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原料品质管制与镜检

赖元亮

本篇为第三期饲料镜检训练班讲义,全文分为三大部份:

一、饲料鉴别与显微镜检查。

二、常用饲料原料之鉴别。

三、饲料原料掺杂物之定性法检出。

第一、三部分资料,本刊已载於一九八八年九月、十一月份杂志中,此文为第二部份:常用饲料原料之鉴别。

 

常用饲料原料之鉴定

一、玉米 ( Corn; Maize )

1.颜色:黄玉米颜色为淡黄至金黄色,通常凹玉米比硬玉米色泽较浅。

2.味道:略具玉米特有之甜味,初粉碎有生谷味道,但需无酸味及霉味。

3.容积量:玉米粒 0.69 ~ 0.75 kg/1:玉米粉 0.52 ~ 0.64 kg/l。

4.品种:玉米品种很多,但广被用於饲料者有下列几种。

(1)凹玉米 ( Dent  Corn ):

轴长,谷粒多且实,故单位面积产量高,美国种植最多。成熟时顶端凹入而得名。

(2)硬玉米 ( Flint  Corn ):

轴细长,成分与凹玉米近似,谷粒硬且早熟,阿根廷、泰国、南非栽种最多;省产及泰国产硬玉米粒子较小,又称 Small  flint  corn。

(3)甜玉米 ( Sweet  Corn ):

较早熟,欧洲及中南美均有,呈半透明角质,含高量葡萄糖,故味甜,含蛋白质及脂肪高於凹玉米,不适食用之级外只供饲料用。

(4)爆玉米 ( Pop  Corn ):

谷粒硬,颗粒较其他玉米粒小,蛋白质及脂肪含量比凹玉米高,淀粉消化率较佳。

(5)粉玉米 ( Flour  Corn ):

谷粒软,又称软质玉米 ( soft  corn ),可轻易用手压碎成粉状,通常为白色或蓝色。

(6)荚玉米 ( Pod  Corn ):

玉米之原种,近椭圆形,谷粒外部覆以纤维状外皮。

(7)不透明二号 ( Opaque - 2 )、面状二号 ( Floury - 2 ):

两者均为在美国育成之新变异种:在其内胚乳中,离胺酸 ( Lysine ) 含量较高。

5.玉米粒之构造:

( 见下面图为玉米粒的断面图,资料来源 饲料学 p. 83 养贤堂  森本宏着 )。

(1)果皮 ( Hull ):占 5.5%,呈方格,半透明,有时呈棕红色,其条纹似指甲纹路。

(2)种皮 ( Tip  Cap ):占 1%。

(3)胚乳 ( Endosperm ):占 82%,内分

a.角质状胚乳 ( Horny  endosperm ):占 54%;为角质性 ( waxy ) 淀粉颗粒小,为蛋白质性间质包着。所以,其内所含之脂肪及蛋白质比粉状胚乳 ( floury  endosperm ) 高 2倍。

b.粉状胚乳 ( Floury  endosperm ):占 28%;为粉状淀粉层,排列较松,周围之蛋白质较少。

(4)胚芽 ( Germ ):占 11.5%。

硬玉米,内含大量角质性淀粉。凹玉米,内含大量粉状淀粉。玉米之淀粉颗粒呈多角形,中间有一黑点 ( 只有玉米及高梁才有之 )。

6.品质判断与注意事项:

(1)玉米如同其他谷类,品质随储存期、储存条件而逐渐变劣,储存中品质的降低,大致可分为三种;即玉米本身成分的变化,霉菌、 、鼠污染产生之毒素及动物利用性的降低,尤其美国实施 PIK 计划後,导致储存期延长,品质亦随之降低;本省属高温多湿之海岛型气候,玉米储存管理更应加强。

(2)来源、季节与品质:

美国玉米种植面积广,完全采用机械收割,机械运输与机械乾燥,如之凹玉米易碎,故玉米不易保持完整,粉率较高,霉菌污染机会亦大。泰国玉米受地理理境影响 ( 高温多湿 ),且储存设备不良,故褐变多,黄麴毒素高。一般而言,南美、南非玉米外观纯净,粒子完整,品质较佳。同一产地不同季节下亦有不同品质,以美国玉米为例,1 ~ 2 月上市者水分较高,7 ~ 9 月份则较低,粗蛋白质含量亦随之相对变化 ( 冬低夏高 )。

