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女豬飼養新方法

一、簡介

        近20年來對於女豬和年輕母豬的飼養管理上有很大的轉變,其中包括離乳日齡漸漸的在提早、母豬的飼養密度提高、女豬的配種年齡降低及體重較輕。有很多商業品種的母豬都經由依據背脂厚度為指標的育種制度下所選育出來的,而這些被選育出來的母豬,似乎是在較低的體脂肪狀態下進行繁殖。除此之外,選種的制度若只以背脂厚度為主要依據時,所選出來的母豬成熟體型較大及(或)較差攝食量。

        在20年前的飼養管理制度下,年輕的母豬因為體內保有較多能量去克服營養性緊迫,以及營養成份的短缺。但是,目前的飼養管理制度下,對母豬繁殖性能的要求相當高,致使目前這些新品種母豬對營養性緊迫的耐受性比20年前的母豬差。因此目前對母豬飼養及營養的對策,必須針對這些新品種的母豬來做改善,並且使未來能繼續發展,同時配合管理技術以及品種改良技術,來提昇母豬的生產效率,使其達到另一個境界。

        母豬在懷孕階段養份不足時,會消耗本身體組織的養份來供給胎兒生長所需。因此在飼養管理上,必須特別注意到餵與母豬飼糧中營養成份的平衡,以減少母豬消耗大量體組織中的養份。目前在很多研究報告顯示,年輕母豬體組織中的蛋白質及脂肪被大量損耗時,會嚴重影響到該母豬的繁殖及哺乳成績。因此目前有很多飼養及營養策略,都是針對增進年輕母豬體組織中蛋白質蓄積的方向發展,以確保新的飼養管理下母豬都能合乎新品種母豬育種成績的要求。

二、母豬哺乳期

        對於母豬哺乳期的飼養營養而言,所有的飼養及營養的目標都是在提供母豬足夠的營養份,使該母豬能分泌大量的乳汁,減少本身的失重以及提高哺乳的能力,並且在離乳後一週內能正常的發情。母豬產乳的能力可做為哺乳期營養需要量的一個主要的依據。由於品種改良的結果,母豬的產乳性能及產乳量,均遠超過未改良前的豬種。因此,目前的營養策略應著重於新品種母豬的產乳能力的方向來做改善。

三、乳汁的組成份

        母豬在各種穩定攝食的狀態下,其乳汁中的組成份都相當的穩定,並且含有大約5%的蛋白質、8.8%的脂肪、6.4%的乳糖、每公斤1.3百萬卡(總能)的能量及0.35%的離胺酸或每百萬卡中(總能)含2.7公克的離胺酸。因為乳汁中含有高量的脂肪而且由母豬多次間斷的哺育給仔豬,因此母豬的乳汁可以說是專為仔豬成長而設計的。乳汁中除了含高量的脂肪以外,蛋白質的含量比較低,正因為低的蛋白質與能量的比例,促使仔豬在哺乳期體內瘦肉蓄積較受限制;相對地,體脂肪則比較容易蓄積。

        仔豬由出生到3週齡時,要維持最佳的生長速率及瘦肉生長率時,日糧中所含的蛋白質為每百萬卡含3.8公克的離胺酸(Williams,1976;Auldist和King,1995)。然而,仔豬體內瘦肉組織的生長速率,基本上受到母豬乳汁中各種營養組成份的影響(如圖1所示),因此若想要改變母豬乳汁的組成份時,就必須朝著任何能夠提高母乳中蛋白質及必須胺基酸的方向去深入的研究,如此才能促使母乳中的蛋白質及胺基酸達到仔豬體內蛋白質和瘦肉維持最佳生長的水準。

wpe13E.jpg (13091 bytes)

