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水產服務專欄─

鱒魚常見的疾病(Ⅰ)

鱒魚的習性與飼養管理

        鱒魚屬於鮭科(family salmonidae),鮭屬(genus salmo),為一種冷水魚類,於歐洲、美洲及亞洲各有不同種類的鱒魚分布,主要生存於溫帶地區,已成為當地的一種重要養殖魚類。本省這十幾年來於山地冷水區亦有不少人從事鱒魚的養殖,主要以虹鱒(rainbow trout)為多,因為虹鱒不但體形優美,而且成長速度較其他鱒魚為快。但鱒魚的生長環境與鰻魚、鯉魚等溫水魚類不一樣,疾病的發生與處理方法也略有不同,養殖者於飼養管理時需特別注意,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一、鱒魚的解剖構造

        鱒魚體呈紡綞形,以利其快速游動與捕食,皮膚由表皮細胞構成,外被有鱗片,並有坏狀細胞(goblet cells)分布,可分泌黏液保護魚體,於發生緊迫或寄生蟲寄生時,常會造成黏液分泌增加,可為疾病診斷的一種參考。魚鰭除背鰭、胸鰭、腹鰭、臀鰭與尾鰭外,尚有一個不具骨骼由脂肪組織構成的脂鰭(adipose fin),位於背部背鰭與屠鰭之間。

        鰓組織左右各有四片,位於鰓蓋下方,除氣體交換功能外,尚有排氨及排鹽作用;循環系統為閉鎖式循環,血液由心臟輸出後,先經鰓部進行氣體交換,含氧血再經體循環到身體各處,最後經腎臟再回心臟。當鰓組織發生病變妨害氣體交換時,常會造成組織的缺氧,影響各種器官的生理代謝。

        消化道短,為典型的肉食動物,消化器官除食道、胃、小腸、大腸外,於胃腸交換處有30~80個囊管狀物,稱為幽門垂(pyloric caeca),胰臟組織亦散生於此處,但肉眼不能判別。肝臟呈紅棕色,軟而易碎,旁有一個綠色小囊狀的膽囊,於疾病時,肝膽常會有顏色或大小的改變。魚鰾位於脊椎下方,具鰾管通往喉部,能幫助魚隻調整浮力,以利游泳。

        腎臟位於脊椎下方,緊貼於脊椎,除過濾功能外,於前端(前腎)尚有造血功能;腺臟形小呈暗紅色,位於腸道旁,亦為造血器官,於疾病時常可由腎臟及脾臟分離到主要細菌。

二、鱒魚的環境需求

        鱒魚為一種冷水魚類,對環境有其特殊的需求,於不適宜的環境下,不但發育受阻,而且容易發生許多疾病,造成損失。

       1. 氧氣的需求量:

        適合鮭鱒魚生長的水中溶氧量需大於5.5mg/L,魚苗的需氧量較成魚為高。

        (1)直接影響水中溶氧量的因素:

        1. 水溫:溫度愈高水中溶氧量愈低,當水溫達25℃時,可能無法提供鮭鱒魚代謝所需的氧氣。

        2. 大氣壓力:氣壓愈低,水中溶氧愈低。

        3. 水中鹽類:水中鹽類溶解量愈多,溶氧愈低,但一般影響並不大。

        (2)影響水中溶氧需求量的因素:

        1. 攝食量:溫度升高時,魚隻攝食量增加,需氧量也增加。

        2. 殘餌、糞便等於池底分解時也會消耗氧氣。

        3. 池內的藻類等植物,於夜晚光合作用停止,只進行呼吸作用也會消耗氧氣。

        4. 水流量與魚隻密度:低水流量與高密度放養,皆會造成氧氣的不足,增加缺氧的危險。

        2. 水溫的限制:

        亞熱帶地區的台灣,影響最大的為溫度,鮭鱒魚的活存水溫在0~25℃之間,虹鱒以15~16℃為最適宜溫度,在這溫度下成長發育最快,而每升高或降低1℃時,其成長率約降低8%。當水溫高於20℃時,需減少餵食量或停食,以降低氧氣的需求,以免發生缺氧造成病害。

        3. 酸鹼值的影響:

        適合鮭鱒魚生長的酸鹼值為6.4~8.4,於酸性環境下,會造成鰓出血及高死亡率,這種狀況以酸雨(acid rain)的影響最大,而在鹼性環境下則易使氨的毒性增加。

        4. 氨的影響:

        氨的來源主要為魚本身的排泄與池底糞便、殘餌等的分解,於水中以兩種形式存在,氨(free ammonia,NH3)與離子態銨(ionized ammonia,NH4+),二者的比例受水中酸鹼值的影響,於鹼性水中,氨的比例高,毒性高。當氨的濃度大於0.02mg/L時,即會傷害魚苗,造成鰓組織的損害,引起鰓病,影響發育,尤其於鹼性水,低溶氧,高水溫時,更需特別注意氨的危害。

        5. 亞硝酸的影響:

        亞硝酸(nitrite)為氨代謝過程的中間產物,當水中亞硝酸大於0.55mg/L時,會與紅血球的血紅素結合,影響氧氣的運送,而產生棕血病(Brown blood disease)。

        6. 二氧化碳的影響:

        當水中二氧化碳濃度高於12mg/L時,即會影響到鱒魚氧氣的交換與運送,此種狀況最常發生於魚道過長且曝氣不足的池塘。

       7. 水中的懸浮物質:

        砂土、排泄物或殘餌等各種無機或有機的懸浮微粒,皆會刺激鰓的上皮組織,造成上皮細胞的肥厚、增生,引起鰓病。

        8. 有毒物質:

        重金屬、農藥化學藥品或家庭污水等的污染皆會造成魚隻的中毒或不適,需特別注意水源地的清潔與安全。

        9. 陽光的影響:

        強烈陽光的直射,有時會造成魚隻的曬傷,引起體表黏液的增生或細菌的二次性感染,尤其魚卵的孵化,對光線特別敏感,需加水遮陰,以免影響孵化。

三、鱒魚的營養需求

        鱒魚為肉食性魚類,消化道短需高蛋白的餌料,在過去多以動物內臟或魚漿等副產品經攪拌後餵飼,今日則多以完全配方的粒狀飼料餵飼。

       1. 飼料的主要成份:

        (1)蛋白質:約含45~50%,主成分來自魚粉,主要提供生長所需,幼魚的需求量較成魚為高。

        (2)脂肪:約含10~20%,主要提供為能源,以減少蛋白質的需求,過高或維生素缺乏時,常造成代謝性疾病。

        (3)碳水化合物:約含10~20%,亦提供為能源,但鱒魚對高分子的碳水化合物如澱粉、纖維素等消化率低,尤其纖維素不能超過40%。

        (4)維生素:為代謝所需的微量物質,可分為水溶性與脂溶性,粒狀飼料常會因保存太久或貯藏溫度太高,而使維生素力價降低,引起代謝性的維生素缺乏疾病,有時需於餵飼時再額外補充。

        (5)礦物質:魚類部份可直接由水中吸收,飼料中主要補充一些微量元素如鈷、錳、鐵、鋅、磷等。

        2. 投餌量與投餌次數:

        投餌量需依據1. 溫度2. 魚隻大小3. 飼料品質4. 溶氧量5. 魚隻健康狀況來調整,投餌量不足,會造成饑餓,魚隻成長參差,殘食與寄生蟲疾病;餵飼太多時,易發生殘餌的污染,增加氧氣的消耗量及各種傳染病。投餌次數也要依據魚隻大小與投餌量來調整,小魚幼魚次數較多,中魚大魚次數較少。投餌量可參考表一來調整。

表一、餵飼量表(每日投餌量的體重百分比)

Water

Temperature

(℃)                                                                 Number of Fish/kg(length in cm)

  5600

or less

(<2.5)

5600-670

(2.5-5.0)

670-190

(5.0-7.5)

190-83

(7.5-10)

83-43

(10-13)

43-26

(13-15)

26-16

(15-18)

16-11

(18-20)

11-8

(20-23)

8-6

(23-25)

6 or less

(>25)