(3)受霉菌污染或酸败之玉米均会降低禽畜食欲及营养价值,若已产生毒素则有中毒之虞,故进口或购买玉米均应订有黄麴毒素限量,有异味之玉米应避免使用。

(4)判断玉米耐贮与否的几个因素:

a.水分含量:温差会造成水分的移动,高水分之玉米即成发霉之源。

b.已变质程度:发霉的第一个徵兆就是着轴变黑,然後胚变色;最後,整粒玉米成烧焦状,变质程度高者应速决定即刻使用或抛弃,莫再储存。

c.破碎性:玉米一经破碎,即失去天然保护作用。

d.其他: 蛀、发芽、掺杂之程度。

(5)市售玉米粉内,不肖商人时有掺混入石灰石粉,其捻别法为:供试品中滴入少量稀盐酸 ( 1+3 ),如发泡者则表示含有石灰石粉,此因发泡者乃碳酸钙中之钙与氯结合为氯化钙及碳酸,而碳酸呈气体状而挥发出。

 

二、高梁 ( Sorghum;Milo )

1.颜色:依品种而有褐、黄、白之外皮,但内部淀粉质则呈白色,故粉碎後颜色趋淡。

2.味道:粉碎後略带甜味,但不可有发酸、发霉现象,褐高梁粉浅尝之所以会有苦涩感,乃因高梁含有单宁酸 ( Tannin ),其主要存於壳部,色深者含量多。

3.容积重:高梁粒 0.72 ~ 0.77 kg/1;高梁粉 0.50 ~ 0.60 kg/1。

4.品种:依色泽分类。

(1)褐高梁 ( Brown  Sorghum ):习称黑高梁,含高量单宁酸 ( 约 1 ~ 2% ),具苦味,适口性差,产自中南美、中国大陆居多,省产者粒子较小。

(2)黄高梁 ( Yellow  Sorghum ):习称红高梁,低单宁酸含量之新品种 ( 0.4%以下 ),适口性差,产自美、澳。

(3)白高梁 ( White  Sorghum ):单宁酸含量低,粒子小,产量不高,省产、泰国均有之。

(4)混合高梁 ( Mixed  Sorghum ):上述高梁混植者,通常指黄高梁中所含褐色高梁超过 10%者。

5.高梁粒之构造:

高梁之外皮 ( 种皮 ) 与淀粉层黏着很紧密。经粉碎後,在淀粉层可见种皮之附着,呈红棕色。高梁之淀粉层含角质性淀粉较多,所以颗粒较硬;其淀粉颗粒之形状似玉米。

6.品质判断与注意事项:

(1)单宁酸问题:

高梁的颜色由白至黑褐均有,其中褐色呈色物质即为单宁酸,带收 性,具苦味;其量愈高,则适口性愈差,含单宁酸高之褐高梁,鸟类拒食,故称“抗鸟种”( Bird - proof  seed ),单宁酸除引起适口性问题外,其主要为害在降低蛋白质及胺基酸之利用率,引起雏鸡脚弱症,降低饲料换肉率,产蛋率及种鸡之授精率。

(2)高单宁酸高梁简易办识法:

由於单宁酸存在种皮层及其内部,以漂白试验除去高梁外皮及鞘膜,可看到种皮层颜色而分办出是否具有呈色之单宁酸。试验程序如下:

取一茶匙高梁粒置於广口瓶内,加苛性钾 ( KOH ) 5 g,及次氯酸钠 ( CINaO7,一种家庭用漂白剂 ),四分之一杯,稍加热 7 分钟,乾燥之即漂白完成,漂白後之褐高梁呈现一层很厚之棕黑色种皮,而低单宁酸之高梁则呈白色。

 

三、大麦 ( Barley )

1.颜色:淡黄色至灰褐色。

2.味道:具有大麦特有的气味,无恶臭,且不可出现霉味。

3.容积重:大麦粒 0.61 ~ 0.70 kg/l;大麦粉 0.39 ~ 0.42 kg/l;大麦片 0.34 ~ 0.38 kg/l。

4.品种:

(1)皮大麦与裸大麦 ( Hulled  vs  Naked ):

一般所见为前者,後者产自东南亚居多,含壳较少且可易脱离,多供食用;营养成分较高,但产量较少;前者含壳 25%,後者含壳 15%。

(2)依播种季节的不同而有冬大麦及春大麦之分,二者成分相近。

5.大麦粒之构造:

大麦粒之组成比率中,胚乳占 70 ~ 72%,胚芽 2%、外皮 11%,稃皮 10 ~ 14%。大麦呈纺缍形,中有一沟,其壳 ( Hull ) 与淀粉层 ( 核仁 ) 连接很紧密;粉碎後,其壳破裂呈三角形。大麦之淀粉层含粉状淀粉 ( floury  starch ) 较多,所以颗粒较软,其淀粉颗粒呈油滴状。

