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海洋牧場     箱網養殖慶豐收

        暑期過了,遊客退潮,秋後的澎湖顯得格外蕭索,可是在台灣的企業到澎湖發展海洋牧場,今年秋天又有了新的景點,在賞景之餘,品嚐人工飼養的海鱺魚,一魚多吃,媲美吃大閘蟹,啜飲菊花酒。

        今年秋天以後,由台灣企業與當地漁民合作,在當地發展2年的海上牧場~箱網養殖,已達到成階段,從跨海大橋,往西台古堡路上,在內垵外海往古瞧,有近20個圓圈圈貼在海面上,就是台灣本島的福壽實業在當地投資的箱網魚養殖場。

        從環海公路遠眺,似是平淡無奇,但搭乘作業船近觀,卻是無比壯觀;而當自動飼料給料船,投撤飼料時,網內10多公斤大魚翻騰搶食時,捲起層層浪,跟漁船收網時,大量的漁撈在網中掙扎,意境是截然不同的。當然在漁民的心中,內心的喜悅則是一致的。

        在台灣或澎湖箱網養殖普遍,包括石門水庫、日月潭及澎湖都有,但真正是由企業化經營的海上牧場,澎湖內垵的福成海洋科技是其一,另外則是在小琉球,泛亞投資公司的箱網養殖;只不過福成公司是從自行配種、育種到飼養、收成等一貫化;與其他地區的養殖方式是從買自大陸的小魚,再飼養成大魚也有差別。

        很多人很難相信,1條10公斤的魚,售價會比1頭100公斤的豬高;事實並不誇張。

        去年,台灣發生大規模的豬隻口蹄疫,1頭100公斤豬的價格,最低達2000多塊錢,但是去年在澎湖箱網養殖的海鱺魚,每公斤高達250元以上,1條10公斤的飼養魚,比1頭豬貴,經濟價值確是高。

        台灣,四面環海,發展海洋事業得天獨厚,但構建海洋牧場,並不容易,因牽涉軍事國防是關鍵,而海流結構也是大問題,基隆市曾想發展箱網養殖,因國防問題而困難重重;王永慶也有意在台西麥寮建構海洋牧場,則因當地潮流不適而作罷。

        亞太投資公司旗下的泛亞投資公司在小琉球有箱網養殖,而福壽實業成立福成海洋科技公司則在澎湖發展海上牧場,是國內2個企業化經營的箱網養殖事業,而以澎湖海域之大,也僅有2個可供箱網養殖的海權,這也是箱網魚彌足珍貴之處。

        這2個地區的漁獲量佔企業化養殖的8成左右。泛亞公司目前以養殖紅魚及海鱺魚為主,而福成公司則專養海鱺魚。都屬經濟價值高的魚類。

        國內中央、地方官員及民意代表,曾多次至澎湖參觀福成的海洋牧場、監委康寧祥在參觀後,歎為觀止的向助理說:乾脆辭去監委,來這裡養魚算了;雖是玩笑話,但也肯定國內箱網養殖的成就。

        台灣,號稱第1的產業已經不多,過去的草蝦王國、養豬王國,隨著草蝦病變、豬隻口蹄疫後,已成明日黃花。

        根據一項統計,目前全球水產養殖產量約為2000萬公噸,到公元2000年可望增加到4700萬公噸。而台灣的水產養殖,緊跟在大陸、日本、美國、印度、泰國、印尼之後,每年生產約40萬公噸,居全球第8位。

        而在日本由水產品出口國轉為世界最大輸入國,每年約進口300萬公噸,價值達120億美元,而台灣在企業化經營箱網養殖後,對構建水產王國是一大契機。

箱網養殖─日本發明•挪威改良

        海上箱網養殖,源自日本,是採小型箱網而採高密度養殖,飼料則以雜魚為主;而挪威則自日本引進,並改良成大型箱網,低密度養殖,完全用人工飼料,並以機械化、自動化操作。箱網有方形及圓形不同形狀,以PE管或塑膠作成浮、筒浮球或浮箱,底下設網,並定置在海上,魚類則養殖於網,因而因魚的大小不同,網的孔目大小亦有變化。

        以福壽公司在澎湖的箱網養殖為例,箱網技術來自挪威,大型挪威式圓形箱網有12個,每個直徑20公尺,網的深度7公尺;中型箱網6個,每個直徑12.7公尺,網深度7公尺,每個飼養循環產值在500-600噸之間。

飼料營養雜誌(p.98∼99)─資料室、九八年十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