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和台灣養豬發展過程之比較

一、前言

        過去的幾年是中國大陸養豬轉變最大的一段時間,這些轉變包括:    

        (一)大陸之政治由計畫經濟改變成市場經濟,因此養豬變得有一定之利益。

        (二)由小型副業養豬轉變成稍大些之副業養豬。

        (三)目前慢慢接受完全飼糧。

        (四)生活水準漸高,因此豬肉消費量增加。

        這些轉變使得養豬發展速度快速增加,根據全世界發展之經濟來看,凡是一項事業在發展初期,其進展都非常快速大陸養豬也不例外,然而有趣的是大陸養豬也不例外,然而有趣的是大陸養豬之發展有很多方面與台灣過去之發展類似的地方,這些類似的地方可能可以作為他們的借鏡以避免錯誤之再度發生,特別是台灣有意到大陸投資者應注意之事項。

二、市場經濟

        目前大陸之市場經濟,並不完全以市場為導向之經濟,根據一般接觸到人之說法其中仍希望豬價不可太高,這情形非常類似當年台灣之物價會報,當年之物價會報控了養豬的漲跌,以致在發展過程中也許對消費者有些好處,但對飼養者而言並不是完全市場導向之生產。因此在刺激生產意願上不是那麼高,但此種由計畫經濟轉成市場經濟之過程已經可以說是一大步,下一大步可能是政府"減少"干預市場之價格。

三、養豬和其他農業之發展

        傳統上農業非畜牧業,而吃肉對以前中國人而言是吃飽後之糧食。因此在兩岸之發展過程,都呈現畜牧業要由非主流之地位上站出來說畜牧業之重要性,均受到主流農業抑制之現象。其中最典型的兩種說法是(一)人都吃不飽還拿糧食去餵豬、(二)豬和人競爭食物。

        但是如果以歐美發展之情形來看畜牧事業,遲早會成為重要之產業,台灣亦同,例如目前在台灣農業產值佔前十名之單項農產,畜牧佔了五項,而豬為第一位。大陸之養豬發展在這種和其他農業之競爭下,如果無法突破上述兩項說法,則想要快速發展必然受到抑制。

四、養豬和其他畜牧事業

        大陸養雞事業之發展與過去台灣之發展略有不同,最大之不同是台灣過去之養雞發展是由"千家萬戶"(大陸用語)之養雞而轉成大養雞戶,中國大陸較少看到此種千家萬戶養雞之現象,而是所有之"團體"直接大量生產(此法對農村之發展不好,非本文之主題),不過他們和台灣類似的地方是養雞發展到一個程度時,養豬業才接這快速發展之手而發展。台灣在民國50年至60年初期,即是這段接手期。

五、養豬和其他工業之發展

        (一)目前輕工業和養豬發展形成競爭,最典型的地區例如廣州附近、江蘇南面都形成寧可要輕工業也不養豬,台灣過去之發展也是如此,也因為此種發展使得養豬人抬不起頭,直到最近十年才可以感覺到養豬人能夠很大方的聲稱他自己是"養豬人"。

        (二)工業的發展尚未到能支持養豬業畜舍快速改良之地步,過去台灣也是如此,因然在國外看了很多項豬舍材料,但因本地工業無法配合以致必須進口或因陋就簡。

六、消費者習慣

        在豬肉市場所見或一般百姓居住地方來看,雖然有很多人說不喜歡吃肥肉,但在鄉村仍有很多人喜歡肥肉,因此豬種改善上無法再加快腳步。

七、飼料

        (一)飼料原料產品和養豬產品不在一起(詳見夏1994,台灣也一樣(註:台灣的飼料產區在美國),因此在供需上需要調節。

        (二)飼料採收、儲藏、運輸技術和飼料品質之關係,目前大陸飼料採收和儲藏技術方面仍無法生產高品質之飼料原料,再加上運輸上之問題使得飼料原料成本高,台灣過去之發展在運輸方面也有同樣之問題。

