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肥育豬飼料中色胺酸與

離胺酸適當比例之探討

        試驗目的在探討生長肥育豬達最佳生長性能時,飼料蛋白質中色胺酸與離胺酸間的最適當比例,並比較低蛋白質飼料補充非必需胺基酸和四種主要必需胺基酸是否與一般含等量粗蛋白質飼料有相同的飼豬效果。

        試驗採用48頭體重20kg之生長豬(公母各半)逢機分配於色胺酸/離胺酸分別為16、18.5、20、22、24和26%(三組)之八種飼料處理中。處理1至處理6以玉米─大豆粕為主,粗蛋白質11.5%,並補充離、色、羥丁和甲硫胺酸等四種必需胺基酸。處理7為低蛋白質飼料補充上述四種必需胺基酸外,再補充麩胺酸以提高粗蛋白質至15%,色胺酸/離胺酸為26。處理8為玉米─大豆粕之一般飼料(對照組),粗蛋白質為15%,色胺酸/離胺酸亦為26。八種處理之可消化離胺酸、鈣、磷與消化能均相同,分別為0.6%、0.9%、0.5%與3300kcal/kg。試驗豬採群養個飼,飼料餵量依每週秤重加以調整,每日分三次給料。豬隻達95kg屠宰。試驗並採用16頭體重40公斤女豬逢機分配於上述八種飼料處理中,試驗重複兩次,每次七天。試驗期間,收集飼料、糞和尿,以計算各處理組之氮蓄積量。

        試驗結果顯示,處理1至6,除肥育期(50~95kg)與全期(20~95kg)之每日增重與飼料效率有顯著(P<0.05)差異外,氮蓄積與屠體性能在統計上均無顯著差異存在。處理6、7與8之各個測試指標上均無顯著差異存在,但增重及飼料效率及氮蓄積方面,處理6均有較差的趨勢。處理7和8之增重相同,其餘測試指標則稍差,顯示在粗蛋白質差異3.5%的情況下,補充麩胺酸對增重似有改善的效果。處理1至6經迴歸分析結果顯示,在肥育期增重為Y,而分別以色胺酸/離胺酸,色胺酸在飼料的%,與每日色胺酸攝取量為X值時,色胺酸/離胺酸分別為22.8、22.7與23.1。如以全期增重為Y時,色胺酸/離胺酸分別為23.4、23.3與24.6。如以肥育期飼料效率為Y時,色胺酸/離胺酸分別為23.6、23.6與22.5。如以全期飼料效率為Y時,色胺酸/離胺酸分別為23.4、23.6與24.5。故以玉米─大豆粕為基礎,降低粗蛋白質3.5%,再補充離胺酸、色胺酸、羥丁胺酸與甲硫胺酸以平衡需要時,適當的色胺酸/離胺酸比在22.5至24.6之間,因測試指標不同而稍有差異。(轉載自中國畜牧學會會誌)

飼料營養雜誌(p.81~82)─游義德、顏宏達.九三年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