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營養之研究

動物之排泄物可做為肉牛的飼料原料

        動物的排泄物會導致水源、土壤與空氣污染,但是如果處理得當,它們也是有價值的資源。動物排泄物可做為植物的養分(肥料)及動物的營養分(飼料原料)。但以做為飼料原料比肥料更有價值。由於具有少見的高纖維含量及高濃度的非蛋白氮等特性,排泄物較常用於反芻獸的飼料中。近年來家禽排泄物(特別是墊料)用於動物飼料中有逐漸增加的趨勢。若加工得當,這些排泄物並不會含有有害的病原,且若處理與停餵期適當,亦無嚴重的殘留問題。

        家禽糞便實際上已被應用至不同種類的肉牛飼料中,而且這些副產物的使用也有逐年增加的現象。於此再度重視環境品質之際,家禽飼養業者應善加利用這些有價值的資源。將癈棄物用於動物原料,不僅可以促進環境品質,亦有提高飼養業者利潤的潛力。

        Fontenot, 1991(The Propessional Anim. Scientist 7:1-8)

肉雞腹水症的發生率以雄雞與冷緊迫期間較高,且以採食碎粒者較粒狀料者為低

        此研究乃進行評估,三種不同的餵飼策略對改善與預防生長肥育期肉雞腹水症的影響。試驗中以冷緊迫(<10℃)做為雞隻腹水症的惹起源。雞隻自24、29或34日齡於半開放雞舍之鐵絲籠中,曝露於冷緊迫。並自35日齡開始給予三種不同型態的飼料(粒狀料、高熱能含量的粒狀料、碎粒料)。記錄總死亡率與腹水症死亡率,並測定血球沈降容積及右心室相對重量(此兩種測定項目,可做為腹水症嚴重程度的指標)。結果發現,低溫會導致高的腹水症死亡率,而碎粒料可有效預防並減輕已存在的腹水症。

        Shlosberg et al., 1992(Br.Poul Sci. 33:141-148)

隔日餵飼可有效減少腹水症

        限飼已被認為是降低肉雞腹水症發生率的有效方法。一系列的試驗證明,有些限飼技巧確實可減少腹水症,且可將生長的延滯影響減至最小。

        在一預備試驗中,飼料的供應乃採任食、每天餵飼8小時、或給予任食量90%的飼料。結果發現,限飼計劃顯著降低腹水症的發生率,但是雞隻體重亦因此而嚴重減輕。

        另三個試驗乃比較,在不同育雛期日齡實行隔日餵飼計劃的效果。其中2個試驗乃於海拔1940公尺的地點進行。雞隻7~13或15~21日齡施行隔日餵飼,顯著降低腹水症的發生率,且對體重或飼料轉換率無嚴重的不良影響。另一個試驗乃於海拔高度2500公尺的地方進行。研究者發現,在此種高海拔的情況下,欲減少腹水症須要更嚴厲的限食計劃。以上研究結果顯示,育雛期實行隔日限飼可有效降低腹水的發生率,且對體重或飼料轉換率並無嚴重影響。

        Arce et al., 1992(J.Appl, Poult. Res.1:1-5)

鈣利用之探討

        27隻42週齡的單冠白色來亨雞,飼養於個別的雞籠中,餵飼含鈣2.5、3.5或4.5%的日糧,每種日糧均有0.45%的有效磷。雞隻於7天的試驗適應期後,即開始為期8天的收隻期。飼料及飲水任食。試驗期間除了每日記錄飼料消耗量外,亦收集蛋及糞便以供礦物質分析。

        試驗結果顯示,當與蛋殼未形成日比較時,母雞於蛋殼形成日有顯著較多的飼料與鈣、磷採食量(P<0.05)。日糧鈣水準對母雞的飼料與鈣採食量有顯著的影響(P<0.05)。於蛋殼形成日,有較多的日糧鈣蓄積在母雞體內(無論以百分比或鈣的克數來表示)。當日糧鈣水準提高,鈣滯留百分比降低(P<0.05),而鈣滯留克數則增加(P<0.05)。日糧鈣含量對蛋重或產蛋率均沒有影響。提高日糧鈣顯著減少蛋殼破損率(P<0.05),並增加蛋殼重量與蛋殼含鈣克數(P<0.05),但對蛋殼含鈣百分比則無顯著影響(P>0.05)。隨著鈣採食量之提高,鈣滯留量呈線性增加(P<0.05),蛋殼重量亦呈二次曲線增加(P<0.05)。

        Clunies et al., 1992(Poult. Sci. 71:482-489)

禁食長度影響母雞換羽後的蛋殼品質

        進行兩個試驗以評估不同停飼期,對蛋母雞換羽後性能的影響。試驗1中,商業蛋用母雞(65週齡)持續給飼或停飼4或10天;試驗2則為繼續餵飼或停飼4、7或14天。兩個試驗皆測定開始停餵後35週內的產蛋性能。

        結果顯示,試驗1各處理組間的隻日產蛋率(第1~35週)與蛋重(5~35週)並無差別;但無論如何,於試驗2中,與持續給飼組比較起來,停飼14天明顯抑制母雞的產蛋率。停飼14天之處理組與停飼4或7天之處理組比較,其蛋重亦較輕。試驗1中,以持續餵飼母雞的5~35週蛋產量(蛋克數/隻/日)較停飼4或10天的處理組為低;但於試驗2中,各處理組間並無明顯差異存在。試驗1中,母雞5~13週的飼料效率(蛋克數/每克飼料)並未受停餵長度影響;但於試驗2,則以停餵14天之處理組,飼料效率最差(P<0.05)。蛋比重以停餵10或14天的處理組最高,而以持續餵飼的處理組最低,停餵4或7天者則居間(P≦0.05)。

