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病专题─日本国立北海道大学兽医学部传染病学讲座

系列之二

三、鱼类细菌性疾病

        鱼类细菌性疾病的研究开始於十九世纪末的欧洲。德国Emmerich和Weibel分别於1890年、1894年从鳟鱼孵化场的发病鱼上,首先分离出Furunculosis(疖疮病)的病原菌。意大利的Canestrini於1893年报告了海水养殖鳗鱼的Vibriosis(弧菌症)。进入二十世纪後,美国的Davis於1922年首先报告了Columnaris diseases,德国的Schaperclans於1930年发现了淡水养殖鳗鱼的Red pest(赤鳍病)。

        综上所述,鱼类的细菌性疾病研究自古以来就有。但真正得到科学家重视还是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後的事了。由於孵化鱼苗放流事业、人工养殖业的急速发展,养殖鱼数量增大,一旦发生疾病为害甚大。随着生产地区的扩大。某个地区发生的疾病随着鱼卵及稚鱼的移动而扩散,使问题变得深刻、严重。表一列举了目前所知道的主要细菌性疾病。

表一 鱼                                                                                                                                                                                     
病                                   名 病                   因 疾                             病                               特                            徵 注                                  解
英                  文 中       文
Furunculosis 疖疮病 Aeromonas Salmonicida 主要发病鱼是鲑鱼、鳟鱼。可分以下4种类型:1.急性型:无明显外部症状就死亡。2.亚急性型:疖疮出现後而死亡。3.慢性型:肠炎和鳗基部出血。4.潜伏型,无症状,但可分离出病原菌。 1890年,1894年,德国的Emmerich,Weibel分别分离了病原菌。
Ulcer diseases 溃疡病 Aeromonas(菌未同定) 发病鱼主要是金鱼。主要特徵是体表溃疡,肉眼所见是病鱼体侧形成洞穴状。 1971年春天,开始在日本发生,1973年至1975年发生率最高。
Red pest of freshwater eel 赤鳍病 Aeromonas hydrophila 鳗鱼被害甚大。病鱼臀鳍、胸鳍及其基部,腹侧皮肤,肛门发赤,出现出血斑。 初春发病率高
Red sore diseases 赤疮病 Aeromonas hydrophila 鲤鱼。病鱼的皮肤及鳍出现出血斑是本病的主要特徵。  
Redmouth diseases 赤口病 Aeromonas hydrophila 鹺鱼。特徵是口唇部发赤,及其皮肤的糜烂。  
Red spot diseases 赤点病 Pseudomonas anguilliseptica 鳗鱼。特徵正如其病名,病鳗皮肤,特别是下颚、腹部及肛门周围皮肤可见显着的点状出血。 日本 、台湾发生率高。英国也有发生例。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淡水鱼,如鲤鱼,金鱼。病原多由於出血性败血症而死亡。  
Pseudomonas putida 鲫鱼、鲷鱼。稚鱼致死率高。患鱼的鳃盖、幽门垂部出现点状出血,肠管变色,膨胀。  
Pseudomonas chlororaphis 天鱼稚鱼发病率高。 日本山梨县。
细菌性白云症 Pseudomonas sp. 鲤鱼。病鱼体表黏液异常分泌,特别是头部、背部、屠鳍部位被覆厚厚的一层黏液。发病鱼池里的病鱼每天死亡数尾,持续很长时间是本病的特徵。最高累积死亡率达70~80% 日本长野县。
Vibriosis 弧菌症 Vibrio anguillarum 鲑鱼、鹺鱼等。1.急性型:无特殊外表异常而死亡。2.亚急性型:眼球、鳍、肛门及其周围,体表和内脏、腹膜的出血。3.慢性型:体表溃疡。 世界分布。在欧洲称为red pest。
Edwardsiellosis Edwar dsiella terda 鳗鱼,被害甚大。病鱼鳍及腹部出现赤变,症状和red pest of freshwater eel病相似。 台湾、日本发生率高。
Pasteurellosis 巴斯德杆菌症 Pasteurella piscicida 鱼。病程迅速,首先病鱼失去食欲,然後离开鱼群,独自潜伏水底而死。体色稍微有点变黑,但无明显外部症状。剖检时,脾脏、肾脏几乎无一例外,都出现多数小白点。心脏、肝脏、肠系膜、腹膜、鳔、鳃也出现多点小白点状病变。 日本、美国。
Columnaris diseases   Flexibactor columnaris 淡水鱼等。鳍、鳃先端或体表处首先形成黄白色的病灶,然後患部慢慢扩大。鳃的感染是致死的原因。 别名:Cotton wool diseases或mouth fungus。
Bacterial Ridney diseases 细菌性肾病 Renibacterium Salmoninarum 鲑鱼、鳟鱼被害大。症状严重的病鱼腹部膨胀,体色变黑,眼球突出,眼球周围出血,无力。症状轻的病鱼几乎没有以上病变。开腹时,可见腹水贮留。肾脏病变是感染鱼的共通点。肾脏出现数个白点。同样的白点有时在肝脏、脾脏上也出现。 1930年美国、英国同时发生。1973年日本也发生。
Nocardiosis   Nocardia Rampachi Nocardia asteroides 鱼。1.体干结节型:体干部皮下脂肪组织、肌肉组织处形成脓疡、结节。2.鳃结节型:鳃上出现多数的结节。3.其它:口唇部出现结节。 南美、欧洲、北美、日本。
Bacterial gill diseases 细菌性鳃病 Flavobacterium sp. 鲑鱼。病鱼食欲丧失,离群在水面附近泳动。多量黏液分泌使鳃盖不能关闭。鳃郁血、肿胀。 Davis首先报告。美国、日本。
Streptococcicosis 链球菌症 Streptococcus sp. 鱼、鹺鱼及其它淡水鱼。夏秋流行性发生。病鱼眼球突出,眼球周围出血,鳃盖内侧多量出血是本病的主要特徵。 日本、台湾。
Cold water disease 冷水病 Cytophaga psychrophila 鲑鱼。多在12℃以下的水温时发病。尾柄部变黑死亡或者尾鳍脱落後生存。 别名:Peduncle disease Davis於1946年首先报告。
Enteric redmouth disease 肠内细菌赤口病 Yersinia ruckeri 鲑鱼。病鱼头部,特别是口腔周围充血、出血而发赤。鳃及鳍也可见出血。 Rucker於1950年首先报告。美国、西德、法国。
Ulcer disease 溃疡病 Haemophilus piscium 鳟鱼。病鱼皮肤白斑状糜烂及溃疡是此病的主要特徵。 美国。
Fish mycobacteriosis 鱼结核病 Mycobacterium sp. 淡水鱼、海水鱼都发生。潜伏期一年以上。病鱼食欲不良,体色变黑,腹部膨胀。剖检时,肾、肝、脾藏上有结节。 1877年Bataillon等报告了鲤鱼结核病。

