毛轉變成短而寬廣,此種結構上之改變,並不會使總組織器官重量減少,事實上反而增加。

        在21日齡至35日齡未斷奶仔豬,其小腸絨毛高度繼續縮短,此事實顯示仔豬小腸腔中內容物可能有些許之變化,例如營養物質或微生物等之增加,而導致此種形態學上之變化。因為在Cera氏等之試驗中,這些仔豬並未教槽,亦不吃母豬料,且無墊料的使用;故21日齡至35日齡之間的小腸絨毛高度之變化,全在於仔豬本身小腸絨毛內容物之問題。

        b. 21日齡斷奶仔豬

        仔豬斷奶後三天,其小腸絨毛出乎意料地斷落縮短甚多,由21日齡之527毫米減至183毫米,僅剩下原有三分之一長度(34.7%),隨後才繼續增生。此斷落後之小腸絨毛組織排列緊密整齊,導致形成一平滑的腸腔表面。此種短、密實且平滑的小腸絨毛在斷奶後維持約有七天之久,隨後絨毛才開始增生。惟在斷奶後14天(35日齡)時,仔豬小腸內再生的絨毛,已不復像未斷奶前之長瘦手指形狀結構,卻轉變成短而寬廣形態。此種結構上之轉變機制並不詳知,但仔豬接觸到飼料後才導致如此結果,故仔豬小腸腔內環境的改變,其所攝食的飼料扮演─主要角色,殆無懷疑。

        其受損的小腸絨毛高度,在斷奶後三週(42日齡)時始恢復至斷奶35日齡之原有長度。仔豬斷奶後28天(49日齡)時,其小腸寬廣而平坦的絨毛繼續增生而形成舌頭形狀,長度已不再恢復到未斷奶時絨毛的長度;但此舌頭形狀的絨毛結構具有扁平寬厚之勢,此事實顯示小腸腔表面積大大地增加,故往後小腸絨毛之吸收能力並不再受影響。

        c. 35日齡斷奶仔豬

        35日齡仔豬其小腸絨毛高度在斷奶時約410毫米,在斷奶三天後已斷落至299毫米(原有73%)。但在斷奶後七天時(42日齡)小腸絨毛高度又恢復到原有高度,但其結構形態卻已轉變成舌頭形狀。此現象在21日齡斷奶仔豬小腸中並未發現,故知越遲斷奶仔豬,其小腸絨毛受傷害程度較小,且恢復亦較快。

        (3)斷奶仔豬小腸絨毛高度與體重反應之關係:

        a. 21日斷奶仔豬

        依據上述仔豬未接觸到外來飼料時,其小腸絨毛高度在28日齡時以後即趨於穩定,不會再有減短之現象;但仔豬在21日齡斷奶後接觸飼料時,其小腸絨毛高度在斷奶後三天即降至最低點,同時亦有嚴重失重情形發生。

        然而小腸絨毛高度在斷奶21日後,始恢復到正常高度;但仔豬體重在斷奶一週內即恢復到原有體重,往後小腸絨毛吸收能力正常後,體重均在增加中。

        b. 35日齡斷奶仔豬

        仔豬小腸絨毛高度在28日齡以後即趨於穩定,但其絨毛結構形態未變成舌頭形狀。在35日齡斷奶仔豬腸道絨毛高度稍有受傷害,但在一週內即恢復正常。對仔豬體重而言,斷奶三天後即恢復原有失重,並在一週內已有增重發生,由此得知越遲斷奶仔豬,體重恢復越快。

        (4)結論─建議事項

        仔豬越早斷奶,其腸道絨毛更未恢復到新結構體,故越難照顧。由上述可得一概念:三週斷奶仔豬,要花三週時間來調養,四週斷奶仔豬,要花二週時間來調養,五週斷奶仔豬,僅花一週時間來調養,若仔豬延至六週斷奶,可不花任何人工來特別照顧。在目前人工短缺之情形下,且在肉豬高增重要求下,為了使仔豬在斷奶後,體重能在十公斤以上,順利繼續快速生長,而無所謂斷奶遲呆期發生,並考慮每年每頭母豬生產胎數等因素,建議恢復哺乳母豬五週齡離乳。