6.品质判断与注意事项:

(1)大麦有可能感染麦角,霉菌等微生物而造成中毒或利用率之降低,应避免使用等级太差之大麦。

(2)依美国规格来看,饲料用大麦以使用 2 级以上产品为宜,不同等级大麦有不同容积重。容积重愈高表纤维含量愈低,热能含量较高,所具之营养价值也较佳。一般而言,产自温带之大麦,其麦粒不如产自寒带者丰满,故壳之比率也较高。

(3)市售大麦粉需注意其壳含量之多寡。

 

四、米糠 ( Rice  Bran )

 

1.定义:米糠为糙米碾白时,被脱除下来之果皮层、种皮层及外胚乳、胚芽,弄混有淀粉层等混合物称之全脂米糠。其内亦可能混合有少量不可避免之粗糠 ( 稻壳 )、碎米及碳酸钙。粗纤维含量应在 13%以下。如果碳酸钙含量在 3%以上,则此米糠名称上应附注之,如“ 全脂米糠 ,含碳酸钙 X%以下 ”。

2.颜色:淡黄色或黄褐色。

3.味道:具有米糠特有之风味,不可能酸败、霉味及异臭出现。

4.形状:粉状,略呈油感,含有微量碎米、粗糠,其量应在合理范围内,不可有 蛀及结块等现象。

5.容积重:0.22 ~ 0.32 kg/l。

6.品质判断与注意事项:

(1)全脂米糠因含油脂成分高 ( 12 ~ 15% ),甚易氧化酸败。一般测定其游离脂肪酸含量即知酸败程度。

(2)米糠中含粗糠比例之多寡亦影响到其成分之差异及品质等级。一般可由粗糠中所有之木质素的定性与定量判断出。进口之米糠中,粗糠通常之混合量约在 5 ~ 30%之间。

(3)利用比重分离法可知其粗糠及碳酸钙之含量多寡,而判断等级。

(4)粗糠含 SiO2 约 17% ( 11 ~ 19% ),故测 Silica ( SiO2 ) 含量,乘上 5.9 ( 100/17 ) 即为所掺粗糠估计量。

 

五、麸皮 ( Wheat  Bran )

1.定义:小麦粒在磨制面粉制造过程中所得之副产物,包括果皮层、种皮层、外胚乳及糊粉层等部份在内。

2.颜色:淡黄褐色至带红色的灰色,但随小麦品种、等级、品质而有差异。

3.味道:具有粉碎小麦特有的气味,不可有发酸、发霉味道。

4.形状:粗细不等的片状,不可有 蛀、发热、结块现象。

5.容积重:0.16 ~ 0.30 kg/l。

6.品质判断与注意事项:

(1)本品为片状,故掺伪时容易辨识,粗细则受筛别程度及洗麦用水之多寡而影响之。

(2)麸皮易生 ,故不可久贮;水分超过 14%时,在高温高湿下易变质,购买时应注意之。

(3)小麦粉头 ( Wheat  flour  middlings ) 亦为制面粉过程中之另一副产物,其呈粉状,辨识不易。另此品市场需求高,经常缺货,供应商掺伪之可能性甚大。一般掺代之原料有麦片粉、燕麦粉、树薯粉等低价原料。可依风味、物性及镜检 ( 可观察其淀粉颗粒之形状 ) 来区别之。

 

六、稻壳粉 ( Rice  Hull )、花生粉 ( Peanut   Shell ) 及木屑粉末 ( Wood  Powder )

  稻壳粉 ( 粗糠 ) 呈黄色或黄褐色之小片,其表皮呈方格状,表皮有毛,直接生在稻壳上,其主成分为 SiO2 用手触摸有粗糙感。

稻壳呈纵纹排列,散布有毛,边绿呈波浪状。经硷处理後,外表皮组织呈栅状有规则的排列,其纹之内部有波状之横隔连接。小片之两侧端呈半圆形,似草席之表面。

花生壳粉呈黄褐色至暗褐色之片状,内有一层薄膜,经硷处理後镜检,其外表皮有细纤维斜交呈 45 ~ 46 度角之交叉,如同毛球状。高倍时,可见锯齿状之细胞壁纤维重叠为其特徵。

本屑粉末为制材时所产生之锯木屑,其木质素含量约为 20 ~ 30%,依树木种类而异。用手触摸之有呈黄褐色粗刚之感觉。镜检之,其纤维与一般平行走向之纤维不同,呈有一定间隔直交之放射组织。

