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動物生命

犬貓疾病防疫手冊(四)

人畜共通傳染性皮膚病--細菌

一、前言

        動物或人的皮膚,就像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可將之比擬為一個生態區(ecosystem)。動物的皮膚表面有許多各式各樣的微生物定居於其上,如同地球上住著許許多多的生物一般。皮膚上的微生物叢必須依賴皮膚表格上的皮脂(sebum)提供它們所需的養分,如同地球上的動物群必須依賴地球上的動植物來維繫繁殖是一樣的。然而,皮膚上的微生物叢會因皮膚的構造不同或某些物理因素,如濕度(humidity)、酸鹼度(pH)、溫度(temperature)等與微生物相衡或相互限制發展。微生物叢皮膚表面的分佈情形亦不相同,這種現象類似於人類或其他動物會擇水草或合宜的氣候來居住的道理是一樣的。因此,動物的皮膚表面在正常情況下即有許多不同的微生物存在,而這些微生物在正常情況下,也都維持一個恆定的數量,並不會對動物體表造成危害。

        動物或人的皮膚於先天上即有抵禦外來物侵害的防護能力,例如皮膚最外層有一層分泌出來的皮脂,它不僅能直接防止外來物或其他非皮膚上常在菌之直接接觸體表(皮膚),它的一些組成成份更具有殺菌的效果。此外,皮膚本身緊密的結構,亦能防止外來生物侵入動物體;構成皮膚的一些基本成員如上皮細胞管,能引起免疫作用,提供另一種生化上的抵抗力。由此可知,健康動物的皮膚具有多層防禦力,以防止皮膚受病原的侵害。

        俗稱的膿皮症(pyoderma),雖是由於細菌在皮膚表面大量繁殖所造成,但細菌本身並非引膿皮症的主因。無論任何一種膿皮症,其致病因皆是動物的皮膚或其本身的防禦系統出現缺陷,才使得居住在體表的常在菌或外來的病原有大量繁殖的機會,進而造成膿皮症。

        要知道犬貓膿皮症如何發生,必須了解正常犬貓皮膚表面所存在的常在菌叢,與可能引起動物體防禦能力下降的因素。首先,由存在犬貓皮膚表面的常在菌叢介紹開始:犬貓皮膚上最常見的細菌為格蘭氏陽性球菌,如Staphylococci,幾乎所有犬貓的皮膚上都有這種細菌出現,其他常見的常在菌則有Streptococci、Corynebacteria、Micrococci;而在正常情況下,犬貓皮膚表面上也有黴菌的分佈,如Malassezia、Candida等,偶爾也會有Penicillium、Microsporum與Trychophyton等的出現。

        至於動物本身的抵抗力不夠,可能會引起膿皮症的因素,在年幼動物最常見的問題是生長的環境不理想,如環境過髒、太潮溼,易引起具有病原性的黴菌滋生,進而引起皮膚表面較淺層的膿皮症;若營養不良或先天體質較差的幼犬、幼貓,則容易受到外寄生蟲的感染,如跳蚤(flea)、壁蝨(tick)等,這些寄生蟲在叮咬動物後會使動物皮膚發癢,引起動物搔癢,造成因機械性傷害所引起皮膚淺層的膿皮症。若動物本身條件不良(如營養或先天因素),加上生長環境不理想,這類年輕的犬貓則較易受疥癬(scabie)與毛囊蟲(demodex)的感染;由於這些恙蟲都會鑽入皮膚內進行破壞,這時因皮膚本身的抵抗力已受到嚴重威脅,皮膚上的常在菌或外來病原便趁此機會侵入皮膚較深的地方,而引起較嚴重的表皮深度膿皮症,同時也會有惡臭的產生。至於發育成熟的成犬、成貓,由於其皮膚的抵抗力比年幼動物健全,因此,這類因外寄生蟲或氣候所引起的膿皮症之現象也較少見,取而代之的是因皮膚對環境產生不正常免疫反應,使皮膚的正常免疫與防禦系統出現問題,因此使皮膚對原有的常在菌或病原菌的存在特別敏感,進而促成微生物叢的增生,導致膿皮症的發生。有些中老年性的動物由於其身體正常代謝機能減退,有時也會引起代謝不平衡,使本身對外來微生物或皮膚上原有病菌的抵抗力變弱,這種情況也會有膿皮症的發生,其中以內分泌失調,引起代謝失調與抵抗機能變差,所造成的中老年性膿度症的發生率較高。