四、母豬乳汁的生產

        Elsley(1971)曾經收集很多有關母豬乳汁生產的研究報告,這些資料被英國的農業研究委員會(ARC)接受,並以該資料來訂定哺乳母豬的基本營養需要量(ARC,1981)。Elsley(1971)報告中指出以初產母豬為例,窩仔數為9隻仔豬時,平均每日的產乳量為5.2公斤,然而,這份資料距今至少20年,而且是從較少的動物族群採樣,因此和目前所做的研究報告在母豬產乳量和乳量對仔豬體重之對換率的結果並不一致。目前量測母豬產乳量的方法是以新的稀釋法來取代,"吮乳前─秤重─吮乳後─秤重"的技術。往常的方法是在母豬每次哺乳前預先將仔豬秤重,等到仔豬吮乳後馬上秤重,以其增加的體重來評斷母豬的產乳量。目前的研究報告顯示,以氧化氘(D2O)稀釋法,能測出不同的母豬產乳量。例如Toner等(1995)指出,母豬每日至少可生產1公升的乳汁給1頭仔豬(如圖2所示)。

wpe140.jpg (17711 bytes)

        一般而言,母豬產乳能力受到很多因素影響,在泌乳的前期已經受到仔豬需要量所影響,而且整個泌乳期母豬所攝取的養份及母豬本身的狀況等都是影響母豬產乳量的重要因素。

五、哺乳母豬的營養需要量

        為使母豬有較大的增進泌乳量的空間,目前母豬的日糧中需要較高的蛋白質及胺基酸的含量,來提高母豬的泌乳成績。除此之外,在一般的豬場裡,哺乳母豬攝食量低的情況下,更需注意到日糧中蛋白質的含量必須比往常哺乳母豬料的含量高。

        哺乳母豬日糧中的營養組成份,最主要是依據乳汁中所含的營養成份來訂定,因此哺乳母豬每日所攝取的食物中,供為泌乳的營養需要量,可由泌乳量、乳汁中的組成份及各種營養份轉換成乳汁的效率來計算,例如以一頭體重200公斤的哺乳母豬,分泌10公斤的乳汁且乳汁中含有5%的粗蛋白質、0.35%的離胺酸及每公斤1.30百萬卡總能(Mcal GE/kg)為例,大約需要含有26.2百萬卡可消化能(Mcal DE)、998公克的粗蛋白質及61公克離胺酸的日糧,如此才能維持母豬基本營養及產乳所需,但是哺乳母豬往往吃不下如此大量的營養份。因此在日糧中營養成份不足供給泌乳所需的情況之下,母豬將會消耗自體蛋白質及脂肪來補充泌乳所需。如果所供給的日糧正好在不足的邊緣時,母體本身還是會消耗自體的蛋白質及脂肪,以補充不足的部份。Mullan等,1989年慶出哺乳母豬在泌乳期的乳汁生產效率,幾乎等於是哺乳母豬每日所攝取的營養份直接轉換成母乳。如果飼糧中的營養成份極度不足時,母豬不但無法從自體消耗來補充這些不足,甚至連產乳量及繁殖的能力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King和Dunkin,1986)。一般而言母豬的產乳量受到泌乳期間營養份的攝取量、母豬生產後身體的狀況、母豬產仔的胎次及哺乳仔豬頭數等因素影響,在一般的商業養豬場裡,Whittemore和Morgan(1990)則建議每隻哺乳母豬至少必須餵給5公斤以上的飼糧,以確保母豬能分泌足夠的乳汁,並減少失重。

        母豬攝食含量的範圍相當的廣,而且各場之間都有很大的差異,平均的攝食量可能低於4.5公斤,特別是第一產的母豬或是在夏季分娩的母豬,其攝食量都相當的低。例如,Koketsu等(1991)所做的調查報告指出,從美國明尼蘇達州的34家商業養豬場中的14,000頭哺乳母豬,所計算出泌乳期間平均每日攝食量為5.2公斤。

        目前對於第一產母豬哺乳飼糧中增高蛋白質含量的研究,包括了飼糧中不同蛋白質含量與體組織中氮平衡之研究(King等,1993)及不同蛋白質含量的田間試驗研究(Tritton et al,1994)。在有關氮平衡的研究中,哺乳的前期及後期使用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飼糧時,母豬體組織內氮的保留量會比較高(如圖3),從圖3中的兩條迴歸曲線交點,可以看出最大的氮平衡是在使用粗蛋白質含量20.2%的飼糧,然而兩期的離胺酸含量均為1.28%或是每日每頭48公克,這個試驗設計原本是以氮平衡及飼料中蛋白質濃度之間比例的關係,求得哺乳母豬日糧中蛋白質及離胺酸的含量(表1)。雖然表1中只顯示一些有關母豬生產成績的比較數據,但由這個表中可看出,日糧中粗蛋白質含量非常低時,母豬的哺乳成績受到相當嚴重的影響。相對的,這些母豬必須消耗大量的體組織蛋白質來平衡產乳時所需的氮。除此之外,由表1中更可看出,當飼糧中粗蛋白質量在14%或離胺酸含量在0.87%時就能達到較佳的哺乳成績,但是由圖3可看出離胺酸含量在0.87%到1.28%時,日糧中的蛋白質和胺基酸,才能有效的在母豬體組織保仔下來。站在經濟的立場來考慮時,哺乳母豬日糧中的離胺酸含量應該在0.87%到1.28%之間為佳。

