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水產服務專欄─

鱒魚常見的疾病(Ⅱ)

疾病的發生

        虹鱒在台灣為一種外來魚種,並無自行繁殖,多由美國直接進口發眼卵來養殖,疾病的發生與種類較歐美少且單純,多數與環境有關係,本期專欄著重於介紹鱒魚疾病的種類與在台灣發生的情形。

◎鱒魚疾病的種類

        生命體的任何不舒適或不正常皆可稱為疾病,包括病原的感染,環境水土的不適應,營養供應的缺失或不平衡,及遺傳的缺陷或組織細胞的異常等,它們之間可能會相互影響,互為因果。

        1. 與鱒魚疾病有關的病原

        A. 病毒性疾病

        a. 傳染性胰臟壞死症(Infectius pancreatic necrosis, IPN)為北美、歐洲、日本的主要流行性疾病,台灣亦有發生,可經由精液、卵、糞便等傳染,水鳥等亦可能為帶毒者造成傳播。主要破壞腸道與胰臟,造成腸道水腫與腹部膨大,病原性因病毒株而異,常造成魚苗大量死亡,活存魚隻可能會成為帶原者而排毒。

        b. 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Infectious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IHN)為北美、日本的流行性疾病,台灣尚無發生報告,主經魚、食物、水等傳染,多發生於低水溫期,水溫高於15℃時不會發生。

        c. 鮭痘(Salmon pox)

        主侵犯皮膚,於體表形成疣狀物,虹鱒只發生於海水養殖時,本省無發生報告。

        d. 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病(Viral haemarrhagic septicaemia, VHS)

        只發生於歐洲大陸,易感染虹鱒,造成大量死亡,本省無發生病例。

        B. 細菌性疾病

        a. 癤瘡病(Furunculosis)

        由Aeromonas salmonicida引起,常發生於高水溫時,小魚常無外觀症狀即死亡,大魚於體表出現紅色腫脹疙瘩病變。

        b. 出血性敗血病(Haemorrhagic septicaemia)

        由Aeromonas hydrophila或Pseudomonas fluoresceus所引起,為水中常在菌,尤其是有機質含量高的水域,常發生於高水溫期或緊迫後。

        c. 腸性紅嘴病(Enteric redmouth, ERM)

        由Yersinia ruckeri引起的一種細菌性敗血病,主發生於北美。

        d. 愛德華氏病(Edwardsiellosis)

        由Edwardsiella tarda引起的一種敗血病與腸炎,具惡臭。

        e. 栓狀病(Columnaris disease)

        由Cytophaga columnaris所引起,於高水溫時易繁殖,常造成爛鰓、爛尾等,與管理不良或環境的緊迫等有關係。

        f. 細菌性鰓病(Bacterial gill disease)

        由黏液細菌(Myxobacteria)所引起,與環境的緊迫等有關係。

        g. 細菌性腎臟病(Bacterial Kidney disease, BKD)

        由Renibacterium Salmoninarum所引起,為一種慢性病,本省無發生病例。

        h. 弧菌病(Vibriosis)

        由Vibrio anguillarum引起,於含鹽分的水域才會發生。

        i. 結核病(Tuberculosis)

        由Mycobacterium或Nocardia引起,常因餵食帶菌的下雜魚等所引起。

        C. 黴菌性疾病

        a. 水黴病(Saprolegniasis)

        由水黴菌屬(Saprolegnia)所引起,為水中常在黴菌,會感染死亡組織與死卵,再漫延侵犯周圍組織及卵。

        b. 魚孢黴病(Ichtlyophonus disease)

        由魚孢黴(Ichtlyophonus)所引起,經口感染,台灣有發生感染的病例。

        c. 黑黴病(Black moulds)

        為土壤與植物常見的黴菌,經食物污染浸犯組織,於腸道或鰾形成黴菌菌落。

        D. 寄生蟲性疾病

        a. 原蟲性為寄生蟲

        1. 白點病(White spot disease, Ichthyophthiriasis, ICH)

        台灣常發生,尤其春末水溫升高時,常造成大量死亡。

        2. 口絲蟲病(Ichthyobodiasis)

        常寄生鰓與體表,造成幼苗大量死亡,台灣病例不多。

        3. 角孢蟲病(Ceratomysosis)

        為迴旋病(Whirling disease)病因之一,台灣無病例。

        4. 尾孢蟲(Henneguya)

        引起肌肉白化病(milky-flesh disease),台灣無病例。

        5. 黏體蟲(myxosoma)

        為迴施病主要病因,台灣亦無病例。

        6. 匹里蟲(Plistophora)

        寄生肌肉與鰓組織,形成白色囊胞。

        7. 六鞭毛蟲(Hexamita)

        常寄生腸道與膽囊,為條件性疾病,常造成幼苗大量死亡,台灣發生情形不嚴重。

        8. 卵圓鞭毛蟲(Oodinium)

