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Kiskunhalas

家禽電宰加工廠及其養鵝戶

        位置布達佩斯近郊的Kiskunhalas家禽電宰廠的主要產品有全雞、分切雞、全鴨、分切鴨、全鵝、分切鵝、鵝肝及禽肉所製成的各式香腸產品。雞、鴨與鵝各有一條生產線,每條生產線有40位工作人員,每天工作8小時。電宰與四肢的分割部份是由機械操作,其他的胸肉與鵝肝等部份的切除則採人工處理。鵝肝是該加工廠重要且高價位產品,85%外銷,主要為法國與日本。就匈牙利而言,鵝肝的出口有配額限制,每個加工廠的配額則決定於家禽產銷協會,使得該廠歷年來的鵝隻電宰量分別是1992年的163,914隻,1993年的352,911隻,1994年的551,587隻與1995年的414,512隻,平均每隻鵝7.79公斤,每個鵝肝為550公克;此外,加工廠的肉雞產品,40%外銷,主要是德國、英國、義大利與東歐國家。內銷則走高品質高價位產品,以與其他加工廠產品做一市場區隔。

        加工廠由電腦控制品管、重量、隻數與百分比,一是工產本身所須,另一是提供養禽戶參考。不同養禽戶的禽隻進入加工廠時,其腳上都繫有該禽戶的代號。在肉品處理過程,尤其像鵝肝過磅時,該養禽戶會派人在旁監督。該加工廠所屬當地政府,在該加工廠提供大部分資金下,興建了廢水處理中心;至於其他的廢棄物與禽隻排泄量等,每天都做登記與統計,以便配合環保局每年的不同期檢查。如果不合格時,罰款則由主管自行負責。

        該工廠是以與養禽戶簽訂合約方式來獲得所須貨源,但僅有品質限制,買價則決定於家禽品質、農場距離、數量和飼料價格等。種鵝場的飼養方式相當傳統,與臺灣的無分軒輊,但孵化系統則完全機械化,有溫度、溼度與翻轉等的調節裝置。鵝長到某一階段,在填塞之前,便出售給小規模牧場與農家來飼養,由於完全是以人工給鵝隻填塞高營養成份的飼料,因而這些小農戶其實僅是賺取微薄的勞力工資,每戶平均飼養僅百隻左右,他們的鵝隻或來自種鵝場,但多半來自所謂的牧場。有些養鵝戶就在住家後院養了近百隻鵝,根本談不上環保與噪音防治。

        由於臺灣的鵝產品系列,泰半朝鵝肉與羽毛產品發展,因此多採白色羽毛品種,而匈牙利多半是帶灰褐色和雜色羽毛品種,主要是鵝肝長得特別大。在臺灣其實也可以發展高價位的鵝肝產品,外銷日本市場與內銷應不成問題。如經評估,臺灣 適合鵝肝的發展,除對養鵝戶予以宣導之外,由民間成立鵝隻電宰加工廠則成了當務之急。

飼料營養雜誌(p.23∼24)─國際家禽市場簡訊、九七年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