wpe142.jpg (19053 bytes)

表1. 日糧中蛋白質含量對初產母豬哺乳成績的影響

  日糧中蛋白質含量(%粗蛋白質)
6.3 9.8 13.3 16.8 20.3 23.8
母豬失重(公斤) 27.4 23.3 25.3 22.3 23.8 24.5
母豬背脂減少量(公厘) 3.2 5.0 9.2 9.1 9.1 9.3
仔豬離乳時體重(公斤) 6.4 6.8 7.4 7.8 7.4 7.5
產乳量(公斤/天) 7.4 7.7 8.8 8.6 8.1 9.0
乳汁中蛋白質含量(%) 4.7 5.0 5.0 5.5 5.6 5.4
乳汁中脂肪含量(%) 8.0 8.9 10.6 11.0 10.5 10.1

註:出自King et al,(1993)

        限定母豬哺乳期飼糧中蛋白質及胺基酸含量的做法,長期而言,對母豬繁殖效率的幫助比哺乳成績的幫助還要大;但是必須特別注意,限定的範圍必須在蛋白質和胺基酸能有效的保存在母豬體組織範圍內。

        Tritton et al,1994在一個大型的商業豬場進行一個田間試驗,該試驗是在探討日糧中蛋白質含量對初產哺乳母豬哺乳成績及下一產次窩仔數影響。試驗採用134頭新母豬,平均分配到5種不同蛋白質含量的處理組,該蛋白質含量範圍由14.9%到24.9%,所有母豬均採用任食,窩仔數均調整在10頭/窩。試驗結果顯示,以仔豬離乳重來比較母豬產乳能力時,以飼糧中含粗蛋白質17%或0.84%離胺酸組的成績,就能達到最佳的狀況(如表2所示)。這個結果和先前所提氮平衡試驗所建議的離胺酸的含量相符。對於下一產次窩仔數的影響結果可以看出,較高蛋白質含量組的母豬在下一產次時有較高的窩仔數。因此,對於初產母豬第一產次的飼養管理,應該著重於減少母豬哺乳期間消耗大的體組織蛋白質,如此才能提高母豬的繁殖效率。

表2. 日糧中蛋白質含量對初產母豬哺乳成績及繁殖成績的影響(田間試驗)

  日糧中蛋白質量(%粗蛋白質)
14.9 17.1 19.5 22.5 24.9
任食的攝食量(公斤/天) 4.5 4.4 4.2 4.6 4.5
母豬失重(公斤) 26.8 26.3 26.3 23.6 21.8
母豬背脂減少量(公厘) 2.5 3.6 4.5 4.2 4.0
仔豬離乳體重(公斤) 5.7 6.3 6.1 6.7 6.2
母豬下一產的窩仔數(活產) 9.7 9.5 9.8 10.9 10.6

註:出自Tritton et al,(1994)

六、結論

        由於近年來母豬品種改良的進步,不斷增進母豬瘦肉生長的能力,產乳量也比20年前的母豬提高了很多。因此,對於這些高性能品種母豬的飼養方法,應該注意到所餵給的營養成份不能礙到這些母豬本身瘦肉組織生長的能力及產乳能力。

飼料營養雜誌(p.80∼87)─Dr. Ray King、九六年第二期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網. 本網站圖文係屬茂群峪有限公司,內文之版權為該雜誌社所
有,非經本公司及該雜誌社正式書面同意,不得將全部或部分內容,
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 最佳解析度 800x600
Copyright © 1998 Miobuffer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