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帶裂口鯙學術見證在台東魚市

        省水產試驗所台東分所研究助理陳鴻嗚在台東縣成功鎮購得一尾環帶裂口鯙,這是1844年英國生物學者理查森首度在中國海域發現並命名後,再度在中國海域發現牠的蹤跡。陳鴻嗚興奮的說:「環帶裂口鯙重現中國海域,足可粉碎近代西方學術界對理查森報告的懷疑」。

        這尾長72公分、重566公克的環帶裂口鯙,是陳鴻嗚在成功鎮魚市,以50元從魚販手中購得,經翻閱文獻資料獲得證實。他指出,環帶裂口鯙是理查森(Richarson)在153年前─即清道光24年在中國海域發現並命名,標本目前仍存放在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因理查森在報告中僅提及發現於中國海域,並未明示地點,加上近2、30年來,西方學者陸續在中美洲加勒比海域、南美洲巴西東北海域、西非幾內亞灣等地發現牠的蹤跡,西方學術界雖承認理查森是第一個發現環帶裂口鯙的學者,但懷疑理查森是否記錯發現地點。

        「153年來,環帶裂口鯙未曾再出現於東亞各國的相關文獻資料中。」陳鴻嗚:「日本產魚類大圖鑑及國立台灣大學動物學系教授沈世傑主編的台灣魚類誌兩本書中,也找不到有關環帶裂口鯙的文字與圖片記載,牠沈潛153年後再現中國海域,足可證實理查森的報告正確無誤」。

        陳鴻嗚曾與美國學者鮑爾可(Blulke)合作台灣鯙類研究,他從鮑爾可的「大西洋西北海域魚類」報告中,得知環帶裂口鯙性習晝伏夜出、肉食、喜潛伏於暗礁中,行動雖遲緩卻善戰,遇危急狀況會做出類似眼鏡蛇的攻擊動作。

        陳鴻嗚說:「受地球大陸板塊區隔,從未有同種鯙類同時出現於大西洋與太平洋,為何環帶裂口鯙會在兩個不同海域出現,是一個待解的謎」。

飼料營養雜誌(p.111)─編輯室、九七年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