        此結果指出,欲得滿意的產蛋率與蛋重,母雞換羽之停餵期應低於10天;但若欲得較佳的蛋殼品質,則至少應停餵10天。

        Koelkebeck et al., 1992(Poult. Sci. 71:434-439)

年輕母豬營養分採食的重要性

        近幾年來,母豬的遺傳潛能已被明顯改善。年輕母豬不僅有較大的瘦肉組織蓄積能力;與20年前的母豬比較起來,它們能分泌更多的乳汁。因此應建立新的飼養計劃,以確保今日的高產母豬,能發揮其瘦肉蓄積與泌乳量的潛能。

        King 1992, (Proc. Am. Assoc. Swine Practitioners. PP335-342)

泌乳母豬營養分採食的重要性

        泌乳量為影響母豬對日糧營養分需要量的主要因素。近年來,由於母豬遺傳潛能的改進及泌乳量估計的正確性提高,我們已清楚發現,現代母豬的泌乳能力顯然遠超過以前的傳統母豬。然而,泌乳母豬未必能夠採食足以滿足其身體維持與泌乳所需的營養分。因此母體本身的蛋白質與脂肪貯存物質必須進行異化作用,以供應乳汁合成所需。但是隨著母體組織異化作用的逐漸增加,對母豬(特別是年輕母豬)的乳汁生產與離乳至再發情的間距,將產生不利影響。

        為了克服此種母豬於泌乳期間,過度消耗體內貯存物質之不良影響,飼養者應尋求可促進豬隻採食量的管理方法,並提高日糧中蛋白質與胺基酸的含量,以增加母豬於泌乳期的營養分採食。

        King , 1991(Proc. 52nd Mn. Nutr. Conf., PP154-162)

高日糧銅水準可改善離乳豬隻的性能

        以420頭離乳豬進行一2×3因子試驗(包括3個為期28天的小試驗),測定日糧銅水準(5或250ppm)與動物脂肪含量(0.25或5%)對離乳仔豬性能及血漿脂肪酸相的影響。豬隻乃餵飼含10%乳清粉與5%魚粉之玉米─大豆粕日糧,試驗期間均採任食。每週稱量豬隻體重,並記錄每欄的飼料採食量。前兩個試驗中,每週亦抽取豬隻的血液(n=270),以供作血漿脂肪酸分析。

        試驗結果發現,仔豬離乳後1至14天及整個28天的試驗期間,日糧中的含銅水準與脂肪含量於豬隻的平均日增重上,有交感作用存在。提高日糧脂肪量造成採食250ppm含銅量日糧的處理組豬隻,平均日增重增加,但對5ppm含銅量日糧的處理組則沒有影響。添加250ppm銅導致豬隻於28天試驗期之平均隻日採食量,顯著增加(P<0.01)。隨著日糧脂肪含量的提高,豬隻離乳後14至28天的平均隻日增重(P<0.05)及14~28天或28天試驗期的增重:飼料採食量比(P<0.01)均成二次曲線增加。日糧添加脂肪降低豬隻離乳後28天的血漿飽和脂肪酸之重量百分比(P<0.05),而血漿單一不飽和脂肪酸之重量百分比則增加(P<0.01)。添加250ppm銅降低豬隻離乳後14與28天的單一不飽和脂肪酸重量百分比(P<0.01)。豬隻離乳後14天之血漿聚未飽和脂肪酸,有銅×脂肪之交感作用存在(P<0.05)。這些資料指出,補充脂肪的離乳仔豬日糧,添加250ppm銅可改善豬隻之生長性能,尤其以初離乳14天內最為明顯。

        Dove and Haydon, 1992(J.Anim. Sci. 70:805-810)          

究竟早晨或晚間離乳較好?

        以176頭21~26日齡之離乳仔豬(平均初重7.1公斤),進行探討離乳時間(早晨或傍晚)與離乳後餵飼時間(立即或數小時後)對離乳豬性能之影響。豬隻依窩別逢機分配至四個處理組(採2×2因子設計),分別為:(1)20:00離乳,離乳後立即給飼;(2)20:00離乳,離乳12小時後再餵飼;(3)8:00離乳,離乳後馬上餵飼;(4)8:00離乳,離乳12小時後餵飼。試驗期間維持12小時光照,12小時黑暗。四頭豬一欄;所有豬隻在28天的試驗期間均餵飼粗蛋白質20%之玉米─大豆粕日糧(含15%乳清粉)。

        結果發現,離乳時間及離乳後餵飼時間並無顯著的交感作用存在。在28天的試驗期,20:00離乳的豬隻比08:00離乳者多5%的飼料採食量(P<0.01),生長亦快6%(P<0.05)。飼料效率則兩種離乳時間處理相似。欄內的平均隻日增重變方、變方之對數值及變異係數,均以20:00離乳者較8:00離乳的處理組為小;但餵飼時間則未造成影響。離乳後為上餵飼與12小時後再餵飼,有相同的總飼料消耗量、平均日增重與飼料效率。豬隻晚間離乳可促進性能,此可能由於一般日常採食及活動模式與離乳時間配合的較好之故。

飼料營養雜誌(p.27~31)─許瓊瑛.九三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