        (三)太多小型飼料廠效率不佳,台灣過去也有此現象,但沒有多到像大陸那麼多的飼料廠,其實多的結果不只是效率不佳,連著技術方面亦無法改善,因為無法有那麼多之技術人員參與生產。

        (四)飼料廠的工作人似乎對豬之現象並不瞭解,雖然大陸上現在的人員大部份都在鄉下養過豬,但那種副業性養豬和飼料廠工作人員所需的不一樣,因此對養豬人所需飼料並不完全清楚。

(五)缺少預混料之原料

        這種情形在台灣一直到民國六0年(1971年)以後才逐漸改善,但這又和外匯及養豬生產利潤有密切之關係,後二者如缺少預混料的進口及刺激本地業者生產之誘因。

(六)飼料型態

        台灣過去飼料業之發展是由副產品→半完全飼料→完全飼料

            ┌─完全飼料─┐        

        →│                         │

            └─濃  縮   料─┘

        目前大陸正對過去台灣之半完全飼料最有興趣之時期,其實半完全飼料和濃縮料及精料類似,只是用的方法不同,半完全飼料是混著副產品不經配方使用,濃縮料和精料是經過配方和大宗原料使用。目前大陸上保育豬期使用完全混合飼料之情形較多,其他肉豬使用濃縮料混合副產品(未經配方)使用較多。

(七)飼料原料供應不穩定

        由於飼料原料生產總量似乎無總體之規劃,而目前又較少由國外進口,因此良好品質之飼料在每年原料收穫季之前常呈供需不穩定之現象。

(八)飼料供應系統

        1. 糧食系統

        2. 畜牧獸醫站系統

        3. 經銷商

        雖然目前已由私人包下運作,但然受此系統之影響,因為經銷飼料至少要有堆積及運輸之設備,在經濟發達的廣州附近第3類特別多,但其他地區則以1、2類為主,這和台灣過去以農會為主要經銷系統,轉成以經銷再轉成直營為主要系統。

(九)豬種

        ☉台灣發展過程

        本地豬:土二品→土三品→洋三品

        ☉大陸發展過程

        本地豬:土二元雜交豬→土三元雜交豬→?

        在發展過程中台灣養豬由土三品進入洋三品之過程,經歷進口洋種豬及洋種豬在台灣生根期。

        大陸在豬種進口上目前也類似,1970年代台灣之發展凡是所有的豬種都可以進口。當時台灣曾有過比利華、明尼蘇達NO1、NO2、盤克夏等,其後台灣擔心品種無限制的進口將影響小農民一窩蜂的養新奇但無效率之品種,以及擔心進口雜種合成豬而導致其親代完全控制在外國人手中之題。因此僅有特定純種豬允許進口(藍瑞斯、約克夏、杜洛克和漢布夏)相信未來大陸也會在豬種進口上有些程度之限制。

(十)豬場改良       

        大陸之人工授精技術對本地豬沒有問題,但對洋豬可能需要更進一步瞭解,但對整個檢定制度相當陌生。

(十一)屠宰場

        良好之屠宰場不多,早年之屠宰場多屬俄式且大部份設備已不用,未來屠宰場之發展可能也會和台灣一樣由原始型再慢慢發展上去。如果屠宰場無法快速發展,則配合豬種改良上無法如此,豬種改良速度一定受限制。因為原始型之屠宰場無法將背脂測定等做的很好且速度亦不夠快。

(十二)分段作業

        大陸養豬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分段作業,僅在少數大場實施,其他缺少此種觀念。分段作業在台灣是台糖公司首先實行,使得養豬才有其正式生產系統。

(十三)季節性生產

        早年台灣很多養豬人完全是以供應舊曆年及其他節慶為主,這種打游擊的生產方式,目前在大陸也很流行。更重要的是大陸冬天生之小豬,由於畜舍設施尚無法完全配合因此存活率低,所以冬天變成非生小豬之季節。此種打游擊之生產無法提高生產效率。

