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水產服務專欄

鱒魚常見的疾病(XI)

白點病

        白點病(white spot disease,Ichthyophthiriasis)為台灣鱒魚常發生的一種原蟲性寄生蟲疾病,尤其在春末至初秋高水溫期最常爆發嚴重的感染,若不小心防治往往會造成大量的死亡。

◎病因:

        淡水魚的白點病由白點蟲(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所引起,可感染各種淡水魚類,為原生動物之纖毛蟲類;體呈球形,外被纖毛,運動時會改變形變形蟲,成熟的蟲體約500~800μm,內具一個淡黃色的馬蹄形大核,寄生於體表的表皮與真皮間或鰓組織,形成囊胞狀,此即一般所觀察到的小白點,以宿主的組織液等為營養。

        蟲體成熟後會脫離魚體,落於池底或池壁,分泌凝膠狀物質包被蟲體,形成包囊,開始分裂複製仔蟲,成熟後包囊破裂放出250~1000個的小仔蟲,仔蟲大小約30~40μm,體被纖毛,可於水中游動找尋宿主,附著於宿主的上皮組織後,侵入組織形成囊胞狀的小白點。

        白點蟲的生活史與水溫有密切關係,於24~26℃時最適宜,約4天即可完成一個週期,20℃時約需7~8天,水溫愈低,所需時間愈長,但於10℃為下或28℃以上時,會中止發育休眠,等水溫適宜時再開始繁殖,所以鱒魚於春末水溫升高時最容易發生嚴重的感染。

◎症狀:

        1. 體表激癢,於水面跳躍或於池底、池壁磨擦魚體。

        2. 感染嚴重時,食慾減退不活潑,呼吸困難,群聚於入水口或於池邊水面漂游。

        3. 體表、魚鰭等出現許多0.5~1mm的小白點,嚴重時表皮靡爛剝離,粘液分泌增加,如附著一層乳白色的薄膜。

        4. 鰓組織粘液增生,浴解壞死,亦可見大量小白點附生,最後呼吸困難,衰弱死亡。

◎診斷:

        鱒魚為流水式養殖,體表小白點的出現並不明顯白點蟲容易附著於鰓部,診斷時需特別注意行為的表現並配合鰓部的檢查。

1. 症狀觀察的重點:

        1. 體表激癢,於池底池壁磨擦魚體。

        2. 食慾減退,群聚於入口處,呼吸困難。

        3. 體表出現小白點,不容易發現,需特別注意檢查。

        4. 鰓部粘液分泌增加。

2. 病魚的檢查:

        鰓部的檢查特別重要,死魚白點蟲易脫離,需採取新鮮的病材。刮取體表粘液及剪取鰓組織,以顯微鏡檢查,觀察體呈圓形,內有馬蹄形大核的白點蟲。

◎治療:

        寄生魚體的成蟲或池底的囊胞,被覆有凝膠狀的物質保護,藥物無法滲入;藥物的使用只對孵化的仔蟲有效,治療時特別注意期間需1週以上。

1. 福馬林(Formalin)

        100~200ppm,藥浴1小時,每2-3天一次。需特別注意氧氣的供給與魚隻的耐受性,必要時需降低劑量與藥浴時間。

2. 食鹽

        1~3%,浸浴1小時,每天一次。主用於幼魚或小水池。

        3. 孔雀綠(Malachibe green)

        幼魚使用2ppm,藥浴1小時。成魚或食用魚禁用。

◎預防:

        1. 注意水源的清潔,水源若有野生魚類且曾發生白點病,則高水溫期需特別注意。

        2. 增加水流量與水流速,可減少白點蟲附著的機會。

        3. 加強飼養管理,注意魚隻的行為表現,隨時檢查病魚及早發現,及早處理。

        (待續)

飼料營養雜誌(p.108∼111)─龍門水產、九六年十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