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產飼料的國家如何發展養豬事業

一、台灣養豬事業的宏觀

        自古以來,台灣的農業與華南相似,屬於以稻米為主的"糊口農業"。農民之中,佃農佔40%,地租一項即佔生產費用42%。農民生活困苦。1953年土地改革之後,佃農取得土地,耕作意願增強,但耕作所得分期償還地價,數年之間,生活仍未好轉,幸好家家戶戶都種點甘藷來養豬,平均每戶2、3頭。遇有重大支出,如女兒出嫁,住院開刀,可以靠售豬來應付。不過光復前後飼料甘藷只有2百萬噸,以4:1的製簽率計,約可製成甘藷簽50萬公噸,米糠12萬公噸,還有自大陸東北進口的大豆,都製成豆餅養豬。

        光復次年1947年,豬在養頭數約1百萬頭,但屠宰數僅38萬頭。豬肉不足,曾自海南鳥輸入毛豬補充。此後慢慢增加,至1951年,在養頭數增至2,260,000頭,屠宰頭數1,170,000頭,屠宰豬隻體重只有70公斤左右。此乃大陸東北大豆來源斷絕,缺乏蛋白飼料及營養不平衡所致。

        大規模養豬始自台糖公司,1952年台糖公司為利用其副產物養豬,生產堆肥,來改善蔗田的土壤,於是推動一項養豬計畫,成立了種畜場,以8萬頭為目標,自一個豬場開始,最多時增加到32場,頭數亦自幾百頭增加至64萬頭。台糖養豬開大規模養豬之先河,亦奠定今日養豬事業如此興旺的基礎。從無到有,從傳統到現代化,從副業到企業,豬肉從進口變成出口。更值得一提的是,事業的發展完全憑藉自己的技術和資金。技術交流和高級人才的培育,幾乎都是養豬事業發達以後的事。

        在最初7年,台糖養豬連續虧損,備受責難,幸好決策階層大力支持,主持人戈福江先生任勞任怨,堅忍不拔。再加上美援玉米、大豆到來。飼料由"甘藷─大豆餅"改為"玉米─豆粉",台糖養豬事業乃出現生機,開始有盈餘,而逐漸發展起來,最多達到年產67萬頭。

        台灣並不具備養豬良好的天然條件,天氣太熱,沒有飼料,養豬事業卻非常發達,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在短短的20餘年間,養豬躍居農業產值的首位,約合美金25億元,不但豬肉自給自足,而且有25%可供外銷,10餘年來在日本市場屢屢超越美、加、丹麥等國而居首位,每年賺取外匯16億美元以上。而進口的玉米、大豆所用的外匯,一共只有12億3千萬美元。扣除其中45%供家禽及大豆的油係供人食之後,用於養豬的外匯,連進口肉骨粉和藥品在內,每年不會超過7億美元。台灣在對外貿易方面,對美是順差,對日則為逆差。進口美國飼料,輸出豬肉到日本,在平衡對美、對日的貿易收支方面作出了貢獻。下面是台灣養豬事業的幾點特性:

        1. 一般國家養豬都是靠本土飼料,豬糞尿則回歸土壤,台灣養豬飼料幾乎全部仰賴進口,豬糞尿太多,無法回歸土壤,如此養豬,可說已離開農業,而可視為一種加工產業。

        2. 產、官、學對養豬充分協調,養豬是有組織的事業。

        3. 現代化的大養豬場已成主力,但幾頭、10餘頭的副業仍未消失。

        4. 養豬事業的發展全靠自己的技術與資金,政府一向不准外人投資。

        5. 從事養豬所需的優良種豬、器材、藥品這些小額進口者,都是個體戶的小貿易商,對養豬事業貢獻很大,他們現在亦做出口生意了。

        6. 早年為取得糞尿而養豬,現在因為密集飼養,糞尿必須加以處理排放,反而成為一種成本。

        7. 台灣養豬過剩,為穩定豬價,必須輸出豬肉,而市場只有日本,過度依賴,是一項隱憂。

        上面已經說過,台灣的養豬事業完全是有組織的行動,產、官、學充分配合協調,所以發展迅速,幾乎是直線上昇,玉米、大豆的進口量亦是直線上,從1950年代的在養100萬頭,年宰38萬頭,慢慢增加到1970年代在養385萬頭,年宰450萬頭,以後繼續上昇,到目前的在養1,050萬頭,年宰1,400萬頭。