        鱼类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治疗,多是使用化学药剂。因此开发新药的研究一直受到重视。但是近年来发现药剂的乱用、多用将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世界各国先後制定了鱼的药剂使用标准。

疫苗是预防细菌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鱼的细菌性疾病疫苗主要有Vibrio疫苗,用经口法或浸渍法都有显着的防御效果。此疫苗在美国已有上市,在日本,正准备进入实用化的阶段。

3.1Vibriosis(弧菌症)

        本病是重要的鱼类传染病之一。病原菌是Vibrio anguillarum,海水鱼及淡水鱼都会发生此病,最後死於败血症。此病分布广泛,欧洲很早以前就有本病的报告,美国、加拿大、台湾、日本都曾发生过此病 ,渔业被害甚大。

(1)病因:V. anguillarum是属於Gram阴性,呈弯曲的杆菌(0.5~0.7×1~2μm),具有单鞭毛。普通培养基上呈正圆形、灰白色有透明感的菌落。发育的温度范围是摄氏10~35度,最适温度是25度左右。发育的盐份浓度范围是0.5~6%,最适浓度是1%左右。发育pH值范围是6~10,最适pH值是8左右。

(2)症状:幼鱼发病潜伏期3~5天,致死率高,病鱼运动缓慢,体色变黑。体表和鳍有点状出血,溃疡,逐渐转变成脓疡。口腔部、眼窝也有点状出血。剖检时,急性型病鱼的肝、肾及脾脏多郁血、出血斑及不同程度的变化。脾脏常常肿大或融解。肌肉有时也有出血。肠炎也是症状之一。慢性型病鱼的皮肤患部及内脏患部纤维化。

(3)诊断:病鱼体表的出血及溃疡是其外观症状,但其症状和其它细菌性感染症之间无法区分清楚。因此,正确的诊断方法必须藉着细菌学的诊断。即以一般培养基,从疑似病鱼的肝、肾、脾脏或者血液来分离细菌,然後同定之。血清学的诊断也是非常简便的诊断法。从鹺鱼分离出来的V. anguillarum只有J-0-1~J-0-3 (A-C)三种血清型,因此以上述三种抗血清来同定从鹺鱼分离出的细菌血清型已被应用。

(4)对策:适当养殖密度,及维持适当养殖环境是预防此病发生的有力手段。病苗免疫也是预防此病发生的有效手段之一。美国研究成功用高浸透压法及喷雾法的免疫疫苗,而且已上了市。日本虽有试验证明疫苗具有预防效果,但尚未达到实用化的程度。