(十四)正確餵飼法

        目前農民對豬隻各階段正確餵飼法尚不清楚,因此效率無法提高。

(十五)畜舍策劃

        大陸之豬舍分成三類,一類為本地類,似乎由北到南、由西到東均類似,甚至和其早期台灣台糖之豬舍類似(40─50年代)。另一類是進口類,這中間有完全外資型,似乎沒有考慮地區環境溫度電力供應之問題。另一型則為進口改良型之豬舍,很像早期分段作業時台灣之豬舍。

        基本畜舍策劃上有很多台灣過去犯的錯誤,似乎在大陸照單全收了。例如台灣已被淘汰掉的方型塑膠地面,目前正在河北開始發展。

(十六)市場價格

        1─2年前豬價不佳導致賣母豬,而目前豬價由於多種原因回升,豬場無足量小豬出售,這種市場價格循環在大陸可能會和台灣早期一樣週期非常密,因為大陸養豬戶並沒有很足夠的資金,所以在豬價低迷時無法支持的太久。

(十七)推廣工作

        目前大陸的推廣工作分成四大部份

        1. 糧食系統

        2. 畜牧系統含養豬協會及政府單位

        3. 大學

        4. 飼料及藥品業

        最主要之路線為第2項,但新知方面第1、4項也扮演重要角色。大學則經由第1、2、3項推廣出去,本身之推廣不夠。

(十八)新知訓練

        豬場高層次人員之訓練,大部份在國外參觀時獲得,但很多養豬場現場人員並沒有太多機會受訓,而高層次的人員又缺少現場經驗,因此可以看出兩類人員有時缺少交集,有必要讓現場人員和台灣之養豬人員密切之交流,因為台灣養豬現場人員現場經驗相當豐富,此類經驗傳承在初期相當快。

(十九)養豬和教育

        農業技術之改進除了口頭傳承外需要文字,因此如果國民教育水平未能達到某一程度時,改善速率是相當慢的,目前大陸養豬改善速率可能將因教育水準而受到影響。

(廿)地域性

        目前大陸養豬技術在地域上所造成之差別相當大,基本上養豬技術由廣東向北發展,亦即廣東在外表可到之技術層面普偏較好(含畜舍及飼養系統)各省都有其特別好的一些豬場但不普遍,而且發展的模式各省內部大致相同,也和其他省發展並不相同(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子就是山東省)。山東省內中大型的豬舍幾乎都是同一型式但和其他省不相同。這種發展很類似1960~1970年間臺灣養豬初期之情況,各縣之間發展不相同的畜舍但縣內因互相模仿及同一推廣體系,所以很類似。

(廿一)外國公司

        外國公司的整場輸入是在大陸養豬受港臺影響後另一波大的影響,特別是三德公司在幾年前進去的一批豬場,但由於國情之不同,相信大陸需要一段時間的調整,特別是使用材料之調整。環境之調整,由於大陸由南到北環境差異很大,及美國南北差異也很大但美國當年養豬集中在米玉米帶,因此設計以北部規畫為重心。大陸養豬豬舍之調整期也將有一段時間才能漸漸在養豬發達之省份本土化,這和台灣養豬發展之過程類似,但一項差異相當大,亦即當初由台糖引進美國豬舍之觀念,以本地環境為依據設計,而沒有完全引進美國之豬舍,因此較容易在本地生根。

(廿二)管理制度

        國外公司引進的管理制度常常必需配合其設備才能達成目標。而目前大陸和過去台灣所特有的工資低廉又必須用人來管豬,而人的問題永遠不易解決,因此引進制度需要經過評估,否則在以後的養豬管理制度亦受到影響。

飼料營養雜誌(p.64∼69)─夏良宙、九七年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