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不讓肉豬愛吃多少就吃多少

        ──任生長中肉豬自己憑需要挑選食物,曾在國際動物飼料貿易中談得很多,但是豬友們卻對此課題較少知道。現在是讓豬在豬場中自選食物,由豬友享利益的時候了。──

        選飼的觀念很簡單。目前是讓肉豬在生長期中隨時都可以不斷的有食物。在這一段期間內,肉豬漸漸改變其營養分需求量,不僅是指它每天食下的量,同樣重要的是營養分相互間之比(蛋白質/熱量;熱量/胺基酸;鈣燐比等)。

        現在一般的辦法是在肉豬6至105公斤體重之間,改變2或3次飼料。如第一圖,這樣在無特意浪費,或養分食用不足而限制潛能之下,對符合肉豬的需求上會沒有效率。

94年1期P59.GIF (3891 bytes)

        階段或拌和供飼,提供五、十或連續同濕飼,甚至50次連續不斷改變飼料的組成分,俾增加飼料改換的頻率,全都是用二種基本混合料拌合而成:一種是含高養分密度,另一種則是低密度。

        但是營養理想形式的階段式供飼,有一重大的實際障礙。拌和是簡單的,問題在分配每一種拌和料,給在同一養豬場中五群或甚九群不同齡及體重的肉豬。這才是問題所在。

        這個頭疼問題是工程部門的人說的。看來電腦化液飼可以在技術上解決這個問題,但工廠每天得運轉許多小時,麻煩比在技術上不實際更多,它也增多浪費。

        如果我們不要拌飼料,分配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我們只需分配二種飼料,就是高及低養分密度等二種,當任一豬欄需要二種任食不限飼料時,只要去添滿就得了。

        不僅我們省下了拌和費用及設備,而且也省下了分配費用及簡化了作業。

肉豬自己解決問題

        80年代末的大問題是:"我們能不能相信肉豬會正確選食二種飼料,以滿足它生長中改變養分的需要?"

        過去五年來,有多所學術單位對此作了仔細研究。它的答案是:"非常令人驚奇的是能相信!"

        因此第一關澄清了。生長中的肉豬,當供以二種熱量相近但蛋白質含量不同飼料供選擇,就能挑選成均衡飼料及取食量,反映出它們改變中的需求量。第一表是一種典型反映。

第一表:生長中肉豬(體重15~30公斤)對四種飼料配對的喜好

  低養分密度

L

中等養分密度 高養分密度

H

A

(23 L+13H)

B

(13L+23H)

可消化熱量

(百萬焦耳/公斤)

15.8 16.3 16.7 17.1
粗蛋白質% 12.5 17.4 21.3 26.7
總熱量

(百萬焦耳/公斤)

16.5 16.8 17.0 17.3
配對飼料 L及B L及H A及B A及H
粗蛋白質挑選量

(克/公斤)

208      

結果:任肉豬有機會自選一種飼料。每日增重相差僅2.3%,從每日752~769克;飼料轉換率只相差7%(1.34至1.41);都是只有小差別。

        結果並不受性別,也不受飼槽位置的影響,即高密度料放左邊或右邊槽都一樣。肉豬真正能很快反應到飼槽內飼料的變換,並非在現實中不會發生。

        這次研究中發現有一種有趣味的特徵,就是肉豬看來會挑選最接近其粗蛋白質需要量的飼料(飼料B)。當單獨只供飼料B給原吃四種配對飼料的肉豬時,其性能表現與任食飼料B者肉豬相同。

更進一步的研究

        體重15至30公斤間肉豬的基本探測研究如上述。1991年又有人對29至83公斤間的肉豬,提供粗蛋白質含量為10.1、14.1、18.1及22%的飼料,其可消化熱量為每公斤13.2百萬焦耳,以之與含16%粗蛋白質的對照可消化飼料作比較,顯示出大為減少取食量,背脂厚及飼料轉換率也較佳。這二位南非學者現在又在比較傳統式一、二及三步驟,與階段供飼的四、五及六步驟,與只用碎玉米(添或不添加維生素)作低養分密度代替品的三組選食組。結果複雜交錯,但他們報告如下:

        *階段式供飼與對照比,飼料效率及背脂均有改進。

        *選食組的結果,在統計上與對照組或階段式並無甚差別。

        *若是二種被選飼料之差別只在蛋白質含量,肉豬會隨年齡之增長,成直線式的減少高蛋白食物之食用。

        *它們在分辨高蛋白食品及玉米上不太成功,尤其是當玉米沒有補充維生素及礦物質的時候。

        由此觀之,正確設計選食飼料太重要了。只是供應磨碎穀物作為低養分食物(就如同給雞吃的一樣),就目前我們所知,對肉豬可能是有問題。

口味好不好

        這又讓我們想到適口性的作用。蘇格蘭學者們在1992年報告。選食狀況中有18%油菜籽,會勝過選食肉豬的生理衝動。但若不合口味(不適口或味道差)符合其蛋白質需要成份在二種飼料中含量相近,則無此種偏好存在。

        其他又有學者謂抗營養因素(ANF)可能是不好吃的東西之同義字,雖然它們本身可能並非不適口。即使如此,肉豬可能主動排除掉含有太多ANF的飼料,也因此就干擾了它的選食能力。

品種的差異

        英國亞伯丁大學學者們,曾用LR×LW(藍瑞斯×大白豬),LW×M(大白豬×梅山豬)及純系梅山豬(M)選擇食用粗蛋白質8.6%的小麥大麥混和料,及另一種等熱量而含粗蛋白質26.3%的飼料。早熟及低遺傳生長潛力梅山豬,選用蛋白質與熱量比低的食物,這也反映在它們蛋白質的聚集上。

        這一研究表示出選食供飼可以利用來測定一頭肉豬原來不知道的食物需要,並可容許它們表現出其品種的典型生長特徵。如同每山基因,我們將看到其他基因型"插入"到我們的品系中,像是為肉的品質之老英格蘭盤克縣豬是。

        另外可讓豬友們更直接及立即利用,選飼供飼法讓不同基因型肉豬,及在不同環境下飼養,可挑選滿足其個別需要的配合食物。過胖過瘦的豬會擬以補償及調整其取食量。更有甚者,很快就會再調整其生長早期中任何營養上或環境上加之它們的錯誤。

選飼的好處

        就簡便及作業成本言,選飼比目前傳統式及未來的階段式都要好。

        就潛在經濟性表現言,選飼相當於任一種方式,而且一定比傳統式好。它將有助種豬評估新進及未測試基因型的飲食需要。

        它允許不同基因型及不同肥胖程度肉豬,作類似供飼,並可更快的減少過去供飼不正確的作用。

        飼料選用程序看來並不因豬齡或性別而改變,因此分性供飼是多餘的方式,沒有了公母豬用不同的日糧(有的國家甚至對閹豬也有不同飼料)。

可能的缺失

        *在炎熱氣候下,肉豬可能不去挑選含有最高增生熱的飼料:就是那些含蛋白質、纖維及碳水化合物多的飼料,使得特地為炎熱氣候所設計的飼料甚至更為重要。

        *過分緊迫的肉豬(太擠、體重不同、缺水),它們的選飼過程可能已受到干擾。目前正懷疑有此問題。

        *雖說飼料位置不重要,或少有重要性,豬欄內飼槽位置,尤其是關係到其他環境方面,需要評估。

        *選飼乾飼料(另供水)與乾濕料或相似於選飼任食的完全管送系統之間,有沒有差別?

        *還有一次危險可能發生,會不會基於方便及省成本,低養分密度飼料會配成太低規樣。雖然有些豬友補助飼以穀物或自己田產產品,並視為當然之事。我們認為還需仔細研究。

        *目前所有的研究工作是用的熱量近似的飼料,而以蛋白質含量為它們之間的差別之處。所以會誘使降低"低養分飼料"中的熱量。苟如此會有甚麼結果?

        我們可以肯定選飼會發展成商用化,問題是還有多久?希望現在還沒有,因為未決問題仍太多。但是這是一項重要的突破,它被認為是正確飼養肉豬的簡化及兼顧動物福利的方法。有了現代的遺傳學,只要你正確飼養一頭肉豬,一定會成功獲利。

飼料營養雜誌(p.58∼62)─鄧日青、九四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