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水產服務專欄

鱒魚常見的疾病(VII)

鏈菌症

        虹鱒的鏈球菌症最早於1958年在日本發生,台省虹鱒的養殖少有本病發生,但今年(1996年)4、5月時,於北部地區陸續出現鏈球菌感染的病例,造成不少損失,鱒魚養殖業者應特別提高警覺,防止本病的漫延。

*病因:

        病原菌為鏈球菌屬Streptococcus spp為革蘭氏陽性球菌,大小約0.5~1.0μm,不生成芽孢,多不具運動性。

        於自然界中,鏈球菌屬分布極廣,常存於人及各種動物的皮膚、呼吸道、消化道及生殖道中,於淡海水中、或魚類的腸道或泥土中亦為常在的菌叢。

        魚類病原性鏈球菌的分類尚未完全確定,只能暫定為鏈球菌屬:魚類鏈球菌症的發生,腸管可能是細菌入侵的主要場所,另外水溫的上升、捕撈篩選、體表受傷、及密飼等緊迫因素亦可能為本病爆發的誘因。

*症狀:

        虹鱒大小魚皆可能發生感染,主要的症狀有:

        1. 眼球突出或缺損,並有出血及白濁。

        2. 體表鱗片剝離、出血呈潰瘍狀。

        3. 嘴部周圍、鰓蓋下方、鰭基部及肛門周圍出血。

        4. 剖檢時可見肝臟褪色、瘀血或出血;腎、脾腫大出血,及心外膜炎,心外膜粘著、肥厚;腸道發紅出血。

*診斷:

        1. 症狀觀察與病魚剖檢。

        症狀有時候並不典型,易與維生素C缺乏或其他細菌性或病毒性疾病混淆,需配合細菌的分離與鑑定才能確診。

        2. 內臟、腦等抹片,經染色後觀察革蘭氏陽性的球菌。

        3. 細菌分離與鑑定。

*治療:

        1. 雅黴素(含50%Erythromycin)

        100~200公克/20公斤飼料,連續餵飼4~7天。

        2. 其他廣效性抗生素,如Ampicillin,Chloramphemicol等,最好先經抗生素敏感試驗,選擇有效藥物再使用。

*預防:

        1. 禁止病魚移動,以免病情擴大漫延。

        2. 保持魚池清潔,減少細菌的污染滋生。

        3. 避免過度擁擠、餵飼過飽,並減少捕撈運輸等的緊迫。

        4. 注意食餌的衛生,若使用生餌需先經加熱消毒。

        (待續)

飼料營養雜誌(p.110∼112)─龍門水產、九六年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