        (三)保育仔豬階段之飼養模式

        1. 五週齡離乳制度

        若採用五週齡斷奶飼養制度,則離乳仔豬可不必特別給予轉段期飼料,或再給予教槽飼料,可直接供給價格較低廉之仔豬二期料。

        2. 四週齡離乳制度:飼養模式之選擇,依下列不同情況來選擇。

        (1)依體重大小

        a. 體重較大仔豬

        正常斷奶(28日齡)仔豬之體重在七公斤以上者,因該仔豬腸道具有較成熟的酵素系統,且其活力較強,故攝食一般仔豬二期飼料即可獲得正常的發育。此類保育仔豬在56日齡時,即可轉換肉豬生長期飼料。

        b. 體重中等仔豬

        仔豬在28日齡斷奶時體重在5.5至6.8公斤,應攝食仔豬轉段(高乳製品)飼料一週,再攝食仔豬一期飼料二週。仔豬49至63日齡二週間,攝食仔豬二期飼料。仔豬在63日齡後即可轉換肉豬生長期間飼料。

        c. 體重較小仔豬

        仔豬在28日齡斷奶時體重在4.1至5.0公斤,應攝食仔豬轉段(高乳製品)飼料兩週。仔豬42至56日齡二週間,應攝食仔豬一期飼料。仔豬56至70日齡二週間,攝食仔豬二期飼料。至70日齡後即可轉換肉豬生長期飼料。

        (2)依斷奶日期

        a. 正常斷奶體重較大仔豬

        正常斷奶(28日齡)仔豬之體重在七公斤以上者,因該仔豬腸道具有較成熟的酵素系統,且其活力較強,故攝食一般仔豬二期飼料即可獲得正常的發育。此類保育仔豬在56日齡時,即可轉換肉豬生長期飼料。

        b. 正常斷奶體重中小仔豬

        仔豬在28日齡斷奶時體重在4.1至6.8公斤之間,應攝食仔豬轉段(高乳製品)飼料一週,再攝食仔豬一期飼料二週。仔豬49至63日齡二週間,攝食仔豬二期飼料。仔豬在63日齡後即可轉換肉豬生長期飼料。

        c. 提早斷奶體重較大仔豬

        仔豬在23日齡斷奶時體重在7.3至8.6公斤,應攝食仔豬一期飼料兩週。仔豬35至56日齡三週間,應攝食仔豬二期飼料。仔豬56日齡後,即可轉換肉豬生長期飼料。

        d. 提早斷奶體重中小仔豬

        仔豬在23日齡斷奶時體重在4.1至6.8公斤之間,應攝食仔豬轉段(高乳製品)飼料二週,再攝食仔豬一期飼料二週。仔豬49至63日齡二週間,攝食仔豬二期飼料。仔豬在63日齡後即可轉換肉豬生長期飼料。

        (四)仔豬飼養模式之經濟效益分析

        1. 以斷奶體重為計算基礎

        仔豬斷奶體重大小,對其肉豬飼料總成本計算比較如下;仔豬斷奶體重在7.6公斤以上者,出售後飼料成本為1,895.93元(100),斷奶體重在6.3左右者,其飼料成本為2,012.77元(106.2),仔豬斷奶體重在4.7公斤者,其飼料成本為2,061.45元(108.7),詳如表3。

表3. 仔豬不同斷奶體重對肉豬生產成本之影響

體重大小別7Kg以上仔豬(出生至105Kg需165.7天) 飼料別 時間(天) 數量(Kg) 單價(元) 總價(元)
仔豬二期料 14 5.67 8.20 46.49
肉豬轉段料 14 12.60 7.20 90.72
肉豬一、二期 111.8 256.00 6.87 1,758.72
仔豬成本:(28-56天)
飼料成本,Kg 28 18.27 7.51 137.21
增重成本,Kg 28 12.70 10.80 137.21
肉豬成本:(56天─105公斤體重)
飼料成本,Kg 111.8 256.00 6.87 1,758.72
增重成本,Kg 111.8 78.30 22.46 1,758.72
斷奶至105Kg體重成本:
飼料成本: 139.8 274.27 6.91 1,895.93
增重成本: 139.8 98.00 19.35 1,895.93
體重大小別5.5~6.8公斤(平均6.3Kg出生至105Kg需172.8天)

         飼料別

轉段料 7 2.02 20 40.40
仔豬二期料 14 8.32 8.20 68.22
肉豬轉段料 14 14.57 7.20 104.90
肉豬一、二期 112.9 261.90 6.87 1,799.25
仔豬成本:(28-63天)
飼料成本,Kg 35 24.91 8.57 213.52
增重成本,Kg 35 15.10 14.14 213.52
肉豬成本:(63天─105公斤體重)
飼料成本,Kg 112.9 261.90 6.87 1,799.25
增重成本,Kg 122.9 98.70 18.23 1,799.25
斷奶至105Kg體重成本:
飼料成本: 147.9 286.81 7.02 2,012.77
增重成本: 147.9 98.70 20.39 2,012.77
體重大小別4.1~5.0公斤(平均4.7Kg出生至105Kg需180.8天)

