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水產服務專欄

魚類的寄生蟲(Ⅸ)

粘液孢子蟲

◎病因:

        粘液孢子蟲種類繁多,只寄生於無脊椎動物或變溫脊椎動物,感染魚類的粘液孢子蟲皆屬粘液孢子蟲綱(myxosporea),多數為片利共棲,不會造成病徵,但有些種類仍會造成寄生性的病害,如鱒魚的迴旋病粘液孢子蟲。台灣養殖鱒魚尚無感染粘液孢子蟲的病例,常見者為鯉魚的鰓粘液孢子蟲、鰻魚的雙極孢子蟲及黑鯛的尾孢子蟲等。

◎病因:

        1. 迴旋病粘液孢子蟲(Myxosoma cerebralis)孢子近圓形,具2個卵圓形極囊,缺嗜碘食胞,大小約13.5~16×7~9μm,寄生於鱒魚及鮭魚的軟骨組織,造成迴旋病,為高傳染性的慢性消耗病。

        2. 雙極孢子蟲(Mysxidium)

        孢子呈紡綞形,兩端鈍圓,各具一球形極囊,大小約5~7×12~13μm,可寄生於體表皮膚、鰓或腎臟,形成橢圓形的孢囊,內含詳多孢子。

        3. 碘泡孢子蟲(Myxoboins)

        黏液孢子蟲中種類發現最多的一屬,孢子呈扁平橢圓形,前端具二個極囊,孢質內有一個嗜碘泡,可寄生於鰓、皮膚、腦、肌肉及各臟器。

        4. 尾孢蟲(Henneguya)

        孢子呈圓形、卵圓形或紡綞形,具兩個極囊,殼片向後延伸形成兩條尾突,大小約8~17×4~9μm,尾長約12~16μm,可寄生於鰓及各臟器。

◎症狀:

        1. 寄生體表皮膚時,皮膚出現點狀的白色小突起,內有乳白色粘液,使皮膚呈白點狀或白雲狀,又稱粘液孢子蟲白點病或白雲病。

        2. 寄生於腎臟時,外觀無症狀,嚴重感染時造成腎臟腫脹。

        3. 寄生於鰓時,鰓瓣常可見許多微細小白點,使鰓組織腫脹。

        4. 鱒魚感染迴旋病粘液孢子蟲時,會影響運動與平衡,造成迴旋游動或脊椎變形,幼魚則尾部後1/3常呈黑色,又稱黑尾病。

◎診斷:

        觀察症狀後需取病灶病材以顯微鏡檢查,觀察孢囊與孢子的形狀,或經組織切片等方法來診斷。

◎治療:

        尚無有效治療藥物,撈除病魚加以燒毀或深埋,預防二次性的細菌或黴菌感染可降低死亡率。

◎預防:

        1. 注意清池與消毒,減少粘液孢子蟲污染的機會。

        2. 餵飼下雜魚時,注意有無粘液孢子蟲污染,以免引入病原。(待續)

飼料營養雜誌(p.104∼106)─龍門水產、九七年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