二、症狀

        膿皮症的症狀依所造成的病灶的原因而略有不同,如幼犬、幼貓若是因營養不良、生長環境差,最常出現膿皮的部位是在腹部、腋窩與鼠蹊;若是外寄生蟲所引起的膿皮症,則可能為局部(如毛囊蟲:臉、眼緣、四肢;疥癬:耳緣、手肘等),但這些局部的病灶也會因病情的加重而出現複雜的膿皮呈相。成犬的膿皮症其臨床呈相,則因致病原、發病病程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症狀通常不單純,如膿胞分佈的部位不易預測,但多數的動物都會有奇癢的現象發生。中老年性動物的膿皮症也和成犬、成貓的膿皮症相似,症狀也不單純,如脫毛、黑色素沈澱等現象也會同時發生。

三、診斷

        膿皮症發生的原因必須靠畜主的配合,才能找出真正的導因,因為所有的膿皮症若不即時診治,都會蔓延擴散至全身,其臨床症狀也都相類似,因此畜主平日對動物的關心與了解,將能替獸醫師提供診斷上有效的參考。此外詳盡的理學檢查(physical examinations)、全套的皮膚檢查包括:皮膚刮破法(skin scraping)、微生物培養鑑定(microbiological culture)、皮膚生檢(skin biopsy)、血液學檢查(haematology)、臨床生化學檢查(clinical biochemistry)、內分泌檢查(endocrine screening tests)與影像學檢查(diagnosticimage)等各項技術的配合,將有助於獸醫師找到正確的病因。

四、治療

        唯有找出真正引起膿皮症的原因(不是那些細菌),才能有效的治癒;只要能控制病原因,膿皮症自然也能被控制住。一般而言,改善該動物的飲食與生活條件,皆會對病情有所幫助。

五、預防

        維持犬貓居住環境的清潔衛生,提供適合的營養需求,都有助於因各項原因所引起之膿皮症的預防與控制。如定期為畜犬畜貓洗澡,在此筆者會建議犬隻可以每兩星期洗一次,貓可以每一個月洗一次澡。洗澡所用的清潔劑,一般而言,犬貓或人用的肥皂或洗髮精皆可,原則是不要把這些洗潔劑殘留在毛髮上,必須要用清水沖洗乾淨;殘留在毛髮上的洗潔劑沖洗乾淨之後,應儘快使動物的毛髮皮膚恢復乾燥。在為寵物洗澡的同時,筆者也建議您將動物居住的環境做一番打掃,尤其是牠的墊舖亦要定期換洗,以提供一個整潔的生活環境,如此可以減少膿皮症的發生。

六、公共衛生

        膿皮症不會傳染給其他動物或人,其主要原因是所有動物或人的皮膚都有一定能力的抵抗力,能夠對抗外來病原菌,但若該動物或人的免疫機制有缺陷時,即可能有被感染的機會。雖然於正常情況下膿度症不易傳染給健康的動物或人,但那些會引起膿皮症的因素,如黴菌或外寄生蟲,是具有傳染性的,該動物的健康狀況若非很好,則會有感染到的機會。至於黴菌、跳蚤或疥癬所引起人的皮膚問題,並不如犬或貓的皮膚問題嚴重,大致為短暫性的皮膚病,或因跳蚤或疥癬叮咬所留下的疹子。若引起犬、貓膿皮症的原因是過敏性或內分泌性的素因,則這樣的膿皮症僅限於患畜本身,並不具有傳染性。

七、幻燈片、照片(略)

八、參考文獻

        1. Griffin C. E., Kwochka K.W & MacDonald J.M.(1993) Current Veterinary Dermatology. Mosby-Vear Book, Inc. U.S.A.

        2. Hui-Pi Huang (1993) Studies of the Microenvironment and Microflora of the Carnine External Ear Canal. University of Glasgow.

        3. Locke P.H., Harvey R. G. & Mason I. S. (1993) Manual of Small Animal Dermatology. B.S.A.V.A. Publications Committee.

        4. Noble W.C. (1993) The Skin Microflora and Microbial Skin Diseas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家禽世界現代畜殖合訂本(p.79∼82)─黃慧璧、九八年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