飼料別

時間(天) 數量(Kg) 單價(元) 總價(元)
轉段料 14 4.30 20 86.00
仔豬二期料 14 9.72 8.20 79.70
肉豬轉段料 14 15.12 7.20 108.86
肉豬一、二期 113.6 260.10 6.87 1,786.89
仔豬成本:(28-70天)
飼料成本,Kg 42 29.14 9.42 274.56
增重成本,Kg 42 16.40 16.74 274.56
肉豬成本:(70天─105公斤體重)
飼料成本,Kg 113.6 260.10 6.87 1,786.89
增重成本,Kg 113.6 83.90 21.30 1,786.89
斷奶至105Kg體重成本:
飼料成本: 289.24 7.13 7.13 2,061.45
增重成本: 100.30 20.55 20.55 2,061.45

        2. 以不同仔豬斷奶體重飼養模式所造成的成本差異

        仔豬斷奶體重較小者,對其肉豬增重成本之影響列如表4。由表4。由表4中得知,仔豬斷奶體量較小者,其肉豬增重成本約高6%左右。

表4. 仔豬不同斷奶體重對其肉豬增重成本之影響

  飼料成本(元/公斤) 比較 增重成本(元/公斤) 比較
斷奶體重大者:

(7Kg上)

6.91

 

---

(100)

19.35

 

---

(100)

斷奶體重中者:

(5.5-6.8Kg上)

7.02

 

+0.11

(101.6)

20.39

 

+1.04

(105.4)

斷奶體重小者:

(4.1-5.0Kg上)

7.13

 

+0.22

(103.2)

20.55

 

+1.20

(106.2)

(    )為指數

四、種母豬階段飼養模式之探討

        (一)概述

        繁殖業務在綜合經營一貫豬場,其成本雖僅佔總成本之15%左右,但繁殖業積好壞,除會影響部分綜合成本外,若豬價高於成本時,卻大大地影響豬場肉豬的銷售收入。

        為配合仔豬斷奶體重的提高,種母豬之飼養制度,亦應一併調整。而調整的重點為(1)種母豬分娩前體脂肪分佈均勻(2)提高初生仔豬體重(3)種母豬依泌乳量給予足夠的飼料(4)延長仔豬離乳天數至35天(5)以評分法控制泌乳母豬體型。

        (二)種母豬飼養模式之擬訂

        1. 種母豬分娩前體脂肪分佈均勻

        第一胎處女豬體背脂建立最為重要處女豬開始配種時的體組織,對營養給予的判定是一很重要的指標。若處女豬脂肪儲存多者,可為其少者的二倍,此儲存能量多寡,決定在其配種時的體重及懷孕後期的飼養方式。

        種畜初產時的能量儲存不同,很顯然地將影響其配種後的營養給予量,進而影響其當母豬後的繁殖能力。如何飼餵女豬達到良好的身體情況,是一重要的課題。

        (1)當處女豬被選當種母豬時,如果要想使今後母豬有良好的繁殖性能,就要在女豬時,建立起身體脂肪的堆積,其P2點(最後肋骨上方)要達16mm或18mm、20mm以上。若在第一次配種的女豬只有12~14mm背脂,要想使其有高生產能力或長壽命,是不太可能的。當處女豬要配種前,應有適度的減肥,使體背脂P2點厚度降至18mm。但配種後快分娩前應增加至23mm。

        (2)分娩後其母豬為瘦肉型者,在寒冬、大窩數及早期離乳(5~6公斤),使得母豬在泌乳期時平均消耗的背脂厚度約4mm。另在懷孕期又增加3mm旳背脂厚度,但在第一及第二泌乳期消耗4mm以上的背脂厚度。一旦母豬在P2點的背脂厚度低於10mm以下時,就容易發生繁殖障礙。經資料分析結果顯示,被淘汰的母豬約有85%是瘦瘦的母豬或者其P2點背脂厚度在臨界點(10mm)以下的母豬。

        2. 提高初生仔豬體重

        懷孕母豬飼料中添加脂肪,使飼料中可消化能量達到3.5Mcal/Kg,如此可提高懷孕母豬之能量攝食量,保證分娩母豬所分娩仔豬體重平均在1.7公斤以上,對斷奶仔豬體重與出售肉豬體重有所助益。

