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產銷結構•化解入關危機

黃 次 洋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 是國家既定政策,入關之後降低關稅開放蛋品自由進口成為必然的事實,其殺傷力在於對蛋農的衝擊是永久性也就是說入關後雞蛋變成無國界,只要有錢賺廠商隨時可進口,同樣也可以隨時出口,在自由貿易的體制下原來的景氣循環將受到破壞,換句話說低迷蛋價變成常態,蛋農翻本的空間愈來愈小,依過去的經驗低蛋價過後就會帶來好的景氣,這種希望將愈來愈遙遠,最後導致整個蛋雞產業生態的改變,到底往好的方面改變或往壞的方面改變其命運完全操縱在蛋農的手裡。

        蛋農總是後知後覺,而且多數人只關心自身的利益,而不願去面對整個蛋雞產業發展的方向,抱著船到橋頭自然直的心態,這是非常危險的,舉鄰近的日本為例,他們為了降低入關的衝擊絞盡腦汁想出一套辦法,那就是維持生鮮蛋 ( Table  egg ) 的價格,( 因期限制進口較難 ) 壓低加工蛋的價格,( 液體蛋或蛋粉容易進口 ) 來抵擋廉價的進口蛋品,價位大約是 3:1,如果生鮮蛋 ( Table  egg ) 每公斤 30 元,則加工蛋只有 10 元,這是日本蛋雞業者的共識,也是業者化解入關衝擊的重要策略,如今日本進口蛋品據稱只佔總生產量的 3% 左右,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手段。

        反觀我國蛋雞產業的現況,30 餘年來都採用單一價位無所謂生鮮蛋 ( Table  egg ) 或加工蛋,往好處看是南北單一價格,糞便無欺,從壞處看是大蛋、小蛋、好蛋、次級蛋都是一個價位,非常不合理,更糟糕的是加工業者無法取得加工原料蛋,只能以單一價格買一般的總蛋,其價位相對於其他有分類計價的國家如歐美、日本等當然高出很多,難怪長久以來正規營運的液體蛋工廠除了勤益公司之外沒有第二家企業願意再投資興建,理由很簡單,就是買不到合理價位的加工原料蛋。

        從國外先進國家雞蛋發展經驗來看,有殼蛋每人每年消費量 220 個就已經飽和,之後消費量的提升完全要靠無殼蛋的推展,也就是蛋品加工業的研發才能達到 300 個以上,目前台灣地區每人每年消費量約在 230 個左右早已達到臨界點,此時沒有從蛋品加工業著手已無法突破瓶頸,尤其去年進雛量超出很多,雞蛋銷售的壓力將持續浮現,現階段除了呼籲減產之外其他調節機制或調節辦法都是遠水救不了近火,過去只有國內產銷不平衡的壓力,今後同時要接受強大的進口壓力,蛋農處境何其無奈,但為求生存長久之計,與其忍受內外煎熬,何妨於此刻痛下決心凝聚共識,共同來推動分類計價制度,共同來制訂生鮮蛋 ( Table  egg ) 與加工蛋的合理價位,並以加工蛋來催生液體蛋工廠的設立。

        液體蛋工廠設立的迫切性在入關前也許是見仁見智,但入關後第一年關稅降為 25% 而且每年調降的幅度比雞肉更快,進口蛋品愈來愈有利可圖,冷凍液體蛋、蛋粉,甚至於高品質的生鮮蛋 ( Table  egg ) 都將很快佔據我們的市場,而我們若以不變應萬變,依現況生鮮蛋 ( Table  egg ) 品質比不上進口貨,液體蛋的價格又比進口貨貴很多………到時候整個蛋雞產業將會被擊垮,這是誰都不願意見到的最嚴重後果。

        如今入關在即不論您願意或不願意,面對加入 WTO 的壓力與無奈,為了蛋雞產業的永續經營你我都有責任共同來推動分類計價制度,讓生鮮蛋 ( Table  egg ) 的品質更好,賣價也更好,並壓低加工蛋的價格,加工蛋的價格合理,本土的加工蛋品才有能力抵擋進口貨,因此唯有採取分類計價的手段才能化解入關的危機,也唯有分類計價的實施才能支持液體蛋工廠的普遍設立,當液體蛋工廠普遍設立之後,蛋雞的產銷結構自然會改變,而產銷結構改變之後蛋雞產業永續經營才有希望。

        最後如液體蛋工廠的普遍設立並藉由加工業者的研發擴展蛋品多元化的國內外市場,並可進一步做為產銷調節的重要樞紐,促使蛋雞產業朝適應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如果把蛋雞產業的希望寄託在液體蛋工廠的普遍設立並引導產銷結構的改變來化解入關危機您會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