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足夠的玉米來飼養禽隻?

        世界家禽產業的迅速擴張已戲劇性的增加了對家禽飼料的需求,最近玉米國際市場價格的發展趨勢是否已首度反映出玉米結構性短缺的訊息?

        最近,玉米價格的上漲行情主要是導致於美國去年的減產,足足減少了27%的產量,約70百萬公噸的玉米,對美國玉米存貨量無疑造成頗大的影響,也使得玉米價格因而創新。依據今年的預期存貨僅能提供1至2星期的消費量,而正常的存貨水準應足以提供4個星期的消費量。另外,美國玉米龐大的外銷需求量也是價格創新的主因之一。當一些亞洲國家意識到中國大陸不再是他們所需玉米的主要供應國時,都轉而向美國購買。

        在此,不妨順便一提中國大陸玉米的外銷情形,供讀者參考。大陸在1992/93外銷了12.6百萬公噸,而1994/95僅外銷了1.5百萬公噸,卻進口了4.3百萬公噸的玉米,因此於1994年年底,中國政府實施了對玉米外銷的禁令,直到今年4月才取消。除了美國、中國大陸之外,還有阿根廷與南非是世界主要玉米供應國,相對而言,阿根廷的年外銷量顯得相當平穩,平均在5至6百萬公噸上下;南非的玉米外銷量則起伏不定端賴其產量的多寡而定。因而,在世界玉米市場上,美國無疑握有決定性的地位,預估1995/96美國玉米將佔世界外銷量的75%左右,換言之,在78百萬公噸的世界玉米外銷量裡,美國將佔59百萬公噸。雖然中國大陸解除了對玉米的外銷禁令,但其出口量畢竟有限,每年約1至2百萬公噸銷往日本與南韓;而南非在1996/97也會有少許的外銷量,但面對亞洲諸國每年40百萬公噸的進口量時,顯得微不足道。

        世界玉米的生產,最主要是使用在動物飼料上,其中又以家禽業為最。雖然小麥、大麥與高梁在比價之下或可替代玉米,但就家禽飼料而言,玉米依舊是其主要成分。加上今年各種穀物都面臨歉收減產的清況,以其他穀物替代玉米的可能性幾近零。

        事實上,這些年來亞洲已儼然成為家禽生產的重鎮,其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25%,使得家禽飼料產量亦高達67百萬公噸,占亞洲地區混合飼料總產量的56%;家禽飼料裡玉米佔了34百萬公噸,佔亞洲玉米總使用量175百萬公噸的20%。玉米的高使用量與高價格終究將造成家禽業的負擔,這些不僅在亞洲國家顯得特別明顯,在美國其實也一樣,使得這些國家的大養禽場正面臨被迫抑制他們產量的命運。

        除了玉米之外,大豆粕也是家禽飼料的主要成分,亞洲國家每年約使用18百萬公噸的大豆粉,其中5至6百萬公噸是來自於進口,通常加工用大豆多來自於美國,而大豆粕則來自於巴西、阿根廷、中國大陸、印度與美國。玉米、大豆與大豆粕在美國其實是所謂的競爭商品,尤其就農作物輪作而言時。而大豆和大豆粕的價格是緊緊跟在玉米價格之後,一旦與之有一段不小的差距時,會大幅增加美國國內對大豆粕的消費,因此,在大豆粕價格相對偏低時,實應著手對玉米價格做一些基本上的調降了。

表1. 玉米的主要進口國家

單位:千公噸

國家 1991/92 1992/93 1993/94 1994/95 1995/96
日本

南韓

台灣

中國

馬來西亞

印尼

其他

總計

美國所佔比例(%)

16546

6222

5258

0

1732

228

1058

31044

73

16760

6544

5629

0

1957

357

708

31955

74

16165

5696

5316

0

1977

962

439

30555

656

16481

8223

6300

4287

2400

1738

630

40059

96

16500

9200

6500

2500

2300

2000

1000

40000

95

表2. 飼料作物產量與使用量表

(單位:百萬/公石)

玉米   大豆
1995/96 1996/97   1995/96 1996/97
549.0

2598.6

3153.0

2228.9

792.9

3021.8

131.8

4

2.5

 

131.8

3064.1

3199.1

2292.4

722.4

3014.8

184.3

6

2.6

 

期初存貨

生產量

總供給量

內需量

外銷量

總消費量

期末存貨

期末存貨佔總消費量的比例

新台幣元/公斤

大豆粕價格(新台幣元/公噸)

118.1

758.4

878.2

522.1

296.0

818.3

606.0

8

5.3

6915.2

59.9

810.5

872.2

521.6

289.0

810.5

61.7

8

5.8

7644.6

資料來源:美國農部

97年4期p43.GIF (8125 bytes)

飼料營養雜誌(p.42∼44)─陳章真、九七年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