 

七、脱脂黄豆粉 ( Soybean  Meal )

1.定义:黄豆种子经压榨或溶剂提油後之粕,再经适度加热处理与乾燥後之产品。

2.颜色:淡黄褐色至淡褐色。暗褐色的黄豆粕,系由於过度加热处理所造成,较不受欢迎。淡黄色者为加热不足的徵兆,尚存有尿素酵素。

3.味道:烤黄豆香味,不可有酸败、霉坏及焦化等味道,交不可有生豆臭味。

4.形状:片状或粉状。

5.容积重:粉状 0.49 ~ 0.64 kg/l;片状 0.30 ~ 0.37 kg/l。

6.品质判断与注意事项:

(1)本品为粗片状或细粉状,由外观颜色及『壳:粉』之比例,可概略判断其品质。若壳太多,则品质差,色呈浅黄色或暗褐色皆表示加热不足或过热处理所致,其品质亦差。

(2)生黄豆含有胰蛋白酵素抑制因子 ( Trypsin   inhibitor )、血球凝集素 ( Hemagglutin )、甲状腺肿源 ( Goitrogens ) 及尿素酵素 ( Urease ) 等不良因子。若未经适当加热处理,把上述不良因子除去,则会妨及其利用率。因之可测其尿素酵素活泼度 ( Urease  activity ) 以判断其品质之优劣。

一般其测定法有三种:扩散法、pH 增值法及简迅的尿素酵素测定法。在此介绍现场采用之简迅测定法之步骤:

(A)试剂:

(a)结晶的尿素

(b)酚红 ( Phenol  red ) 指示剂:0.62%之水溶液

(B)方法:美国道逊黄豆加工厂之方法。

(C)步骤:

(a)称 0.2 g 的豆粉於试管中

(b)加入 0.02 g 的结晶尿素

(c)加 2 滴的酚红指示剂

(d)加 20 ~ 30 ml 蒸馏水

(e)振荡 10 秒钟

(f)观察首先呈显粉红色於样品或溶液之时间

(g)报告:尿素酵素之活力如下:

1    分钟内呈色者……活性很强

1 5 分钟内呈色者……活性强

5 15  分钟内呈色者……有点活性

15 30分钟内呈色者……没有活性

注:10 分钟内不呈显粉红色或红色之豆粉即认为合格

(3)市售劣品豆粉中,时有掺入黄玉米粉,其鉴别法为:

取豆粉 2 g 置於烧杯中,加水 50 ml 搅拌,滴入 2 滴 KI 溶液 ( 碘化钾液 ),若呈黄褐色则为豆粉。若呈蓝色或青色反应则为玉米粉 ( 此为玉米中之淀粉与碘化钾作用而呈现蓝色反应 )。

 

八、鱼粉 ( Fish  Meal )

1.定义:各种鱼类的全身或其身上某一部份,经油脂分离後,经乾燥压成粉末的产品称之。

2.颜色:应有新鲜鱼粉之外观,色泽随鱼种而异,墨罕敦鱼粉呈淡黄或淡褐色,沙丁鱼呈红褐色,白鱼粉为淡黄或灰白色,加热过度或含脂高者,颜色加深。

3.味道:烹烤过之鱼香味,并稍带鱼油味,混入鱼溶浆者腥味较重,不可有酸败,氨臭等腐败味及过热之焦味。

4.形状:粉状,含鳞片、鱼骨等处理良好之鱼粉具可见之肉丝,不可有过热颗粒及杂物,亦不应有 蛀、结块现象。

5.容积重:0.45 ~ 0.66 kg/l。

6.鱼粉之构造:鱼粉内含有肌肉组织、骨头及鱼鳞等;鉴别鱼粉,可找骨头及鱼鳞来鉴别之。

(1)鱼肉:其肌肉纤维有条纹,肉骨粉 ( meat  meal ) 难比较,不过鱼肉之色较淡。

(2)鱼骨头:呈细长薄片之不规则形,较扁平,一般呈透明 ~ 至不透明之银色或灰色;鱼骨之裂缝呈放射状。

鱼骨含有磷 (P),可用钼酸铵溶液测之。

鱼骨+HCl ( 1:1 )+1 滴 10% 钼酸铵溶液→如呈黄色,表示含有磷。

(3)鱼鳞 ( scale ):为扁平形,透明薄片,有时稍扭曲,其成分为 Kiten ( 鱼鳞与钼酸铵及盐酸溶液不起作用,因鱼鳞不含钙、磷 )。在高倍下可看到同心轮,有深色带及浅色带而形成一年轮。

