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完美無缺的育雛保溫工作

施義燦(1)、許正和(2)

(1)台灣愛拔益加股份有限公司、(2)台灣大學畜產學研究所

Nov. 29,  2000

 

一、前言

        從事台灣地區白肉雞生產成績調查工作已有十年之久,可以發現冬天是影響育成率最大的影響因素,尤其是 1999 年 12 月至 2000 年 3 月,氣溫是歷年來最低,也使得育成率較同期下跌約 2%,似乎冬天效應的影響已成為慣性反應。如圖 1 所示:

 

圖  1  1996 年 至 2000 年 9 月育成率變化趨勢

 

        由於養雞設備的改良,自動化程度的提高,使飼養雞數也隨之增加。如今,養雞業者卻以“勞力不足”的藉口,忽略了養雞最重要的育雛保溫工作,而以中央供熱系統來替代傳統的育雛保溫傘及圍籬,以藥物來替代因管理疏忽所產生的困擾。也因此造成生產效益不佳,生產成本的增加。養雞業者都知道照顧好雛雞是養雞成功的不二法門,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甚至於不喜歡別人說他不會養雛雞,覺得這是很大的恥辱。雖然意識形態正確,但卻沒有確實而有效的做好育雛,其結果失敗了,就責怪雛雞品質不良。

二、試驗証明育雛溫度是最重要的關鍵

        剛孵化出來的雛雞,並不能完全的調節自己的體溫。大約 5 日齡時,隨著體重的增加、體表面積的下降、羽毛的生長,雛雞才漸漸可以調控自己的體溫,但仍須等到兩週齡時,才有能力維持自身的體溫。

        表 1,雛雞在各種育雛溫度下的生產性能表現 ( Deaton  el  al., 1996 ),顯示育雛溫度相差 5 ~ 10℉ ( 2.8 ~ 5.6℃ ),証明會增加肉雞的死亡率、降低體重、飼料轉換率變差,和腹水症的死亡率增加。

 

表 1.  雛雞在各種育雛溫度下的生產性能表現

育雛溫度 3週齡

時體重

3週齡時

飼料轉

換    率

育成率 腹水病

死亡率

第一週 第二週 第三週
公克 FCR % %
95

90

85

80

35.0

32.2

29.4

26.7

90

85

80

75

32.2

29.4

26.7

23.9

85

80

75

70

29.4

26.7

23.9

21.1

803

794

798

753

1.35

1.37

1.39

1.42

97.69

96.88

98.33

95.21

0.83

0.83

0.62

2.50

 

        台灣屏東科技大學夏良宙、蘇怡蓁、郭獻仁、翁瑞奇等 ( 1999 ) 的試驗報告「肉雞前期飼養溫度對後期攝食及成績之影響」指出:前四週溫度稍高 ( 33℃,每週下降 1℃ ) 會有較佳成績 ( 飼料轉換率佳、增重佳 ),而後四週則是溫度稍低 ( 23℃ ) 有較佳成績。

三、育雛保溫的管理重點

        (一)一定使用育雛保溫傘及圍籬,絕對不可以偷賴。

        傳統式保溫傘,圍籬直徑 3 ~ 4 公尺,500 隻雛雛使用。

        紅外線保溫傘,圍籬直徑 5 ~ 6 公尺,1,000 隻雛雛使用。

        育雛保溫傘高度 0.5 公尺。

        育雛圍籬宜用硬紙板、夾板、金屬、塑膠等堅固材料,可保護雛雞不受賊風侵襲。

        (二)育雛圍籬內,要有適當的飲水器及飼料盤,使雛雞在 1.5 公尺範圍內就能飲水及吃飼料。

        (三)雛雞到達雞舍前,墊料溫度要達到 29 ~ 31℃。

        ※特別強調:育雛溫度是指育雛期間的地面溫度。

        冬季:48 小時前開啟育雛傘加溫器。

        夏季:24 小時前開啟育雛傘加溫器。

        (四)育雛傘下之溫度為 32 ~ 35℃,雞舍內之溫度為 26 ~ 27℃。

        (五)每隔 4 天,育雛傘下的溫度可大約降低 2℃。

        (六)建議不要使用中央供熱系統來育雛。此方法不能使墊料加溫,而且使雞舍內溫度不均勻,易使雛雞脫水。

        (七)育雛期間,要隨著雛雞的成長而逐漸擴大圍籬範圍,至 14 ~ 21 天時,使雞隻分散至整個雞舍。

        (八)雛雞到達雞舍前數小時,將飲水器裝滿水,使水溫達到 25℃。

        (九)在提供飼料前,應先使雛雞飲水 1 ~ 2 小時,減少雛雞脫水,且有助於雛雞吃料後能快速吸收營養成分。

        (十)儘快將雛雞放置於育雛保溫傘下,並增加飲水位置,保証所有雛雞馬上都能飲到水。

 

圖  2.   最好採用的育雛圍籬設置

 

圖 3.   不同育雛溫度下的雛雞行為

 

圖 4.   為了增加飲水位置雛雞剛入舍的幾小時內可把水倒入新的蛋盤內

 

四、育雛溫度不適當之雛雞反應

•若雛雞育雛溫度過高或過低,會出現諸如下痢、卵黃吸收不良、緊迫、脫水等問題。

•如雛雞有堆擠、鳴叫喧鬧、即表示雛雞不舒服。

•育雛最初 7 ~ 10 天,要經常巡視雞舍,觀查雛雞行為,解決雛雞不適的可能原因。

  太冷 太熱

 

•堆擠在育雛傘下,或牆邊角落。

•蜷縮在飼料盤中。

•腸道和盲腸內物質呈水質狀和有氣體。

•下痢且有糊肛現象。

 

