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水產服務專欄

魚類的寄生蟲(XX)

絛蟲

        絛蟲(Tape worm)屬扁形動物門絛蟲綱(Cestoda),為脊椎動物的腸內寄生蟲,魚類也會有絛蟲的寄生,除了寄生於腸道的絛蟲外,魚類亦可為某些種類絛蟲的中間宿立,絛蟲幼蟲寄生於魚類的內臟、體腔或肌肉中。魚類絛蟲的感染於台灣的養殖魚類發生並不普遍,而於某些觀賞魚,如七彩神仙則較常發生感染。

◎病因:

        絛蟲的成蟲蟲體一般呈扁平帶狀,由頭節、頸節及體節構成,少數種類則不分節,節片相連呈鏈體狀。頭節位於體前端,以附著器固著於寄生的腸道,附著器特化為吸盤、溝槽或盤等,可為分類的依據。頸節於頭節之後,一般細長,可不斷分生出新的節片形成體節。

        絛蟲無消化系統,直接經由體表的滲透作用吸取寄主腸道的營養,每一節片皆具雌雄生殖器官,成熟後可不斷的產卵或將充滿蟲卵的節片自行脫離,隨寄主糞便排出,於發育過程中,需要2-3個寄主,生活史因絛蟲種類略有不同。

        頭槽絛蟲(Bothriocephalus)為台灣淡水魚類最常見的絛蟲,頭節具一個頂盤及2個吸盤,無頸部,分節完全。卵橢圓形,大小約0.05mm,具卵蓋,由體節排出後隨寄主糞便排入水中,於水中孵化出鉤球蚴,為劍水蚤所吞食後,於劍水蚤體內發育為原尾蚴,魚類吞食含原尾蚴的劍水蚤後,原尾蚴於魚類腸道中發育為裂頭蚴,再形成成蟲長出節片。

        其他許多種類的絛蟲以鳥類或哺乳類為終來宿主,魚類常為其第二中間宿主,第一中間宿立則常為劍水蚤等橈腳類。

◎症狀:

        少量寄生時無明顯症狀,大量寄生時出現食慾減退、消瘦等症狀,或發生腸道為蟲體阻塞,慢性發炎等。

◎診斷:

        解剖病魚時,可直接於腸道內觀察到寄生的蟲體,觀賞魚類也可直接採取新鮮的糞便檢查蟲卵。

◎治療:

        經濟魚類的絛蟲感染一般不治療,水簇箱內的觀賞魚類則可試用Praziquantel 50mg/kg體重口服,或2-3ppm藥浴24小時。

◎預防:

        1. 防止水鳥,雜魚等攜入病原。

        2. 清除劍水蚤等中間宿立。

        (待續)

飼料營養雜誌(p.100∼103)─龍門水產、九八年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