(4)牙齿:呈圆锥形,较硬。

(5)鱼粉内含有食盐,呈晶状体,如与 AgNO3 作用,可产生 AgCl 白色沉淀。

7.品质判断与注意事项:

(1)储存期间品质之变化:高蛋白高脂肪之原料易受环境影响而减低其价值,鱼粉即为典型例子,鱼粉储存期间造成品质下降之现象有如下数种:

a.霉害:高温多湿,储存条件不良下易发生,发霉之鱼粉失去风味,减低适口性,降低品质,并有中毒之虞。

b. 害:本省气候,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 害,日晒制品易生蛆。乾燥制品常有昆 着生,卵、幼 、蛾均有,造成失重,降低养份,其排泄物亦引成毒害。

c.褐色化:贮存不良时,表面便出现黄褐色之油脂,味变涩,无法消化;此乃鱼油被空气中氧化作用而氧化形成醛类物质,再与鱼粉变质所生之氨及三甲胺 ( Trimethylamine ) 等作用所生之有色物质。

d.焦化:进口鱼粉因於船舱中长期运输,鱼粉所含磷量高,易引起自然发火,所造成之湮或高温使鱼粉呈烧焦状态,鸡食後易引起食滞,应多加注意。

e.鼠害:鼠害损失亦大,啃食损失及排泄物污染外,并传播壁虱及病原菌。

f.蛋白质变性:通常储存後总蛋白不变,或有增加之可能 ( 无机氮增加 )。但蛋白质的消化率会减少,并有氨臭产生,造成家畜拒食。

g.脂肪氧化:形成强烈油臭,禽畜拒食,且破坏其他营养分。

(2)鱼粉除由味道、色泽等外观形状判别外;一般越新鲜之鱼粉其黏性越佳 ( 因鱼肉之肌纤维富有黏着性 ),其判断法为:

.以 75%鱼粉+25%α-starch 混合,加 1.2 ~ 0.3 倍水练制之,然後用手拉其黏弹性即可判断之。黏弹性优者,该鱼粉品质为佳。

(3)鱼粉系属高价格产品,掺伪之可能性较高,任何稍具化学知识的人,均可经由鱼粉的混合生产完全符合规格之产品,如果遇上蒙混取巧的商人,可能会掺用廉价的劣等原料以图鱼目混珠。因此购买鱼粉时,非提高警觉不可,更不能过份依赖所订之规格。一般常用来掺伪的原料有血粉、羽毛粉、皮革粉、尿素系树脂、内骨粉、下杂鱼、不洁之禽畜肉、锯大屑、花生壳粉、粗糠、钙粉、贝壳粉、海砂、糖蜜、尿素、蹄角、硫酸胺、鱼肝油、鱼精粉、棉籽粕、蝙蝠粪……等,此些物质有些是为了提高蛋白质含量,有些是当增量剂使用,有些是用来改变成品物性,有些是调整风味、色泽用,有些兼有数种用途,但大多是廉价而不能消化吸收之物质。

(4)鱼粉可先用标准比重液 ( 1.50 ) 行比重分离出有机物及无机物之含量,由其含量可判别鱼粉品质,若无机物含量多,则此品质等级较差。另再就有机物及无机物中行镜检判别。

(5)若鱼粉中掺有皮革粉、羽毛粉、轮胎粉等,则可把鱼粉用铝箔纸包之用火点燃,由其产生之味道可判别之。

 

九、肉骨粉 ( Meat  and  Bond  Meal )

1.定义:屠场或肉类加工厂所产生之肉片、肉屑、皮屑、血液、消化管道、骨、毛、角等,将其切断,充分煮沸并经压榨,尽量将脂肪分离後的残馀部份乾燥制成的粉末称之。

2.颜色:油状,金黄色迄淡褐色或深褐色,含脂量高时色深;过热处理时颜色也会加深。一般猪肉骨制造者颜色较浅。

3.味道:新鲜之肉味,并具烤肉香及牛油或猪油味。储存不良或变质时,会出现酸败味道。

4.形状:粉状,含粗骨;颜色、味道及成分应均匀一致,不可含有过多之毛发、蹄、角及血液等。

5.容积重:0.51 ~ 0.79 kg/l。

6.肉骨粉之构造:肉骨粉可能包括 Hair ( 毛发 )、Hoof ( 蹄 )、Horn ( 角 )、Bone ( 骨 )、Bloodmeal ( 血粉 )、Skin ( 皮 )、胃之内容物及家禽废弃物或血管等。其含磷 ( P ) 量在 4.4%以上称肉骨粉 ( Meat  and  Bone  meal )。

