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水產服務專欄─

美洲鰻在台灣的養殖情況(一)

苗價便宜、活存率也高、肉質及

體色也都很好,唯成長稍慢。

壹、前言:

        由於這兩、三年來日本鰻(Anguilla japonica)的苗價居高不下,今年(1995年)更曾高達57~58元1尾(白仔)。因此養鰻業者紛紛思考如何取得相近之鰻種以降低生產成本及經營風險,經過許多的嚐試與試驗,發覺現今世界上已知的這18種鰻魚中,以美洲鰻(Anguilla rostrata.)與日本鰻的各種習性及特性最為接近:不但外形酷似,產季相同,活存率高,且肉質的口感很好,體色也很漂亮,苗價又便宜得多。唯其成長較日本鰻稍慢,這也就是本篇所要探討的主要課題。

        首先要感謝宜蘭的賴水圳及陳聰裕先生他們願意將他們在1993年就開始試養美洲鰻的經驗與業界分享。接著是1994年雲林的歐新宋先生很成功的帶動他周圍的養鰻朋友,同心投入,當年就放養了約500~600萬尾的美洲鰻苗,尉為風潮。更要感謝的是此篇文章中的所有受訪者,他們願意開誠佈公的將自己這段時間實地飼養的經驗與大家共同交流,以建立最適合美洲鰻成長的飼養管理模式。

貳、美洲鰻苗的放養概況:

        1993年以前:不知

        1993年:1場,放養40萬尾

        1994年:約50場,放養約2000萬尾(4 Ton)

        1995年:約200場,放養約5000萬尾(10 Ton)

        1996年:預估還會增加

參、美洲鰻的生理特性及其行為學

一、活存率:

1. 入苗時的損失最多:

        因為美洲產地及打包的溫度與台灣的氣溫,在5月份可能相差10~15℃以上,且經過長時間的運輸(平均50小時),因此要特別注意回溫的操作,水質的適應及減緩鰻苗的緊迫。

2. 飼養期的活存率很高。

二、溫度:

        其最適合成長的溫度介於日本鰻與歐洲鰻(Anguilla anguilla)之間,較日本鰻低一些,較歐洲鰻高一些,約在15~28℃。

三、攝食行為:

        1. 搶食不強或不久。

        2. 有些鰻會吃飽後仍佔住料台不走。

        3. 水質不良易影響其攝食量。

        4. 低溫且溫差大時其攝食量降低。

四、參差:

        在成長過程中其體型的參差比日本鰻大,即大的很大,小的較小,所以需較常篩別分養。

五、分養:

        1. 最好能在45~60天左右篩別分養一次。

        2. 夏天高水溫期之篩別分養要特別注意操作,最好選在夜間較涼爽的時段。

六、病害:

        1. 越冬的中鰻較易感染鰾線蟲。

        2. 較不易發生水黴病。

        3. 也不易有凹凸病。

肆:業者經驗與建議

排列順序:由北到南。

業者:陳聰裕先生

養殖地:宜蘭縣

經驗:

        1993年5月,入40萬尾鰻苗經一段時間飼養後存活32萬尾,留12萬尾於本場飼養,放入3個池中(共約2分地)飼養,其餘移至他場。此12萬尾養成情形如下:

        1. 至1993年12月第一次賣出3~4尾/kg者2.2噸鰻

        1994年2月第二次賣出2噸鰻

        1994年8月第三次賣出1.8噸鰻

        共售出6噸成鰻。

        2. 另有6萬尾之40~50尾/kg的鰻移至另一場飼養。

        3. 及3噸左右之7~8尾/kg的鰻也移至另一場飼養。

        4. 整個飼養過程發現其活存率不比日本鰻差。

建議:

        1. 水源的水質要注意,不可含有重金屬,有害生長。

        2. 水色不宜太濃。

        3. 水車要夠,溶氧要足。

        4. 不可硬催料,以免過食而易生病。

        5. 因為易參差,所以應多篩別分養,一年最好有5次,以免大的過大,小的不長。

業者:陳佳添先生

養殖地:宜蘭縣

經驗:

        1. 1994年3月~6月底分5批買入50餘萬的鰻苗,至1995年1月出售3Ton多的2.9尾/kg成鰻,其間也有一部分以幼、中鰻賣出,現餘20多噸,仍在飼養中。

        2. 由5000尾/kg→30尾/kg的進度很順暢,約和日本鰻差不多,但30尾/kg後則參差較明顯,8~9尾/kg後成長較慢。

        3. 前一陣作一統計,吃2300包料,增重16.5噸,平均每包料(20kg)增重7公斤,可能和冬季攝餌量低而至該時期所攝入的餌料只夠用來平衡鰻體的基礎生理代謝所需,因此增肉很少,是故長期平均起來換肉率就不是很好了。

        4. 活存率不比日本鰻差。

建議:

        1. 認真、堅定、用心經營是致勝的要訣。

        2. 水溫18~25℃是其最佳的生長溫度。

        3. 投餌方式:可分2次投與,即在第一次投與之料吃完後,再加投一些,如此兩次之總量較一次者多,可增加其攝食量。

        4. 於料台上加蓋子及周圍遮黑網有助於其採食。

        5. 要儘量想辦法來加速其健康的成長,特別是在後段8~9尾/kg至出售這個階段。

        6. 此種鰻很易逃跑,特別要作法防逃設施。

        7. 鰻魚加工廠大量外移,是將來銷售時的一大隱憂。

        另工資不斷增加也使我們的經營成本提高。

業者:黃世交先先

養殖地:彰化縣鹿港鎮

經驗:

        1. 1994年4~6月分數批,共入苗30多萬尾,之後又讓出10萬尾。其餘養成之情形如下:

        至1995年4月售出2.2噸成鰻

        1995年6月售出1.5噸成鰻

        其餘者約有20~30%已達4.5尾/kg。

        2. 1994年11月以前成長很好,換肉率也還可以,平均每20公斤飼料增重11公斤鰻體重,但1994年11月~1995年3月的換肉率則不理想,平均每20公斤飼料只增重6.8~7.2公斤鰻體重,此階段的攝餌量也很低。

建議:

        1. 此種鰻在成長的過程很容易因搶食不均,而造成明顯的參差,最好能45~60天作一次篩別分養,特別是從10尾/kg到出售階段,參差更明顯。

        2. 飼料的開發希望能針對美洲鰻的特殊營養需求加強改進。

        3. 此種鰻在攝食時有甩餌的現象,會造成餌料的流失。

        4. 若能一天餵兩次,上午餵浮料,下午餵粉料,可減少參差及餌料的流失。

        5. 冬季低水溫期若能作簡易的保溫,應有助於攝餌量及成長速度。

        6. 飼料籃吊深一點有助於其採食。

        7. 苗價及經濟分析:

        成鰻價差50元/kg(日本鰻500元/kg,美洲鰻450元/kg)

        增加的飼養成本50元/kg(換肉率較差,成長較慢,新產種的未知風險)

        100元/kg(價差及成本差)

        若7尾鰻苗養成1公斤成鰻

        100/元7尾苗≒14.3元/尾苗

        所以若1尾美洲鰻苗以日本鰻苗便宜15元以上,可值得考慮改養美洲鰻。且其能承受降價的空間比日本鰻大,且漲價的話獲利更高。

業者:歐新宋先生

養殖地:雲林縣台西鄉

經驗:

        1. 1994年5月入一批鰻

        1994年7月中旬第一次分養

        1994年9月第二次分養

        1994年11月第三次分養在此之前換肉率皆很好,

        1995年4月第四次分養,發現在冬季的攝餌量低,換肉率也低,約2.5kg飼料才長1kg鰻體重(同樣的環境日本鰻的換肉率約是2.0~2.2kg飼料長1kg鰻)。

        1995年8月最近可能作第五次分養,在此之前有售出2噸多的成鰻。

        以上的育成率在90%以上。

        2. 現此種鰻的養殖區主要在:口湖、台西、鹿港、宜蘭、而東石、茄萣、屏東也有一些人開始嚐試著養殖。

        1994年他周圍的鰻友放養了約500~600萬尾。

        1995年更增加到1200萬尾,多數有養過者今年都再增加放養量。

        3. 依此種鰻的肉質口感及體色市場皆很能接受,且其屠體率63%(日本鰻66%)也不差,因此其體型在3-4-5-6尾/kg者,應皆可為市場所接受。有賣了2噸多的成鰻,經加工銷往日本,市場很能夠接受。

建議:

        1. 要認真且有學習心是最重要的。

        2. 美洲鰻以4月~5月中旬所產的鰻苗較大也較適合台灣放養。1月份主要產在美國佛羅里達州體型較小約7500~7000尾/kg,6月份則產地已移至美加邊界了。

        3. 在放入養成池前最好能在水質良好的斗池,蓄養穩定後再放入養成池,如此活存率較好。

        4. 如何能使其快速且健康的成長是當今最重要的課題:

        (1)可使用誘引劑,如魚精膏、鴨蛋、鵝蛋、紅蟲等,增加其食量。

        (2)維持良好的水質,並在料台旁沖水有助其攝食量的增加。

        (3)一餐可分2~3次投與,每次隔20~30分鐘,如此配合其分批搶食的特性,不但可增加總攝食量且可減少體型的參差。

        (4)添加消化劑可幫助吃入的飼料得到更好的消化吸收。

        5. 避免其體型的參差最好能2個月篩別分養一次,但夏季要注意其高水溫期捕撈的緊迫,儘量選在陰涼的時段操作為佳。

        6. 冬季低水溫期其攝食量較差,除了上述(1)~(4)的方法外,最好能作簡易的保溫設施,以確保其有較高的攝食量才可能有好的成長率。

        7. 其育成率業者一般都很滿意,其外觀與日本鰻略有不同,其頭較鈍,尾較尖、下顎較短些、體節只有105節。

        8. 對於病害,最好有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其最易於農曆3、6、9月發生疾病,常見之疾病有紅頭、赤鰭、爛鰓、鰾腺蟲等,較不易發生水黴病、凹凸等。

        9. 1994年的病害較少,可能是在此之前有1~2年鰻池都空著休耕,且氣候型態較順,而1995年則病害較常見。

        10. 成本分析:

        假設美洲鰻的苗價在6~7元/尾,則其每公斤的飼養總成本約在220~230元/kg;而日本鰻苗價在50元/尾則其飼養總成本約在430元/kg。

        相比之下飼養美洲鰻的成本低很多,不但風險低且獲利較高。因此其兩者之苗價若相差10元/尾以上就很值得考慮放養美洲鰻。(待續)

飼料營養雜誌(p.105~110)─龍門水產.九五年第十一期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網. 本網站圖文係屬茂群峪有限公司,內文之版權為該雜誌社所
有,非經本公司及該雜誌社正式書面同意,不得將全部或部分內容,
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 最佳解析度 800x600
Copyright © 1998 Miobuffer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