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水產服務專欄

魚類的寄生蟲(Ⅵ)

口絲蟲

        口絲蟲(Ichthyobodo,舊稱Costia)常棲息於淡水魚類的皮膚與鰓部,於海水魚類亦可發現類似品種,數量少時並不會造成病害,但於環境水質不良或魚隻健康狀況不佳時,常會大量繁殖,破壞鰓及皮膚組織,造成粘液分泌增多,形成白霧狀的附著物,故稱白雲病,常造成幼魚大量死亡。

        歐美,日絲蟲常造成養殖鮭鱒幼魚的大量死亡,但於台灣養殖鱒魚尚無病害的報告,可能因為流水式養殖,口絲蟲不易大量寄生。台灣以錦鯉及一些觀賞魚類較常發生,尤其是錦鯉常發生於移池後,常稱為新水病,又因為感染後錦鯉常呈昏睡沉於池底角落,而稱為昏睡病。

◎病因:

        口絲蟲屬原生動物界,肉足鞭毛蟲門、動鞭綱,以飄游口絲蟲(Ichthyobodo necatrix)最常見,廣布於世界各處,常附著寄生於淡水魚類的體表皮膚與鰓的上皮組織。蟲體大小約5~12×3~9μm,游離時蟲體呈卵圓形,具2或4根鞭毛,可旋轉游動,內有1個圓形胞核;固著於宿主的蟲體則呈洋梨形,鞭毛不明顯,於組織上可上下左右擺動。

        口絲蟲於2~30℃皆可生存,但以24-25℃,pH值4.5~5.8時,最容易大量繁殖,繁殖時以縱二分裂法,不需中間宿主,可直接傳染轉移宿主。於環境不適時可形成具抵抗力的孢囊,而附著於魚體或池底中。

◎症狀:

        1. 感染初期魚體會發癢,而於池底池壁磨擦魚體。

        2. 感染部位充血潮紅,或粘膜增厚形成灰白色或淡黃色的混濁物。

        3. 食慾減退,無精神,縮尾夾鰭,群聚沈於池底角落,反應遲鈍,魚隻逐漸失去平衡,橫臥於池底,最後衰弱死亡。

◎診斷:

        1. 觀察症狀,尤其是群聚昏睡的情形。

        2. 顯微鏡檢查觀察蟲體的形狀與數量,取體表粘膜或鰓組織,於顯微鏡下可觀察到附著或游離的口絲蟲,蟲體形小,需400倍才可見光亮透明能擺動或游動的小蟲體。病材檢查時需新鮮,蟲體於壓片下易死亡,死亡蟲體則需經染色才能判別。

◎治療:

1. 福馬林(Formalin)

        20~30ppm,每2-3天使用一次,連續數次。需注意對魚隻的影響,避免於傍晚使用,以免造成缺氧。

2. 藍天使(AV-70)

        淡水魚類對銅劑敏感,易發生中毒,最好避免使用硫酸銅,必要時可使用藍天使,1~1.5ppm,藥浴24小時,但需注意池水的軟硬度,硬度低於50ppm,或酸鹼值低於7.2時,應避免使用,或配合0.01~0.1%的食鹽來使用。

3. 鹽浴

        3~5%的食鹽水浸浴1~2分鐘,連續數天。

◎預防:

        1. 增加水流強度,可減少口絲蟲的附著寄生。

        2. 降低飼養密度。

        3. 維持水質潔淨穩定,減少對鰓或體表組織的刺激。

        (待續)

飼料營養雜誌(p.105∼108)─龍門水產、九七年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