二、世界玉米供需情勢

        玉米佔豬飼料的70%。所以先來談談玉米。玉米這一奇妙的植物,人類在7千年前就懂得栽種,自美國Jenes於1981年發展雙雜交品種成功以後,單位產量增加108%,1960年以後單雜交種逐漸取代雙雜交種,現已達玉米面積90%。因為單位面積產量增加,價格不升反降。以實際幣值而論,目前價格僅為20年前的35%。

        玉米可提供家畜(禽)飼料中全部能量和大部分的蛋白質。就換肉率而言,1噸玉米可轉換為0.27噸牛肉,0.48噸豬肉,或0.66噸雞肉。

        目前世界玉米產量在4.25~5.0億公噸之間。在世界各國之間,美國即佔一半而居首位;中國大陸為第二玉米生產大國,過去兩年中,玉米收穫量都接近1億公噸,但仍不及美國產量之半。3、4年前中國與阿根廷、南非同為玉米的主要輸出國,但中國因畜牧事業興起,玉米需求大,已開始進口玉米,前年為400萬公噸,而勢將逐年增加。因為美國玉米消耗量之人均為0.68公噸,而大陸僅為0.076公噸,表示大陸雖產玉米,但人口太多,可耕地有限,必須種植糧食。畜牧發展之後,玉米將嚴重不足,只有進口一途。因此,對國際穀物的貿易和運輸,必須有所了解。

        目前世界玉米貿易量(歐聯內部貿易除外)徘徊於55~70百萬公噸之間,絕大部分來自美國,1991/92為71%,1989/90為84%。日本為玉米最大進口國,過去5年每年平均進口16百萬公噸,佔世界貿易量的23~29%。南韓和台灣過去5年平均每年各進口5百萬公噸。蘇聯解體之前每年進口量曾高達20百萬公噸,但自解體以後進口大減,自1989以來每年進口自2.8至17.6百萬公噸不等。關貿總協烏拉圭回合大量削減農業補貼和出口補貼,預計未來美國玉米需求亦將增加。

        價格決定於供需,而產量則受制於氣候。從春天的氣候即可預測該季的產量。因為玉米田表土的含水量即可供應水份需求的50~70%。所以把土壤水分套進公式,就算出玉米的預定產量。有了適當的水分,玉米株非常健壯,但在開花受粉的4週卻易受害。前瞻的業者都懂的做期貨,所以這些資訊不可不知。

三、玉米的採購、運輸與裝卸

        有關玉米供應商的資訊,可向使領館詢查外,亦可向美國飼料穀物協會(US Feed Council)、北美外銷穀物協會(North American Export Grain Association)接洽。

        採購方面,可採招標或議價方式,載明所需品質和船期。其他有關事項,還有價格單位(國內為蒲式爾,國際為公噸,報價方式(FOB,或CIF/CNF),USDA/FGIS驗證和期貨交易等,都是值得深入了解的。

        運輸方面,應在深水碼頭建立散裝穀倉,以便卸下散裝穀物,以自紐奧連裝船的巴拿馬最大級(Panama maximum,簡稱PANAMAX),即5萬5千公噸,吃水12米的散裝輪來載運穀物,配合碼頭散裝穀倉,節省運費一半以上,再加快速卸貨與碼頭損失的減少,大量節省進口玉米的成本。以台灣為例,目前運費5萬5千噸的大輪每噸為22美元,2、3萬噸中輪為34美元,1萬噸小輪就要50美元以上。(近來美國又發展自西北岸港口裝貨的路線,運費更廉,每噸只有美金(0.5元),散裝運輸除運費低廉之外,碼頭損耗也減少,每公斤玉米要節省台幣7角多,大宗穀物的採購20年來一直是聯合採購,近年才改為自由採購。