检验肉骨粉可从 Hair、Hoof、Horn 及 Bone 等区别之。

(1)肌肉纤维:有条纹、白色 ~ 黄色,有较暗及较淡之面的区分。

(2)骨头 ( Bone ):

a.动物之骨头 ( Animal  bone ):

色较白、较硬,形状为较有规则之多角形,组织较致密,边缘较圆平整,内有点状 ( 洞 ) 存在,点状为输送养份处。

b.家禽之骨头 ( Poultry  bone ):

淡黄白色、椭圆长条形,较松软、易碎,骨头上之腔隙 ( 孔 ) 较大。

.皮本身之主成分为胶质,其与角蹄之区别法如下:

     与 1:1醋酸             加  热  水          加 HCl  
动物胶、明胶 会膨胀 会胶化、溶解 不  冒  泡
角                 蹄 不会膨胀 不   溶  解 会冒泡,但反应慢

(3)毛 ( Hair ):

动物之毛发呈杆状,有,横纹 ( Bar ),内腔直的。老鼠之毛发腔有很多条断续之管道,家禽之羽毛有卷曲状。

7.品质判断与注意事项:

(1)肉骨粉及肉粉,是品质变异相当大的饲料原料,成分与利用率好坏之间相差相当高,故成份与效果不易控制。

(2)原料之品质与成份、加工方法、掺杂及储存期间之变化均会影响成品之品质。腐败原料制成之产品品质必然不良,甚至有中毒之可能,过热产品会降低适口性及消化率。溶剂提油者脂肪含量较低,温度控制较容易。含血多者蛋白质较高,但消化率差,品质不良。

(3)肉骨粉及肉粉受细菌污染之可能性极高,尤以沙门氏菌污染最受注目,平常应定期检查活菌数,大肠菌数及沙门氏菌数。

(4)肉骨粉掺杂之情形相当普遍,最常见的是使用水解羽毛粉、血粉等。较恶劣者则添加生羽毛、贝壳粉、蹄、角、皮粉等以调整成分。

(5)正常产品之钙含量应为磷量 2 倍左右,比例异常者即有掺伪之可能。

(6)灰分含量应为磷量之 6.5 倍以下,否则即有掺伪之嫌疑。

肉骨粉之钙、磷含量可用以下方法估计之:

钙量%=0.348×灰分%

磷量%=0.165×灰分%

(7)肉骨粉及肉粉所含之脂肪高,易变质,造成风味不良,故应测其酸价 ( A. V. ) 及过氧化价 ( P. O. V. )。

 

十、水解羽毛粉 ( Hydrolyzed  Feather  Meal )

1.定义:家禽羽毛经清洗、高压水解处理,乾燥、粉碎而成之制品。

2.颜色:浅色生羽毛所制成之产品呈金黄色。深色 ( 杂色 ) 生羽毛所制成之产品为深褐迄黑色,加温过度会加深成品颜色,有时呈暗色,可能屠杀作业时混入血液。

3.味道:新鲜之羽毛臭味,不可有焦味、腐败味、霉味及其他剌鼻味道。

4.形状:粉状。同批次产品应有一致之色泽、成分及质地。

5.容积重:0.45 ~ 0.54 kg/l。

6.羽毛粉之构造:镜检时,可见比较扁平之羽轴混杂其间,其羽轴呈管状,似通心粉,一节节地,呈深棕色。羽毛有须、绒毛 ( Down ) 无倒钩及支倒钩之构造。

7.品质判断与注意事项:

(1)影响品质之最大因素在水解的程度,过度水解 ( 如胃蛋白酵素消化率在 85%以上 ) 乃蒸煮过度所致,会破坏胺基酸,降低蛋白质品质。同样,水解不足 ( 如胃蛋白酵素消化率在 65%以下 ),乃蒸煮不足所致;双硫结合未分解,蛋白质品质亦不良。处理程度可用容积比重加以判断,因原料羽毛很轻,处理後会形成细片状与高浓度块状,致容积比重加大。

(2)加入石灰可促进蛋白质分解,且可抑制臭气产生,但也同时加速胺基酸的分酸,胱胺酸约 60%,其他必需胺基酸约有 20 ~ 25%的损失,因而规定不可使用这一类促进剂。

(3)羽毛粉的原料在处理前不能有腐败现象,因为羽毛一浸水,经置放一段时间马上产生恶臭造成公害。基於此,与屠体分离後的羽毛,应尽早处理。

(4)产品颜色变化大,深色者如果不是基於制造过程中烧焦而产生者,在营养价值上并无差别。

(5)以放大镜检查成品,若见条状、枝状或曲状物多时,可能是水解不够所致。

 