各种抗生素,矿胺剂对此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四、鱼的病毒性疾病

        鱼的病毒性疾病随着组织培养的发展,而有惊人的发现,近年来,许多细胞株已被建立(如表二),因此,病毒的分离将更方便而确实。

表二 常     用    的    鱼    类     细    胞    株
细  胞  株 鱼种来源 细 胞  形 态 组织来源
FHM

EPC

CHSE-214

RTG-2

RTL-4

上 皮  细 胞

上 皮  细 胞

纤维芽细胞

纤维芽细胞

上 皮  细 胞

尾         部

上皮肿疡

胚       胎

卵        巢

        虽然,目前所被应用的细胞株,绝大多数来自冷水鱼类,但相信温水鱼类的病毒性疾病也可以适合的细胞株(如鲤鱼来源的FHM、EPC)来分离。美洲鲶鱼病毒(CCV),鲤鱼春季毒血症病毒(SVCV),淋巴肿疡病毒(LV)及传染性胰坏死症病毒(IPNV)都已是由温水鱼类分离成功的例子。

        表三列出目前为止已被确定的各种鱼类病毒性疾病及简要发病特徵,本文将就其中重要的数个疾病加以说明,其馀部份请参考该表。

表三 鱼                                                                                                                                                                                   
病                                                      名 病                                 因 疾                       病                       特                       徵 注                            解
英                       文 中            文
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IPN) 传染性胰坏死症 Birnavirida 鲑、鳟鱼。急性病毒疾病。高致死率。主要病状在肝、脾的褪色及胰脏之坏死。肾退行性变化、黏液性卡他性肠炎、胃幽门点状出血。 日本及欧洲多发
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IHN) 传染性造血器坏死症 Rhabdovirus 鲑、鳟鱼。水温在10℃以上时致死率高,10℃以下时稍低。鳃部明显贫血,脾及前肾出血及坏死,肠上皮坏死,其内容物混着血液血色素减少。 日本及北美多发
Viral hemorrhagic septicemia (VHS)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 Rhabdovirus 鳟鱼感受性高,低水温季节,中大鱼多发。急性型:体表暗色,出血斑,内脏点状出血,高致死率。慢性型:贫血为主徵,肝实质坏死 。神经型:狂奔、不停回旋游泳。 只在欧洲发生(日本不发生)
Spring viremia of carp (SVC) 鲤鱼春季毒血症 Rabdovirus carpio 鲤鱼。高致死率之急性传染病。水温在14℃前後的春天多发。眼球突出,异常游泳,以鳃的贫血,肛门部发炎、腹膜炎及出血性肠炎为主徵。
Channel catfish virus disease (CCVD) 鲶鱼病毒感染症 属Herpesvirus Channel   catfish virus (CCV) 1年内的鲶鱼。高致死率。急性出血性传染病。眼球突出、腹鳍、鳃等的出血斑及肌肉、肝、肾、脾等脏器之出血病变为主。 高水温多发。日本虽有类似报告,仍未确实的分离结果。
Herpesvirus infection in Salmonids 鲑鱼鶪疹病毒感染症 目前,有以下5个病毒已确定:(1)Herpesvirus salmonis。(2)Oncorhynchus masouvirus (OMV)。(3)H-83。(4)NeVTA。(5)YTV。 3个月龄前後幼鲑及幼鳟於感染後有稍高的致死率,存活者稍成长後,口腔周围,鳃盖、尾部等处长上皮癌,故被证实该病毒有肿疡原性。 木村於1981分离OMV
Herpesvirus infection of carp (Carp pox) 鲤鱼鶪疹病毒感染症(俗称鲤痘) Herpesvirus cypirini 锦鲤鱼的口腔周围形成乳头肿疡。 Sano於1984首次分离
Reovirus infection 里奥病毒感染症 Chum salmon virus (CSV) 鲑鱼之慢性疾病,只能从组织病理见到肝的坏死灶,死亡率低,正常的鱼,也可分离得到该病毒。
Stomatopapilloma (Canliflower disease) 口部乳头肿疡 3种病毒。EV (1965)。EV-1 (1970)。EV-2 (1979)。 鳗鱼。口腔、头部、有时体表、乳头肿疡形成,春秋较少发,但夏季的肿疡成长快。 欧洲多发
Rhabdovirus infection Rabd病毒感染症 Rabdivurys有 2种。EVA (1976)。EVE (1976)。 美洲及欧洲的鳗鱼。死亡的幼鳗,其胸、尾鳍及腹部充血明显。
Viral disease of American eels 欧鳗病毒性感染症 Rabdovirus属的EVEX (1976) 异常游泳
Birnavirus infection Birna病毒感染症 Birnavirus 蚵、蛤。引起消化不良及发育迟缓。
Ovacystis Iridoviridae 幼蚵。致死率相当高。
HTV infection HTV感染症 Herpes-type virus (HTV) 蚵。消化腺褪色,血淋巴窦之细胞浸润,海水温度上升时常发病。 北美沿岸发生
Lucke' tumor 肾腺癌 Lucke' virus, frog virus 4 (Herpesvirus属) 北美的Renapipiens鲑的皮肤、肾等的癌症。
Baculovirus infection 中肠腺坏死症 Baculovirus(尚未同定) 虾。中肠腺的坏死,白浊。
Viral erythrocytic necrosis (VEN) 病毒性红血球坏死症 Iridoviridae 鲑鱼。红血球被破坏,贫血症状,红血球内可发现质内包涵体。