•俯臥在地上,伸出頭頸,張嘴喘氣。

•遠離熱源,尋求較涼爽,賊風較大的地方。

•堆擠在飲水器周邊,使全身濕透。

•飲水量會增加。

•嗉囊和腸道會由於過多的水份而膨脹。

 

•受涼、脫水。

•死亡率增加。

•生長速率和均勻度差。

•較易發生腹水症。

 

•脫水。

•死亡率增加。

﹒出現矮小、發育不良症候群、均勻度差。

•飼料消耗量降低,生長速率差。

•由於心血管衰竭 ( 猝死症 ) 的死亡率較高。

五、雛雞早期常見問題的診斷

問題 症狀 可能的病因 正確的方法

0 ~ 3 天

死亡率高

臍帶未癒合( 收臍不良 ) 孵化機相對濕度過高。

發生機溫度過高。

適當降低孵化機內相對濕度。適當降低發生機的溫度。
關節紅腫 孵化機相對濕度過高。 適當降低孵化機內相對濕度,種蛋應在孵化期間 0 ~ 18天中耗掉 12 ~ 14% 的水份。
腿部皮膚皺褶且發黑或紅色。 孵化時間過長引起脫水。雞隻從發生機移出過遲。雞隻存放或運輸條件較差。 種蛋儲存溫度為 19℃。當時 10% 雛雞仍較濕時,將雞隻取出發生機。存放和運送雛雞時,應保持 21 ~ 26℃環境溫度和 40 ~ 50% 的相對濕度。
雞隻 1 日齡氣囊病或麴菌病 種蛋衛生較差。孵化場或雞舍受到污染。 使用乾淨種蛋入孵。清潔消毒孵化場。採用有效消毒劑,例如:甲醛和過氧化氫。
臍帶發黑;蛋黃褪色且帶有異味。 細菌感染。

 

使用乾淨種蛋入孵。清潔消毒孵化場。採用有效消毒劑,例如:甲醛和過氧化氫。
3 ~ 5 天

死亡率高

飢餓致死 弱雞。飼喂器、飲水器數量不足、料位或水位不夠。飼喂器和飲水器安放位置不當。入雛時舍內溫度太低。 根據具體情況,隨時監測和修改育雛程序,以便滿足每隻雛雞的需要。
6 ~ 14 天

死亡率高

佝僂病 飼料品質較差。育雛期溫度較低。飼料供應不足。 提供足量的鈣、磷和維生素 D3。保持適當的育雛溫度。任何時候都應提供足量的飼料。
14 ~ 21 天

死亡率高

疾病 免疫程序不正確或不恰當。環境條件和生物安全條件較差。 使用適合預防本地區特有疾病的種雞和肉雞免疫程序。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保持嚴格的生物安全程序。
矮小 — 發育不良症候群 一群較小雞隻,如同 4 ~ 7 日齡雞群大小。 雛雞脫水。較小種蛋孵化的較小雞隻。飼料品質較差或育雛環境較差。疾病因素。 購買品良好的雛雞並使用配方均衡及品質良好的飼料。保持良好的育雛環境。檢查生物安全預防措施。

六、台灣養雞業者在育雛保溫工作之疏忽

        由於飼養隻數增大而面臨勞力不足,且設備廠商的推薦,使養雞業者都喜歡使用中央供熱系統來育雛,而不再使用育雛保溫傘及圍籬等,其缺點如下:

        (一)使用中央供熱系統,其加熱的空氣自然地往上升到天花板 ( 冷空氣比熱空氣重 ),使天花板的溫度可能較地面溫度高 8 ~ 20℉ ( 4.5 ~ 11.1℃ ),因此造成墊料溫度只有 77℉ ( 25℃ ) 以下。當冬天雛雞放置墊料上時,因寒冷而蜷縮成堆不肯移動,也不飲水及吃飼料,造成脫水及飢餓死亡。同時,我們可以發現在雙層雞舍中,上層的地板因受下層熱空氣的加溫而達到理想的育雛溫度,往往上層的雞養得比下層好,就是這個原因。

        (二)在冬天寒冷的天氣時,雛雞在沒有育雛圍籬的情況下,不知不覺的就暴露在寒冷的區域下,而堆擠在雞舍邊緣及牆角周圍。或因堆擠窒息死亡,或因沒有飲水及吃飼料而脫水及飢餓死亡。

        (三)雛雞因受寒,使死亡率增加,脫水、緊迫、生長速率緩慢,均勻度差及腹水症發生率較高。

七、結論

        要把雞養好,就必須先做好育雛保溫工作。在最初的兩週內照顧好雛雞,然後它們就會照顧好自己。當然,雛雞品質及後期的飼養管理仍然是很重要的。

        在提升養雞競爭力的口號下,我們建議您不要一味追求量的增加,而是要質的提升,回到原來的育雛工作重點思維中,考慮重新安裝育雛保溫傘及圍籬,才能將熱源集中在地面墊料上及雛雞上,而雛雞也可以藉著靠近或遠離保溫傘,在圍籬內尋找它們最舒適的溫度。試驗顯示,如此做法將多出 15 ~ 30% 的生產效率等著您來拿。

參考資料

        1. Michale.  P.  Lacy.  Brooding  Thoughts.  Poultry  Digest,  Volume  59  November  4,  2000.

        2. 夏良宙、蘇怡蓁、郭獻仁、翁瑞奇。內雞前期飼養溫度對後期攝食及成績之影響。中國畜牧學會會誌第 28 期 ( 增刊 ),1999。

        3.肉用種雞飼養管理手冊。2000。美國愛拔益加育種公司。