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蛤人家

        本省以盛產蛤蜊而聞名的雲林縣四湖及口湖等沿海鄉鎮,養殖業者趁著這兩天開始放晴,莫不全家總動員忙於撒種,使淺海一帶到處又出現了人潮;願天公作美,再來一次大豐收…

        原來,蛤蜊是雲林沿海的產物,今年因寒流不斷,致使撒種日期延後,約放養五個月就可撈獲出售,由於其動物性蛋白質營養成份極高,近年來在政府的大力輔導推廣下,對本省沿海地區蛤蜊養殖事業,已呈現了一片蓬勃的氣象,因而放養蛤蜊亦成為沿海漁民的主要副業。

        每公頃的養殖面積可放養二百五十至三百公斤,因幼苗繁殖成功種苗不虞缺乏,因為這種事業風險少而利潤大,對養殖者而言,確實賺了不少的鈔票。

        在本省雲林沿海一帶,聞名全省蛤蜊的盛產地是有它的理由的,先天環境優良,水質溫度適宜養殖蛤蜊,但是,養蛤對選擇地點與土壤最為重要,土壤要以砂質佔有百分之八十,最好是溪水沖來之水與海水混合之處,才能年年大豐收,但是近年來由於北港溪水嚴重污染,已使養殖業者損失不貲。

        目前養殖蛤蜊利潤不錯,如果氣候良好,每公頃每年可收獲約廿萬元左右,但遇到颱風、氣候特殊或受到水源污染等因素時,就會使蛤蜊大量暴斃。

        例如七十九年曾發生一次蛤蜊大量暴斃事件,其死亡原因就是受到氣候異常及水源污染所造成,一般養殖業者的損失都在九成以上,損失之大為歷年所罕見。

        另一種原因是,養殖業不依照規定數量撒種,認為撒得愈多賺得愈多,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因為撒種數量過多,養殖密度就有問題,經常發生死亡事件者,這是這些養殖區,所以業者一定按照規定數量撒種,才不會發生後遺症。

        養殖蛤蜊,依慣例應在春季撒種最為適當,約五個月後就可採收銷售,此乃時下本省民眾的生活大為提高,大家都喜歡吃海鮮,所以各海鮮類在市面上都供不應求,而價格也不斷上漲,甚至漲得有些離譜,但貴的海鮮購買者仍大有人在。

        但,蛤蜊有時價格高,而養殖業者並沒有賺到錢,例如去年十一月期間蛤蜊價格上漲三成左右,但在蛤蜊收穫前因寒流等影響,蛤蜊發生死亡事故,損失在四成以上,所以蛤蜊價格貴而養殖業反而無錢可賺,原因就在此。

        準此,為確保養殖業者福利和蛤蜊的生產量,政府有關單位實宜早日劃定淺海養殖專業區,指導養蛤新技術,輔助生產週轉金,藉以充實資本來改善生產設備,更重要的則是保護水源,將工廠排放的廢水作有效的處理或嚴禁,從而促進沿海蛤蜊養殖業的發展。

飼料營養雜誌(p.97~98)─王裕輝.九三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