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市的古蹟

 

        屏東市,在舊昔稱為「阿縮」,原為西拉雅平埔族馬卡道支族阿縱社所居住之地。馬卡道族昔時住於打狗社,即現在的高雄市一帶。明末清初之際,因有移民入墾其地,設營鎮屯田,馬卡道族乃棄地遷至此地,重新建社。位置在屏東平原的中心地帶,距高屏溪 ( 下淡水溪 ) 東岸約四公里,居民大部以農為生,過著淳樸的生活。農產品盛產稻米、香蕉、甘蔗、西瓜等。民國 9 年,因其位於半屏山之東南方,故改稱為「屏東」。

        清康熙 23 年 ( 西元 1684年 ),福建海澄縣民移至此開墾荒地,後來,鳳山縣在此置下淡水巡檢分署。光緒 10 年 ( 西元 1836年 ),官方和百姓合力建築城廓,取名為阿縱城,以防禦附近蕃人的襲擾,而後,逐漸發展形成一個十分繁盛的城市。在市區內,古蹟幾乎寥若晨星,僅留有幾處而已。

        阿縱城遺蹟一建於光緒 10年的阿縱城,在日據時期,為了修築馬路,乃將城垣拆除,僅留存如今門樓已頹毀的東門之門洞,門額上題「朝陽門」,門高一丈六尺,周圍九丈五尺,現留存在屏東中山公園內體育場旁。

        中山公園 — 原名「屏東公園」,建於民國 4 年,在市區中心,歷史悠。公園面積廣達二萬餘坪,園內樹木密集,風光絕佳,散步其間,舒暢胸懷,充滿了南國的情調。

        孔子廟 — 昔日稱為「屏東書院」、「文廟」,今已改稱為「孔子廟」,位於公園北側的勝利路上。創建於清嘉慶 20年 ( 西元 1815年 ),由鳳山知縣所建,前面為講堂,後面祀文昌帝君,與先賢程子、周子等神位。民國 25年,經過重新整建後,改稱為「孔子廟」,廟貌肅穆,庭院廣闊,清靜幽雅。

        聖帝廟 — 又名「文衡聖帝廟」、「武廟」,位於永福路。創建於清康熙年間,內供祀關聖帝君 ( 關公 ),香火極盛。廟貌富麗堂皇、美侖美奐,頗為雄偉。在廟內,留存一塊道光庚子年間所立,記敘有關重建關聖帝廟的石碑。

 

現代畜殖第十四集( 69年 7 ~ 12月 )、69年7月號 ( 142 )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網. 本網站圖文係屬茂群峪有限公司,內文之版權為該雜誌社所
有,非經本公司及該雜誌社正式書面同意,不得將全部或部分內容,
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 最佳解析度 800x600
Copyright © 1998 Miobuffer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