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內接種技術之理論與應用

施懷哲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提供

一、前言

        1992 年,全球第一部自動化蛋內注射系統––Inovoject® 在美國正式上市,為世界家禽產業開創一項全新的疫苗接種技術––蛋內注射疫苗;時至今日,超過 85%的美國肉雞企業以蛋內注射的方式預防馬立克病,進而取代了於雛雞皮下注射之傳統免疫方式。蛋內接種與孵化後預防接種相比較,其優點在於:提早免疫、減少小雞緊迫、精確且一致的注射、節省人力成本、減少疫苗污染問題。因此,蛋內注射技術已逐步的推廣至歐洲、亞洲和拉丁美洲,儼然成為家禽防疫上的最新趨勢。

二、蛋內接種技術之開發

        馬立克病是由具高度傳染性的   疹病毒所引起的常見腫瘤性疾病,1982 年 Sharma 和 Burmester 首度證實:以第 3 血清型的火雞泡疹病毒 ( HVT ) 疫苗接種於雞胚胎內、再於三日齡攻毒,蛋內接種能較孵化當日皮下注射提供更好的保護效果;若於七日齡攻毒,則兩種接種方式的保護效果沒有顯著差別。這是第一次證明蛋內預防接種可以更早期的對抗馬立克病。1983 年 Sharma 與 Witter 亦證實第 1 血清型 ( CVI  988 ) 與第 2 血清型 ( SB1 ) 的馬立克疫苗經蛋內注射後亦可較孵化後皮下注射提供更好的早期保護力。而 Sharma 等人 ( 1981 ) 更進一步證明了 HVT 疫苗注射於第 18 胚日齡的胚胎蛋後會迅速感染胚胎,並在雞胚肺部複製繁殖、刺激產生高的抗體力價;這種早期的病毒複製反應,使雞胚胎於孵化後即具有可觀的免疫保護力。

        根據上述的實驗,證實蛋內接種疫苗為確實可行的方法,美國安博士 ( Embrex® ) 公司的科學家與工程師乃據此而致力於開發一套全自動的蛋內注射與傳輸系統,稱為 Inovoject®。它能快速接種胚胎蛋 ( 20,000 ~ 50,000 個/小時 ) 並免除孵化後以人工注射疫苗的麻煩,使用這套系統不但可降低人力成本,使雛雞得到更早期的免疫,並可避免雛雞因人工注射被抓舉所產生之緊迫。全自動蛋內注射系統的研發,無疑將蛋內接種的理論由美國農業部的實驗室技術,發展成為家禽產業全面性的實際應用。

三、蛋內接種之注意事項

        為了發揮蛋內注射機於孵化室的最大生產效益,也為了有助於雞隻在育成階段能達到最佳生長表現;施行蛋內注射前,必須先監測孵化場中空氣調控系統、孵化器及孵化室走道等地的含菌量;孵化環境會因季節、孵化場的地點位置、孵化機使用年限、種雞群品質、消毒劑種類、空氣品質控制儀器等因素而改變。而疫苗配製過程的無菌狀態更是蛋內注射成敗與否的重要關鍵;乾淨的疫苗準備室、確實的無菌操作步驟,皆為減少環境中微生物的污染疫苗的不二法門。

        蛋內注射施行的最佳時間為孵化後第 17.5 天至第 19 天又 2 小時之間。雖然蛋內接種日齡、孵育機機型和溫/濕度的設定、儲蛋時間長短、種雞群雞齡等因素皆會影響雞蛋水分相對流失度,但整體而言,第 18 日齡進行蛋內注射僅會增加 0.3% 的水份流失率,這種細微的變化對孵化率與雛雞品質並不會有任何影響。相對的蛋內注射後所留下 16 G 口徑的鑽孔,對雞蛋而言可增加胚胎發育晚期的呼吸換氣量;這對較老的種雞群所生產的雞胚胎而言,助益更大。當然,在孵化場微生物污染嚴重的情況下,這亦是最大的危機,因此我們必須再次強調孵化場物理性、微生物等各方面妥善良好的管理與監控,才能確保發揮蛋內注射技術之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