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水產服務專欄-魚類的寄生蟲(XⅡ)淡水白點蟲

        淡水白點蟲為淡水魚類常見的原蟲性寄生蟲,具高度傳染性,可感染各種淡水魚類,易發生於水溫15∼25℃時,於台省常發生於秋末至初春低水溫期,主寄生於體表及鰓,造成傷口引起體表潰爛及爛鰓等病症。

病   因

        淡水白點蟲(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又稱魚纖蟲或多子小瓜蟲,屬原生動物纖毛蟲門,蟲體呈球形,外被纖毛,會因運動而改變形狀,寄生於表皮與真皮間,形成囊胞,即肉眼所見的小白點(照片1)以寄主的組織液為營養。成熟的蟲體大小約500∼800μm,內具一個淡黃色透明的馬蹄形大核(照片2)。蟲體成熟後會脫離魚體,落於池底、泡壁或水生植物上,分泌凝膠狀物質包被蟲體,形成胞囊體開始分裂複製仔蟲(照片3),約可形成250∼1000個小仔蟲,仔蟲成熟後破囊而出,大小約30∼45μm,外被纖毛(照片4),能於水中自由游動找尋宿主,附著宿主後侵入上皮組織,進行下一個週期。

        白點蟲的生活週期與溫度關係密切,以24∼26℃為最適,約4天即可完成一個週期,溫度愈低生活期所需的時間愈長,於14∼15℃時約需2週,於10℃以下或28℃以上時,胞囊體會中止發育呈休眠狀,於溫度適宜時再重新分裂發育,故於春秋水溫驟變期間最容易大量發生。

症   狀:

        (1)體表、鰭、鰓、眼等各部位皆可形成大小約 0.5∼1 mm之小白點,嚴重時整片如附蓋一層乳白色的薄膜。

        (2)魚體發癢,於池壁、池底磨擦身體,或於水面跳躍。

        (3)表皮組織破損剝離,隨伴二次性的細菌或黴菌感染。

        (4)鰓部嚴重感染時,粘液分泌增加,呼吸困難,食慾喪失漂游於水面或入水口處,最後衰弱死亡。

診   斷:

        觀察病魚行為表現及體表的小白點,但有些魚種感染時以鰓部為主,體表症狀不明顯,需配合顯微鏡檢查體表鰓組織,觀察白點蟲的數量大小與組織受損情形。

治   療:

        白點蟲成蟲寄生於體表組織內,藥物不易到達,藥物的使用主要在殺滅孵化的仔蟲,故治療時需配合水溫,涵蓋整個生活史。

        (1)升高水溫,28∼31℃,約5∼7天,適用於魚缸養殖的觀賞魚。

        (2)食鹽,1∼3%,1小時鹽浴,每日一次,適用於廣鹽性的魚類,如鱒魚。

        (3)福馬林(Formalin)

        1.20∼30ppm,藥浴12小時,每3∼4日一次,連續3∼4次。

        2.200∼250ppm,藥浴1小時,每2∼3天一次,連續數次,適用於流水式養殖。

        (4)藍天使(AV-70)

        1 ppm,長期藥浴,需注意水質軟硬度,硬度50ppm以下時避免使用。

        (5)孔雀綠(maladite green)

        0.05∼2 ppm,長期藥浴,適用於觀賞魚,但要注意魚種對藥物的耐受性,以免發生藥害。

        (6)甲烯藍(methylene blue)

        2∼5 ppm,長期藥浴,適用於觀賞魚。

飼料營養雜誌(104~105)-龍門水產.九八年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