6 3.6 3.0 2.5 1.9 1.4 1.2 1.0 0.9 0.8 0.7 0.6
7 4.0 3.3 2.7 2.1 1.6 1.3 1.1 1.0 0.9 0.8 0.7
8 4.3 3.6 3.0 2.3 1.7 1.4 1.2 1.0 0.9 0.8 0.7
9 4.5 3.8 3.1 2.4 1.8 1.5 1.3 1.1 1.0 0.9 0.8
10 5.2 4.3 3.4 2.7 2.0 1.7 1.4 1.2 1.1 1.0 0.9
11 5.4 4.5 3.6 2.8 2.1 1.8 1.5 1.3 1.2 1.0 0.9
12 5.8 4.9 3.9 3.0 2.3 1.9 1.6 1.4 1.3 1.1 1.0
13 6.1 5.1 4.2 3.2 2.4 2.0 1.7 1.5 1.3 1.2 1.0
14 6.7 5.5 4.5 3.5 2.6 2.1 1.8 1.6 1.4 1.2 1.1
15 7.3 6.0 5.0 3.7 2.8 2.3 1.9 1.7 1.5 1.3 1.2
16 7.8 6.5 5.3 4.1 3.1 2.5 2.0 1.8 1.6 1.4 1.3
17 8.4 7.0 5.7 4.5 3.4 2.7 2.1 1.9 1.7 1.5 1.4
18 9.0 7.5 6.1 4.9 3.6 2.9 2.2 2.0 1.8 1.6 1.5
19 9.2 7.7 6.2 5.0 3.7 3.0 2.3 2.1 1.9 1.7 1.6
20 9.3 7.9 6.3 5.1 3.8 3.1 2.4 2.2 2.0 1.8 1.7

Adapted from Deuel C.R., et al., (1952)The New York State Feeding Chart. New York Comseruation Commission Fisheries Research Bulletin No.3

四、飼養管理

       1. 飼養週期:

        鱒魚於北半球的產卵期約在每年的十月至翌年的二月,養成到上市大小(180~280公克)約需12~18個月以上,因水溫而異;於本省常因市場的需求與供貨的不穩,價格常起伏不定,放養者不妨先依自己魚場的條件加以規劃,以提高獲利率,如在十月就開始孵魚苗放養,大約在翌年的九月、十月即開始可陸續收成,此時的價格可能最好,但要注意疾病與夏季水溫水量的影響;隨著魚隻的出售,空出的魚池又可再放養新的魚苗,順利時於夏季前去年所放養的魚大部份可收穫,減少夏季高水溫的威脅,並可有效利用的魚池,增加收益。

        2. 魚池的設計:

        於歐美除了水泥池外尚有利用土塘,但在台灣則以水泥池為主,設計時需依當地的地形與水文條件,一般以狹長形的池塘或中央排水的圓形小池較適合本省使用,大而廣的池塘,常因水量不足及管理不易,反而容易發生問題。魚池間的水道,可利用落差或擾水道來增加水流的曝氣,提高溶氧量。

        3. 水流量與水溫:

        水溫與水流量為影響養殖量與生長率最重要的因素,水溫愈高水量需求量愈高,一般每小時大約需要三次的換水量,表二為歐美總計的數字,以供參考。

表二、溶氧量為100%時,1噸200公克大的虹鱒所需水量

水溫(℃) 1噸魚所消耗氧氣量(kg/day) 需水量(公升/秒)
6 2.6 4.3
8 3.4 6.2
10 4.3 8.6
12 5.1 11.2
14 6.0 14.3
16 6.8 17.7

        4. 放養密度:

        放養密度與水溫、水流量有關,虹鱒的建議密度係數為3kg/cm/m3;即每立方公尺水量(1噸)可放養1公分大小的魚3公斤(約40,000尾),5公分的魚則為15公斤(約10,000尾),10公分的魚為30公斤(約2,500尾);高水溫、低水流量時需降低密度,以免氧氣的供應不足或引起各種環境性疾病。

       5. 日常管理應注意事項:

        (1)避免餵飼過量,依溫度、水質狀況與魚隻大小調整投餌量。

        (2)定期篩選分池,視魚隻生長狀況,每隔2~4週需依大小篩選分池,以免大小參差,影響小魚的成長。

        (3)定期清洗池底,防止殘餌、糞便等污物的累積與藻類雜菌的滋生,影響魚隻健康。

        (4)隨時注意入水口濾網有無落葉雜物等阻礙水流,以免水流量減少,影響魚隻的健康。

        (5)水源不足時,可利用打氣設備等來增加水流溶氧,但需注意溫度升高的影響與氨或亞硝酸的危害。

        (6)疾病發生時,先會有成長減緩、食慾減退的現象,需先找出正確的病因再處理,避免濫用藥物。(待續)

飼料營養雜誌(p.107∼111)─龍門水產、九六年第二期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網. 本網站圖文係屬茂群峪有限公司,內文之版權為該雜誌社所
有,非經本公司及該雜誌社正式書面同意,不得將全部或部分內容,
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 最佳解析度 800x600
Copyright © 1998 Miobuffer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