十一、血粉 ( Blood  Meal )

1.定义:动物之血液经凝固、加压、乾燥、粉碎而成之粉末。

2.物理性状:

                    蒸 煮 乾 燥                         

           瞬间乾燥          

   喷雾乾燥  

  颜    色   红褐迄黑色,随乾燥温度之增加而加深色泽。 一致的红褐色 一致的红褐色
  味    道   应新鲜,不可有腐败、发霉、及异臭,若具辛辣味,可能血中混有其他物质。     同左     同左
  溶水性   略溶於水。     不溶於水
  质    地   小圆粒或细粉末状,不可有过热颗粒及潮解、结块现象。     粉末状,不可有潮解、结块现象。
  细    度   98%可通过 No 10 标准筛。

100%可通过 No 7 标准筛。

    同左。     同左
  比    重   0.48 ~ 0.60 kg/l。     同左。     同左

3.品质判断与注意事项:

(1)乾燥方法及温度是影响品质的最大因素,持续高温会造成大量离胺酸之结合或失去活性,而影响单胃动物之利用率,故离胺酸利用率乃判断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通常瞬间乾燥及喷雾乾燥者品质较佳,蒸煮乾燥者品质较差。

(2)同属蒸者乾燥之产品,其溶水性差异变化很大,低温制造者溶水性较强,高温乾燥者溶水性差,故可由其溶水性之情形做为品质判断之依据。

(3)水分不宜太高,应控制在 12%以下,否则易发酵、发热。水分太低者可能加热过度,颜色趋黑,消化率亦降低。

 

十二、脱脂奶粉 ( Skim  Milk )

1.定义:全乳加热之,以远心分离将轻的乳油分离後,即得脱脂乳,脱脂乳以真空浓缩成半固态後,再喷雾乾燥或薄膜乾燥成粉状即为脱脂奶粉 ( 水分含量应在 8%以下 )。

2.颜色:乳白色或淡黄色,不可有异色混合其间。本省以前进口之饲料用脱脂奶粉规定应染成蓝色,现已改为掺和 5%以上鱼粉混合之。

3.味道:温和乳香且带甜味,不可有变质焦味及异臭。

4.形状:粉末或细粒状。应均匀一致,不可有结块现象,片状者乃圆筒乾燥产品。

5.溶解性:温水溶解後,应均匀溶解,不可有浮悬物及沉淀物。

6.容积重:0.48 ~ 0.65 kg/l。

7.品质判断与注意事项:

(1)脱脂奶粉属高价原料,掺伪之可能性亦大,必须留意之。检验上,不能单凭成分量已足便合乎规定,应鉴定其蛋白质必须是来自乳蛋白,碳水化合物必须是来自乳糖。

(2)色泽深浅显示乾燥过程中加热状况,过热时呈现褐色,显然奶粉中乳糖已呈焦糖状态。

(3)吸湿高之产品易结块并污染细菌,并导致溶解度低下及褐色化现象,故应选择包装良好,能完全隔绝大气接触之产品。

 

