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糧食高峰會議

        於1996年11月14日至17日,全球超過170個國家及地區之代表,包括日本藤本農林部長、美國格利曼農務長官、中國李鵬總理及歐聯國家(EU)農民團體代表等,均出席參加位於義大利羅馬的聯合國糧農組織本部所舉辦的世界糧食高峰會議。會中並由聯合國事務總長加利發表演說,期望下世紀2015年到來前,全球營養不夠之人口數能夠減半的目標,將採取具體的行動計劃政策,而此次的政策聲明又稱「羅馬宣言」,其主要的內容在宣示,世界應繼續為達成保障糧食的安全和掃除飢餓而努力,使人人有免於飢餓的權利。

日本輸入國的立場

        出席之各國首席代表先後發表演說,日本國對「羅馬宣言」所提之糧食問題,表示高度的評價,並強調日本身為糧食輸入國的觀點,其提出需重視糧食安全的保障;兼顧國內糧食生產、輸入、倉儲三方面之平衡;國內農業的機能以及糧食輸出國對輸入國需擔負安定供應的責任等。

美、澳強調貿易自由化

        美國之立場則偏向保障地球區域糧食安全,並主張開放自由貿易,其認為保護主義或弧立主義是謬誤,且有歷史可資證明。此外澳洲、紐西蘭等國家,也陳述產農品貿易自由化的必要,顯示出糧食輸出國與輸入國強烈相反論調的看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維持糧食自給

        中國擁有世界最大的糧食需求條件,所以對全球糧食需求有重大影響力,其闡明糧食安保的基本政策乃是照顧這12億人口的國家,所以全面支持「羅馬宣言」的主旨。而中國境內連續兩年糧食的豐收,是否將導致中國成為國際糧食供求不安定的要因?基於中國對國內需求的日益擴增,將有潛在的補償能力,因此,否定中國將成為國際糧食供求不安定的疑慮。

歐聯論調與美相悖

        歐聯國家及其加盟國主張農業或農村的永續維持,將對自然生態與景觀有益,提倡為環保而保護農業的重要性。此外,因烏拉圭回合的談判,指責促進貿易自由化的結果,使得國際上的農產品的上揚,導致糧食輸入國的額外支出,藉此抨擊美國自由化貿易推進論的演說。

飼料營養雜誌(p.81∼82)─潘金木、九七年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