4.1传染性胰坏死症(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传染性胰坏死症(IPN)是由病毒所感染,致死率非常高的传染病。1960年由Wood等人首次分离到本症的病毒,日本在1971年也由虹鳟分离到本病毒确定本症的存在。除了鲑、鳟鱼之外,包括鲤、鳗等温水鱼也能分离到本病毒。

(1)病因:具RNA的Birnaviridae病毒,可分为4~5个血清型,在酸性及4℃可保持长期的感染力,用RTG-2,FHM及CHSE-214细胞株培养时有独特的CPE出现。

(2)症状:本病除了最初发生的鲑鱼之外,後又发现在鳗鱼及贝类也分离到病毒。3~4月龄的鱼有90~100%致死率,成鱼是带毒者,水温也是发病的诱因,最常发病的水温是12~14℃。病鱼发病时突然狂奔在水中回游,死亡前体色呈黑变,眼球突出,腹部膨胀,腹鳍基部出血点,解剖时可见肝脾的褪色,消化管残留食物及乳糜状液体,幽门垂点状出血,胰细胞的坏死为本病的主要特徵,也能看到细胞质内包涵体。

(3)诊断:3~4个月龄的幼鱼突然大量死亡,亦有前述之临床、剖检症状时得怀疑本病。确切的诊断得经由病毒分离及组织病理的辅助,一般在病鱼乳剂接种细胞株後1~3天,将会有CPE出现,感染细胞变细长如羽毛状、网状的外观、病灶边缘不整等特徵变化。胰外分泌及蓝氏小岛组织坏死病变,及其邻接脂肪组织的坏死,质内包涵体的存在都是特徵及诊断根据。

(4)对策:为了防止疾病漫延,以下的措施应立即进行;

1.受精卵的消毒,

2.养鱼池及用水的清洁及净化,

3.源自母鱼的传染途径中断。

虽然碘剂已经证实多少有点消毒效果,但饲养的方式,还是宜统进统出,无论如何都在尽量防止污染的扩散。目前为止,疫苗的使用,仅止於研究的阶段,实用化恐怕尚有一段距离。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4.2传染性造血器坏死症(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传染性造血器坏死症(IHN)也是鲑鱼类的急性、高致死率的病毒性疾病,1969年Amend等人(加拿大)首先以本病名提出报告。

(1)病    因:本病的病毒属Rhabidoviridae的一种,被认为只有一种血清型,能使鱼由来的RTG-2,CHSE-214,FHM,STE-137细胞株的细胞圆形化、集块等CPE病变。更有趣的是人类由来2倍体细胞系W-18及Hamster由来的BHK-21都可做增殖用。

(2)症    状:在美洲本病相当污染,欧洲即从未发生,在日本1973年诊断出本病的存在。多数的鲑鱼类都有感受性,幼鱼至2年左右的年龄多发,较大的成鱼稍有抵抗力,温水中饲养的幼鱼则致死率高至60~90%。潜伏期通常是4~6日,幼鱼发病後立即死亡,死亡高峰在发病後8~14日前後,感染鱼变得不活泼,对外界来的声音刺激较迟钝,有时突然不停回游。较长的感染过程之後或成鱼,腹部鼓胀、眼球突出、鳃呈贫血、体表暗色、鳍基部出血等外观症状,解剖时腹腔内贮留透明液体,肝淡色,前肾至中肾部色泽成半透明,组织学可见造血组织的前肾部明显坏死,细尿管上皮细胞坏死等病变。

(3)诊    断:正确的诊断,除了解剖上所见肾点状出血、前肾至中肾部位之褪色及半透明状等的肉眼变化外,以具感受性的FHM细胞来分离病毒可出现细胞圆形化的CPE。细胞培养液宜维持在7.0~7.8间,低於7.0以下则不易分离成功。

(4)对    策:至今仍未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为了防止漫延,绝对禁止感染卵及幼鱼之移动。其他加强鱼池的消毒,消洁水的补充,仍然是必需的。

 

饲料营养杂志(37~47)-林子恩.郭登赋、儿玉洋.八九年七期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网. 本网站图文系属茂群峪有限公司,内文之版权为该杂志社所
有,非经本公司及该杂志社正式书面同意,不得将全部或部分内容,
转载於任何形式媒体   ※ 最佳解析度 800x600
Copyright © 1998 Miobuffer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