        3.種母豬依泌乳量給予足夠飼料

        (1)依母豬泌乳時間調整飼料量

        由表5中得知,種母豬泌乳量依所帶仔豬頭數增加而增加,至分娩後第三週達最高峰,往後泌乳量將慢慢減少。故仔豬應提早教槽,以補充其逐漸減少供應的乳量,維持仔豬體重增加的速度。

表5. 影響哺乳母豬產乳量的主要因素

項              目
1. 窩仔豬數 4 5 6 7 8 9 10 11 12

產乳量(公斤/天)

4 4.8 5.2 5.8 6.6 7.0 7.6 8.2 8.6

每頭仔豬 吃量公斤/天

1.0 1.0 0.9 0.9 0.9 0.8 0.8 0.7 0.7

2. 哺乳胎次

胎次 1 2 3

產乳量

公斤/天

5.50 7.38 7.44

3. 哺乳期段

1 2 3 4 5 6 7 8
產乳量

公斤/天

5.10 6.51 7.12 7.18 6.95 6.59 5.70 4.89
蛋白質,% 5.76 5.40 5.31 5.50 5.92 6.23 6.83 7.34
脂肪,% 8.26 8.32 8.84 8.58 8.33 7.52 7.36 7.31
乳醣,% 4.99 5.15 5.08 5.08 4.90 4.86 4.75 4.56
灰分,% 0.77 0.77 0.79 0.83 0.91 0.96 1.03 1.09

註:Elsley, (1971)       

        (2)夏季應給予高能量飼料

        熱緊迫會減低泌乳期及離乳後到配種前的食慾,故在哺乳期及待配期應儘量保持其食慾及能量的採食。因此在熱帶國家中,母豬可能在泌乳期消耗6mm背脂而不是上面所說的4mm。當然哺乳期消耗背脂多少,係決定於產仔數,仔豬活力及泌乳潛能,故熱帶國家的母豬宜肥一點點,才能達到繁殖的任務。

        4. 延長仔豬離乳天數至35天左右

        採用五週離乳制度,除恢復以前老管理制度外,尚有下列積極之意義,希期對母豬或仔豬均有其利點:

        (1)為因應人工短缺,以種母豬來帶仔豬,減少疾病發生。

        (2)避開仔豬腸道未恢復,即行斷奶之不良管理制度。

        (3)使仔豬體重正常增加,不會遭遇到斷奶遲呆期。

        (4)希望仔豬在56日齡時體重可達廿公斤以上,以穩定肉豬階段之飼料攝食量及增重。

        (5)簡化仔豬飼料餵飼之困擾,在35天以前均用仔豬一期料。

        (6)哺乳母豬延遲離乳,對分娩後卵巢之發育及排卵,應有正面之效果。

        (7)希望母豬下胎次所分娩仔豬頭數會增加,提高母豬年產仔豬頭數。

        (8)間接縮短肉豬出售日齡,降低細菌性疾病之感染。

        5. 以評分法控制泌乳母豬體型

        若仔豬採用35日齡斷奶,則母豬之飼養管理制度,亦應一併作改變。不然,哺乳母豬餵乳餵至五週,對仔豬是有利,但種母豬可能因泌乳期過長,而營養不良,甚至將其體型拖垮。其種母豬體型評分規則標準表列示如表6。

表6. 種母豬體型評分規則標準表

點數等級 體態狀況 背脂厚度(公分) 臀骨部位 體型型狀
5.0 太肥 2.5 不能觸到 球莖狀
4.0 2.2 不能觸到 具凸出狀
3.5 稍肥 2.0 很困難觸到 管型狀
3.0 正常 1.8 僅僅可感覺到 管型狀
2.5 稍瘦 1.6 很容易觸到或可看到凸出 管狀但較平坦
1-2 1.5 一望即知 骨價明顯露出

資料來源:John Gadd.

        (1)執行要點

        a. 在處女豬階段,就要建立起體型背脂適當分佈。

        b. 評分開始由哺乳第二週起。

        c. 評分時,一定要以手觸摸種母豬臀骨與皮膚間之脂肪厚度。

        d. 每日評分結果,均應作記錄。

        e. 低於三等級種母豬,應加緊增加飼料,使維持在三等級狀況。

        f. 若遇種母豬食慾不佳,應速尋找出原因,加以解決。

        g. 夏季時,應採用高能量(脂肪)飼料配方,配方中宜提高維生素B群與維生素E之量,以免造成營養不正常。

        (2)希望所獲利基

        a. 每胎均用此法控制種母豬體型,可節省種母豬每胎飼料總消耗量。

        b. 延長種母豬使用年限,節省種母豬身價成本。

        c. 維持斷奶母豬,正常期間內發情,減少種母豬事故隻日。

五、肉豬階段飼養模式之探討

        (一)肉豬生長性能之標準

        1. 肉豬前期飼料攝食量應在1.5~1.7公斤之間,預期隻日增重為0.54~0.56公斤。

        2. 肉豬後期飼料攝食量應在2.2~2.4公斤之間,預期隻日增重為0.62~0.64公斤。

        3. 全期肉豬飼料攝食量應在1.9~2.1公斤之間,預期隻日增重為0.60~0.62公斤之間。

        4. 如此肉豬出售日齡可提早約30天。

        (二)相關改善之措施:

        1. 配方技術與原料採購之改進

        (1)改善仔豬飼料配方技術,提高仔豬飼料攝食量,改善斷奶仔豬體重,進而影響肉豬階段飼料攝食量。

        (2)改善肉豬飼料配方技術,適當提高其營養水平,以達到適當隻日增重。

        (3)在各飼料工場配合下,盡量採用適口性佳之飼料原料,以提高肉豬隻日飼料攝食量。

        (4)夏季氣溫偏高,應採用適口性較佳之飼料原料,以提高豬隻飼料攝食量,例如搾花生粕等。

        (5)若豬隻在夏季飼料攝食量發生重大問題時,可製配高可消化能飼料,以增加其隻日營養攝食量。

        (6)若使用高未飽合脂肪酸(例如黃豆原油)在豬隻飼料中時,應提高維生素E與合成卵磷質有關之營養素。

        2. 現場管理之改善

        (1)保育肉豬

        a. 豬舍以一欄關養一胎斷奶豬為原則,若保育舍不足時,一欄內不超過十二頭為準,不然因豬隻頭數太多,造成保育豬情緒不安,不能安祥靜止休息,影響保育豬隻日增重。

        b. 此階段豬隻,因換肉率特別佳,故管理重點在保育豬飼料攝食量,而目前影響保育豬飼料攝食量最大的是飲水問題,夜間應全時間供應飲水。

        c. 若不能由水源充分供應飲水,應裝數噸儲水塔,以便夜間供水。

        (2)生長肉豬

        a. 可將保育肉豬飼料供餵至70日齡,或30公斤左右體重,再轉換肉豬一期飼料。

        b. 飼料中銅不能添加情形下,應注意豬舍消毒與清淨,以防疾病之發生,或潛在病原菌影響豬隻之增重。

        c. 若環境或經費許可,最好將豬舍改成小區制,以防豬隻吵雜不安,活動率瀕繁,影響豬隻之隻日增重。

        d. 生長肉豬若採用任食,則夜間供水問題,亦要一併解決,不然生長肉豬之飼料攝食量將受影響。

        (3)肥育肉豬

        a. 為確保肥育豬隻之正常發育,應注意70日齡左右豬隻之驅蟲工作。

        b. 為避免豬肉藥物殘留,很多養豬場已不使用抗生素,或生長促進劑,此結果已影響肥育肉豬隻日增重約10%,故問題相當嚴重,有必要速加研究解決。

        c. 若要避免肥育豬隻飼料中,不添加任何抗生素或其他藥物,應研究以目前歐洲某些國家漸採用的植物提煉抽出物,以兼顧肥育豬隻之生長。

        d. 亦可考慮肉豬管理階段,分成四階段,如保育肉豬(10~30公斤),生長肉豬(30~70公斤),肥育前肉豬(70~90公斤),肥育後肉豬或名待售肉豬(90~110公斤)。在肉豬肥育後期(待售階段),約一個月間,避免再添加任何藥物,以免藥物污染屠體情形發生。

        e. 肥育肉豬若採用限食管理方法,應平均追求飼料效率(增重/飼料)與飼料換肉率(飼料/增重)。若僅追求飼料換肉率,則豬隻的飼料維持量成本將大增,雖飼料換肉率較好看,但對整體經營並不經濟。

六、結語

        在目前人工短缺、人工費用高漲,以及環境保護要求日益嚴格下,豬隻飼養管理制度,已受到相當大的挑戰,若默守成規或沿用舊的飼養管理方法,均不能獲得最高的經營績效。上述所提出之問題及對策,不見得全部適用各類型養豬場,惟以拋磚引玉之心情,提出某些看法,供各位參考。在執行上,還得因地制宜權巧變通,以應付目前養豬業之轉型期,再求繼續生存空間外,更能開發養豬第二春。(資料提供:台灣養豬科學研究所)

飼料營養雜誌(p.3~17)─張繁雄.九三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