        主發生於海水養殖,台灣虹鱒尚無感染病例。

        9. 增生性腎臟病(proliferative kidney disease)

        為一種阿米巴狀原蟲引起,造成腎臟腫大,台灣無病例。

        10. 車輪蟲病(Trichodiniasis)

        與水質不良有關,常引起鰓與皮膚的損傷。

        b. 腸內寄生蠕蟲

        包括有棘頭蟲(Acanthocephalans)、絛蟲(Cestodes)、線蟲(Nematodes)及吸蟲(Trematodes)等,台灣因環境不同,無野生病原與中間宿主,很少發生。

        c. 其他外寄生蟲

        1. 魚蝨(Argulus):少發生。

        2. 錨蟲(Lernaea):少發生。

        3. 魚蛭(Leeches):少發生。

        4. 瓣鉤幼蟲(Mussel glochidia):少發生。

       2. 環境性疾病 

        (1)環境性鰓病(Environmental gill disease)

        為台灣虹鱒養殖最常發生的疾病,常因水溫太高,水流量不足,水質不良,密度太高等環境因素的刺激造成鰓組織的病變,續而發生二次性的細菌感染。

        (2)斷鰭與背潰爛

        常因密度太高,大魚攻擊弱魚而造成。

        (3)腎石病(Nephrolieliasis)

        鈣質等礦物質沉積於腎末端及集尿管,與水中含碳酸鹽或磷酸鹽太高或食物礦物質等有關。

        (4)曬傷

        常發生於夏日,與營養不均衡有關。

        (5)棕血症(Brown blood disease)

        水中亞硝酸過高所引起。

        (6)氣泡病(gas bubble disease)

        水中氣體過飽和所引起。

        (7)缺氧

        進水停止,溶氧不足或鰓上皮組織變性,阻礙氧氣的取得而造成。

        (8)創傷

        於清洗魚池、篩選、移池時操作不當,造成魚隻受傷。

        (9)臘腸毒菌病(Botulism)

        食物被污染或土塘久未清池,底泥被臘腸毒桿菌污染,台灣少發生。

        3. 營養性疾病

        營養性疾病包括營養不良,維生素或礦物質等微量元素的缺乏或不均衡,及脂肪代謝的異常等,造成魚隻成長緩慢、衰弱、出血、組織異常等各種病變,容易受到環境的緊迫與二次性病原的感染。

        4. 其他

        不具特殊病因,如中毒、腫瘤等。

◎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

        1. 不良的環境因素:

        (1)放養密度過高。

        (2)魚池不清潔。

        (3)高水溫。

        (4)低溶氧。

        (5)酸雨。

        (6)污染物質。

        (7)水中懸浮微粒過多。

        (8)篩選、移池、藥物的使用等人為因素。

       2. 病原的污染

        (1)借卵傳染。

        (2)病魚、病媒或帶原魚的傳染。

        (3)水源、魚池內的傳染。

        3. 魚隻健康條件的改變:

        (1)營養不良。

        (2)維生素或礦物質等微量元素缺乏或不均衡。

        (3)過飽。

        (4)幼苗期或性成熟期,抵抗力較弱。

◎預防管理

        疾病的發生有時很難避免,但良好的管理可減少疾病的發生與漫延,疾病的預防管理除注意日常的餵飼、清池與篩選分池外,在每一個養成階段與季節天候的變化更需特別注意某些容易發生的疾病,提早發現、提早處理,以減少損失。

        1. 孵化池、放養池等於使用前需先經清洗消毒,減少病原體等的污染殘留。

        2. 孵化池水溫不要超過13℃,並小心藥物或重金屬等的影響,以免影響孵化率或提早孵化。

        3. 魚苗餵飼馴餌的時間不能太晚,以免因飢餓發生大小參差,殘食或發育不良形成大頭魚。

        4. INP易感染2月齡左右的仔魚,且會造成大量死亡,若不幸發生IPN時,需淘汰整批魚,消毒魚池,以免病毒殘存。

        5. 春末水溫升高時,特別注意寄生蟲性與細菌性疾病的發生,尤其水溫於15℃以上時,特別小心白點病的爆發,及早處理,以減少損失。

        6. 夏日高水溫期,需降低放養密度,減少餵餌量,小心鰓病或其他細菌性疾病的發生。

        7. 冬日水溫低,代謝減少,避免餵飼太多,尤其於寒流前後或日夜溫差大時。

        8. 暴雨、梅雨季時,特別注意水質變化,提早處理,預防鰓病發生。

        9. 流行病後的活存魚隻,抵抗力弱,成長緩慢,易發生疾病,需特別注意水質的維護與維生素的補充。(待續)

飼料營養雜誌(p.108∼112)─龍門水產、九六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