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質惡化導致出口銳減

越印將成蝦之新興主要供應國

        台灣原本是養殖蝦的主要產地,卻因養殖量過多影響土質,導致出口量銳減。東南亞國協各國雖取代了台灣的地位,但是這些國家生產也逐漸飽和,越南和印度可能成為新的主要供給國。

        「日本工業新聞」報導,真正的養殖技術起源於日本。最初的養蝦池是鹽田的窪地,養殖方式屬於粗放型,不是現在的集約型,平均一平方公尺的補獲量只有二隻。1975年以前台灣養蝦也一直採粗放式,直到台灣的研究人員到日本水產講習所研習後有了靈感,才發明集約養殖的技術,並將這種技術應用在「黑虎蝦」上。

        人工孵化出的小蝦養在池內,池水由海水及地下水混合而成,鹽度必須和落潮後沙灘上的鹽分相當,產量多的時候一平方公尺平均可以捕獲一百到二百隻。當時台灣因稻米生產過剩,實施稻米減產政策,多餘的水田相繼改建成養蝦池。換句話說,台灣的養蝦業不是起源於漁民,而是農民。

        蝦對多數供給國來說還是高級食品,國人食用的情形不十分普遍,如果出口可以賺取大筆外匯,而且蝦適合做成中、日、西式各種食品,具有國際性,所以許多國家都開始養蝦。不過供給國的經濟能力逐漸增強,可能在自己國家都供不應求。例如明年12月起南韓政府淮許自由進口蝦,從蝦的出口國變成進口國。

        全球大多數的蝦幾乎都到了美國和日本的食客口中,來源以泰國為主,數量達十萬一千噸,其次是中國大陸的八萬五千噸,第三名是印尼、印度和菲律賓。

        日本的消費量每年達33萬噸,平均每人一年吃2.75公斤。日本人愛吃蝦世界聞名,全球捕獲的蝦有20%都輸往日本,不過去年由於經濟不景氣,加上庫存量多,進口量首次低於前年。不過今年年初庫存開始減少,一月進口的冷凍蝦比去年一月增加10.9%,共二萬四千噸,日本的需求量似有增加的趨勢。

飼料營養雜誌(p.57)─編輯室.九三年第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