附表一      各种饲料原料之特徵及易污染物

饲料原料名称 特                 徵 污染物及杂物
脱水苜蓿粉 暗绿色,含有茎及叶。 茎部含量过多,过热

颗粒。

血    粉 暗粟色或暗棕色,圆形颗粒,微量骨头。 植物纤维,蹄甲,毛

发过热颗粒。

棉子粉 棕黄色,外壳肥厚,绉折,暗棕色。 过量外壳,棉织纤

维,过热颗粒。

玉米麸质 橙黄色,玉米糠,圆形麸质颗粒。 玉米穗,过量壳实,

过热颗粒。

玉米粒 黄色、整粒、玉米糠少量之玉米穗。 过量之玉米穗或杂

物。

蒸馏物 淡棕至深棕色,因鼓风乾燥呈扁形。 玉米糠,过热颗粒。
谷类蒸馏物 暗棕色,玉米糠,燕麦及大麦及其溶解

物。

过热颗粒,杂物。
鱼    粉 棕色或棕灰色,含磷片,脊椎,骨或细

骨。

过热颗粒,杂物。
脱脂亚麻仁粉 淡棕色,含豆壳。 杂草种子,纤维,过

量外壳。

肉骨粉 淡棕至深棕色,含毛发,植物纤维,骨,

胶质,蹄甲,血液。

过量毛发,过量蹄

甲,植物纤维,草或

家禽副产物。

燕麦粉 淡黄褐色。 夹杂他种谷物,杂

草。

燕麦片 黄褐色,少量外壳及整粒。 过量外壳及杂物。
花生粉 淡至深黄褐色,外壳,特种味道。 过量外壳,茎,泥

土,过热颗粒。

脱脂黄豆粉 淡至中等黄色,外壳变形,胚脐圆形并肥

厚。

过量外壳,纤维杂

物,泥土,过热颗

粒。

脱壳,脱脂大豆粉 黄色,无任何杂物及外壳。 过量外壳,过热颗

粒,可能处理不当所

致。

小麦芽粉 黄褐色,透明黄色肉片,少量外壳。 过量小麦糠,其他壳

类,外壳纤维。

粗麦粉 淡棕色,少量麦糠,胚芽及淀粉。 过量麦糠,其他壳

类。

麸皮 淡棕色,片状颗粒,外被粉衣。 其他壳类。

 

附表二     饲料原料及异物之种别镜检鉴定一览表

项  目

种            类 镜           检         特          徵

玉米、高梁 非常柔软,难以挟子挟取。果皮呈半透明,见到纵列并排

之棒状纤维。无特殊之特徵。

小麦 外果皮及中果皮细胞呈长方形之纵列,且有显着之连珠状

侧壁。

米糠 用挟子挟住时有坚硬如壳物碎片之感觉,为盖玻片所夹,

以指压盖玻片时,则被破坏成微粒。交叉细胞,管状细胞

在外观上小如细 。

麸皮 可见垂直交叉之薄壁长方形细胞 ( 二层 ),有时见有茸毛。
苜蓿草 纤维纵走,纤细。但细胞呈不定形之交叉。基本组织因呈

棒状难以识别。又,叶之表面有时有茸毛。

大豆油粕 置於载玻片後用盖玻片盖妥後,轻轻以指压时,则可见到

栅状细胞及柱状细胞 ( 如铁轨状 )。

花生油粕 见粗大之维束管及连珠状之壁,内腔呈三角形。
木棉油粕 盖妥盖玻片,被挟滑时则被破坏。黄色厚层之外部有黑色 (

黑褐色 ) 稍厚之层。在此层可见到有较大之洞 ( 气孔 )。

油菜仔粕 表皮黑褐色,呈赤褐色,可见到栅状细胞呈多角形之洞。
油棕核粕 外观与椰子相似,但油棕核之胚属之薄壁具有很多节之厚

细胞壁。有时可见到内果皮。种皮多呈赤褐色。

秘鲁鱼粉 以 1%盐酸处理後则肌肉之形态与日本产者稍异,尖端多呈

带圆形 ( 此谅为制法之不同所致 )。且附有褐色物。

日本产鱼粉 肌肉之尖端如被切断之模样。
羽毛粉 以 1%盐酸处理後,则羽柱或羽毛相互密着,且可见到茸

毛。

肉骨粉 以 1%盐酸处理後,则多呈不透明之不定形横线。
蟹壳 甲壳之 Keratin 质表面见有一定间隔之凹处,又,蟹肢 ( 脚 )  

之表皮部份有成针状之 Keratin 质。

虾壳 表面凹处多,且有如毛状之针状 Keratin 质。

淀粉粕 甘 粉时,稍呈球状,细胞壁薄。其维管束粗且呈螺旋

状。淀粉形状之例:

圆形或短椭形 甘 、麦类。

多角小粒 米、玉米、高梁、燕麦。

椭圆形 小豆。

卵形或不定形 马铃薯。

粗糠 多呈三日月状之卷曲,为盖玻片挟住时,即使用力指压亦

难被破坏。且有美丽之纵条,见之有如叠席之表面,有时

亦可见到茸毛之痕迹及气孔。

花生荚 盖玻片盖妥,再用力压滑时,多不被破坏。有多数之纤维

斜错交叉如毛球。

锯 ( 木 ) 屑 纤维纵走,比较粗刚,盖玻片盖妥,再用力压滑时则崩

解。纤维在一定间隔时可见有交叉之硬块放射组织。

( 饲料镜检训练班讲义 )

 

饲料营养杂志第五册合订本

1989年元月号至1989年第六期

八九年.第三期 ( 62 ~ 76 )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网. 本网站图文系属茂群峪有限公司,内文之版权为该杂志社所
有,非经本公司及该杂志社正式书面同意,不得将全部或部分内容,
转载於任何形式媒体   ※ 最佳解析度 800x600
Copyright © 1998 Miobuffer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