        飼料成品亦散裝運送,配合自動化給料,每公斤散裝飼料又可節省台幣2角2分,合起來將近台幣1元,每隻豬吃料以390公斤計,就是台幣390元,佔飼料成本十分之一。從頭到尾都是散裝,此項基礎建設,可說完全是政府推動。玉米進口量從開始的每年3萬噸增加到現在的550萬噸,大豆自開始進口時的5萬噸,增加至現在的225萬噸。加上小麥、大麥和高粱,大約900萬噸。台灣耕地80幾萬公頃,生產稻米170萬公噸。如此看來,進口為國產的5倍。進口雜糧經人畜利用,變成糞便,自非台灣現有土地所能吸收,反而要花錢去處理,這就是高度發展所要付出的代價。

四、如何協助大陸養豬

        近年來大陸國民所得提高,豬肉需求增加,而台灣養豬業已超飽和,畜牧人才過剩,所以業者和教授們都紛紛往大陸跑,尋求新的出路。本文即就此提出個人的看法。

        1. 技術與經驗─養豬雖然並非高科技事業,但台灣三十年來所建立的養豬基本技術和管理制度非常的完整和健全,可以整套轉移,所以對業者而言是一項商機,對技術人員而言,也是一個就業機會。

        2. 種豬供應─台灣歷年自歐美進口的種豬,經過選育,場內場外檢定,環境適應,無論繁殖、生長性能,和瘦肉率各方面都卓越,再加檢疫、登錄都很完善,可以說具備優良種豬的條件。又因運費低廉,可輸往大陸建立種豬場,繁殖供應。

        3. 藥品和器材─台灣的畜牧藥品、飼料自動輸送器、污水處理機器等畜牧器材物廉價美,都是大陸所需。

        4. 飼料供應─上面已經說過,大陸目前玉米已經不足,例如四川和廣東所需的玉米,要遠從東北以火車運來,而因車皮緊張,時常斷貨,今後勢必大量進口玉米,而台灣在玉米的採購、運輸、裝卸、倉儲的經驗,正是大陸所缺的。台灣業者的資金也是大陸所歡迎的。把握住廉價的原料,產品才有競爭力。

五、大陸養豬事業的展望

        1. 協助大陸養豬不外兩種方式:一是經營大養豬場,供應都市所需的豬肉;一是開飼料廠,賣飼料給小養豬戶和農民。兩者孰為優先?從大陸的政策面來看,大養豬場可快速的解決都市缺肉的問題,而農民養可以脫離貧窮,兩者都重要。在業者的立場,除了要配合政策之外,主要的考量是那一種比較有利。

        2. 大陸目前仍有很強的物價控制措施,肉價高要限價還比較簡單,而豬價太低時,政府對養豬農民不能不管,那麼如何穩定豬價,問題就大了,投資者必須注意。

        3. 上面已經說過,養豬不是高科技的事業,只要有基本技術和妥善的管理,發展起來很快。養豬戶累積了資金,一定擴大規模,提高經營效率和競爭力。在豬價低檔時,小戶不敵而被淘汰,其結果必然是養豬戶數減少,平均規模擴大。

        4. 養豬戶規模擴大的結果,糞便污染的惡夢必將浮現。此時如在政策面預先加以考量,在輔導的同時,也以課稅的手段,來防止規模的過分擴大,而免步台灣的後塵,拿納稅人的錢,來補助養豬戶設置污染處理設備。

        (原載於中國畜牧學會會誌第25卷增刊P.37~42)

        (感謝鍾博博士答應轉載)

飼料營養雜誌(p.4∼9)─鍾博、九七年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