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類白點症死亡率百分之百

台大與中研院研發出試劑

        台大與中央研究院共同研發出快速、靈敏度高的蝦類白點症病毒檢測技術,未來蝦農將可以一池五千到一萬元的低成本,篩檢出感染有「蝦子愛滋病」之稱的「白點症」病蝦,及早加以銷售或隔離,減少蝦子因發病而大量死亡的損失。

        台大動物系教授郭光雄表示,蝦類病毒性白點症是目前嚴重危害台灣及其他亞洲地區養殖蝦類的新疾病,像台灣蝦子的產量自1988年白點症迅速傳染以來,從9萬5千公噸驟降了3分之2,如今連2萬公噸都不到,損失估計高達新台幣200億元以上。

        他指出,蝦類感染白點症後一旦病發,死亡率為100%,加上目前尚未有根治辦法,因此有「蝦子愛滋病」之稱,為了讓蝦農及早發現,避免大量損失,台大動物系、植病系與中研院生化所共同組成研究小組,開發白點症病毒聚合酵素鏈反應檢測技術(PCR)及試劑。

        在台灣省水產試驗所協助研究小組在實際室養蝦後,研究小姐領先世界其他研究人員,從蝦子活體直接抽取、純化去氧核醣核酸(DNA)作為基因庫,找出檢測試劑開發的依據。郭光雄指出,此舉使得此試劑較其他試劑來得速度快、靈敏度高,除了將抽DNA的時間由一時縮短為廿分鐘、蝦子經實驗後仍可繼續飼養外,像美國亞歷桑那大學蝦病毒專家也來信說,檢測後辨識輕、重度感染的結果非常鮮明,因此這個試劑已經申請專利並移轉民間公司商品化。

        郭光雄表示,感染的病蝦食用後對人體並無傷害,因此蝦農只要利用一小時就可藉由試劑一次檢驗出養殖池中的蝦子是重度感染、輕度感染或無感染,在避免溫度、水質環境的劇烈改變下,蝦農可判斷養殖及銷售期間避免蝦子大量死亡的危機,另外也可用來檢疫淘汰蝦苗,使疾病不要擴敵給下一代。

飼料營養雜誌(p.104)─編輯部、九八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